标题:神通 内容: 神通大约分为三种:一种报得,一种是修得,一种是证得。 所谓报得,是依福报自然召感而来的,如天界的天人都有彻视彻听,还有鬼类也有神通,这是报得。 所谓修得,是由修习而成,如提婆达多特地向阿难尊者学习神通,这是修得。 所谓证得,是指专心学道,本无心学神通,然而道行成就了,神通自然具足,只不过获得神通迟速有所不同罢了,如古今诸祖师诸善知识所现的神通,这是证得。 相对比较来说,既得道便不愁没有神通,得神通却未必有道。 先德有言:“神通妙用不如阇黎,佛法还须老僧。 ”这话实具有深意在。 试以譬喻来说明。 世间为官的人,所有爵禄、冠服、府署、仪卫等,来比喻神通的话。 这也有三种:第一种报得的,如子孙蒙受先祖功勋而得于世袭官职,这是自然而有的;第二种修得的,如专靠巴结奉承,投机钻营,其行径为古人所厌恶,不由正途而得到的官职;第三种证得的,如道德学问有所建树而官位是自随的,正如孔子说的:“学也,禄在其中矣! ”相对这三者之间的胜劣,稍作比较便知道了。 【原文】神通大约有三。 一报得。 一修得。 一证得。 报得者。 福业自致。 如诸天皆能彻视彻听。 及鬼亦有通是也。 修得者。 习学而成。 如提婆达多。 学神通于阿难尊者是也。 证得者。 专心学道。 无心学通。 道具而通自具。 但迟速不同耳。 如古今诸祖诸善知识是也。 较而论之。 得道不患无通。 得通未必有道。 先德有言。 神通妙用。 不如阇黎。 佛法还须老僧。 意有在矣。 试为喻之。 世间官人。 所有爵禄冠服。 府署仪卫等。 若神通然。 而亦有三种。 其报得者。 如功勋荫袭自然而有者也。 其修得者。 人力夤缘。 古人所恶不由其道者是也。 其证得者。 道明德立。 而位自随之。 仲尼云。 学也禄在其中矣是也。 是三者。 胜劣可知也。 节选自《雍正御选语录》,摘自莲池大师所作,翻译来自互联网稍作删改 发布时间:2023-09-14 13:48:38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24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