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昙鸾 内容: 魏朝西河石壁谷玄中寺有一个叫昙鸾的和尚,不知道他是哪个祖氏,知道他是雁门人,家在五台山附近,五台山的神迹灵怪故事,早就流传于民间。 昙鸾因为患有气疾,到处找医生治疗,游行到了汾川秦陵旧址的时候,进入城东门上看青云的时候忽然看到天门洞开,六欲天的阶次位置上下重复,清清楚楚全部看见,因此,他的病痊愈了。 后来前往江南陶弘景隐居的地方,寻找延年益寿得道成仙的方法,等到了陶弘景那里,两个人谈的很高兴,陶弘景就给了他十卷仙书来酬答他不远而来的诚意,等回到浙江,有鲍郎子神,每次鼓风涌浪,7天以后才能止息。 昙鸾到时,正是涌浪的开始,无法渡江。 昙鸾便往神庙,将自己的心情祈告庙神说:“如果我所请求的能实现,我将为你重造庙宇。 ”不一会儿,庙神就现形,样子有20岁左右,来告诉昙鸾说:“如果你想渡江,明日早晨就行。 希望你不要食言。 ”等到第二天早晨,浪涛还怒发不止。 昙鸾才上到船上,江面一下子就安然平静下来。 昙鸾按期来到梁武帝身边,详细叙述了其中的缘由。 梁武帝下敕书,为江神重新建造灵庙。 昙鸾当即辞别梁武帝,返回魏国。 他想到名山中,依照仙方修炼。 昙鸾来到洛阳,遇到印度三藏菩提留支。 昙鸾前往问道:“佛法中有没有长生不死的法术,能够胜过中国仙经的呢? ”菩提留支向地唾了一口唾沫说:“这是什么话,二者是不能相比的。 中国哪个地方有长生不死的法术,即使能够长寿,暂时不死,但是终究要轮回三界的。 ”菩提留支就将《观无量寿经》授给昙鸾,说:“这是大仙方,依此修行,可以解脱生死,不会轮回。 ”昙鸾又移到汾州北山石壁玄中寺居住。 一心一意的依照佛经修习净土,昙鸾圆寂的时候67岁。 昙鸾归终那天,幡花幢盖,盈满寺院,香气蓬勃,音声热闹。 凡是到寺中来的人,都看到了这种景象。 人们将此事上奏朝廷,敕令将他葬在汾西秦陵文谷,建造砖塔,并为他立碑。 这些今天都保存下来了。 【原文】魏西河石壁谷玄中寺沙门昙鸾。 未详氏族。 雁门人。 家近五台山。 神迹灵异怪逸于民。 鸾因患气疾。 周行医疗。 行至汾川秦陵故墟。 入城东门上望青云。 忽见天门洞开。 六欲阶位。 上下重复。 历然鸾睹。 由斯疾愈。 后往江南陶隐居处。 求觅仙方冀益长寿。 及届山所接对欣然。 便以仙方十卷用酬来意。 还至浙江。 有鲍郎子神者。 一鼓涌浪七日便止。 正值波初无由得渡。 鸾便往庙所以情祈告。 必如所请当为起庙。 须臾神即现形。 状如二十。 来告鸾曰。 若欲渡者明旦当得。 愿不食言。 及至明晨。 涛由鼓怒。 才入船里恬然安静。 依斯达到。 梁帝见重。 因出敕为江神更起灵庙。 后辞帝还魏境。 欲往名山依方修治。 行至洛下。 逢中国三藏菩提流支。 鸾往启曰。 佛法颇有长生不死法胜此土仙经者乎。 支唾地告曰。 是何言欤。 非相比也。 此方何处有长生不死法。 纵得长年少时不死。 终轮三有。 即以观经授之曰此大仙方。 依之修行当得解脱生死永绝轮回。 后移住汾州北山石壁玄中寺。 一心依经作净土业。 春秋六十有七。 临至终日。 幡华幢盖高映院宇。 香气蓬勃音声繁闹。 预登寺者并同瞩之。 以魏兴和四年。 卒于平遥山寺。 年六十有七(右一出梁高僧传)节选自《法苑珠林》 发布时间:2023-09-13 12:55:59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24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