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如是我闻 内容: 如是我闻四个字是阿难等佛陀的大弟子们所说的,这四个字是进入佛法的象征,代表着佛法。 佛陀涅槃的时候,在俱夷那竭国的萨罗双树中间,头朝着北面卧着,即将进入涅槃,那个时候阿难亲情之爱没有除净,因为没有出离情欲,心里非常的悲伤不能够自拔。 这个时候长老阿尼卢豆对阿难说:“你是守护着佛陀法藏的人,不应该像一个凡人那样沉浸在悲伤中不能自拔,所有有为的法都是无常的,你不要在悲伤了! 况且佛陀亲手把佛法传给了你,你现在却在愁闷之中,这样是对佛陀付法的辜负。 你应该去问佛陀:‘佛陀您涅槃之后,我应该怎么继续行道? 以谁来当做老师? 那些恶口的比丘又该如何和他们相处? 佛经的开头应该以什么话开始呢? ’像这些未来的事情你应该去问一下佛陀。 ”阿难听了阿尼卢豆长老这番话后幡然醒悟,在道力的加持下来到佛陀的床边,把长老说的这些事情来问佛陀,佛陀对阿难说:“若今现前,若我过去后,自依止,法依止,不余依止。 云何比丘自依止、法依止、不余依止? 于是比丘观内身,常念一心智慧,勤修精进,除世间贪爱;外身、内外身观,亦如是;受、心、法念处,亦复如是。 是名比丘自依止、法依止、不余依止。 从今日,解脱戒经即是大师;如解脱戒经说身业、口业,应如是行。 车匿比丘,我涅槃后,如梵天法治;若心濡伏者,应教那陀迦旃延经,即可得道。 我三阿僧祇劫所集法宝藏,是藏初应作是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方某国土、某处林中。 ’何以故? 过去诸佛经初皆称是语,未来诸佛经初亦称是语,现在诸佛末后般涅槃时亦教称是语。 今我般涅槃后,经初亦应称:‘如是我闻:一时。 ’”是故当知是佛所教,非佛自言如是我闻。 佛一切智人,自然无师故,不应言我闻。 若佛自说如是我闻,有所不知者,可有此难。 阿难问佛,佛教是语,是弟子所言如是我闻,我无有咎。 ”【原文】复次,如是我闻,是阿难等佛大弟子辈说,入佛法相故,名为佛法。 如佛般涅槃时,于俱夷那竭国萨罗双树间,北首卧,将入涅槃。 尔时,阿难亲属爱未除,未离欲故,心没忧海,不能自出。 尔时,长老阿尼卢豆语阿难:“汝守佛法藏人,不应如凡人自没忧海! 一切有为法,是无常相,汝莫愁忧! 又佛手付汝法,汝今愁闷,失所受事。 汝当问佛:‘佛涅槃后,我曹云何行道? 谁当作师? 恶口车匿,云何共住? 佛经初首,作何等语? ’如是种种未来事,应问佛。 ”阿难闻是事,闷心小醒,得念道力助,于佛末后卧床边,以此事问佛。 佛告阿难:“若今现前,若我过去后,自依止,法依止,不余依止。 云何比丘自依止、法依止、不余依止? 于是比丘观内身,常念一心智慧,勤修精进,除世间贪爱;外身、内外身观,亦如是;受、心、法念处,亦复如是。 是名比丘自依止、法依止、不余依止。 从今日,解脱戒经即是大师;如解脱戒经说身业、口业,应如是行。 车匿比丘,我涅槃后,如梵天法治;若心濡伏者,应教那陀迦旃延经,即可得道。 我三阿僧祇劫所集法宝藏,是藏初应作是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方某国土、某处林中。 ’何以故? 过去诸佛经初皆称是语,未来诸佛经初亦称是语,现在诸佛末后般涅槃时亦教称是语。 今我般涅槃后,经初亦应称:‘如是我闻:一时。 ’”是故当知是佛所教,非佛自言如是我闻。 佛一切智人,自然无师故,不应言我闻。 若佛自说如是我闻,有所不知者,可有此难。 阿难问佛,佛教是语,是弟子所言如是我闻,我无有咎。 节选自《大智度论》 发布时间:2023-09-12 13:59:00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24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