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因不流逸,旋元自归 内容: “云何现业。 阿难。 如是清净持禁戒人,心无贪淫,于外六尘不多流逸。 因不流逸,旋元自归。 尘既不缘,根无所偶。 反流全一,六用不行。 十方国土,皎然清净。 譬如琉璃,内悬明月。 身心快然,妙圆平等,获大安隐。 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 是人即获无生法忍。 从是渐修,随所发行,安立圣位。 是则名为第三增进修行渐次。 ”第二增进渐次是指要严持清净戒律,永断淫心。 他这里提到,如果一个清净持戒的人是心无贪淫的。 从根本上说,在所有欲望里最深的欲望实际上就是淫欲,淫欲可以说是一个最难克服的、诱惑你向外伸手的这么一个场景、一个驱策力。 它是生命有意的设计,安插在你的DNA里的。 如果没有这样的驱策力,也许整个生命的形式难以向下繁衍,所以它安插了这么一个东西,让你变得在某一时刻开始,你就会被一个能量正好与你相匹配的异性所吸引。 记得葛杰夫曾经有过一句话,他说:“肉体的爱,取决于能量的匹配。 ”一个双方能量都匹配的人,他们会被对方身体吸引。 只有在双方能量、双方磁场正好匹配的情况下,你才会被对方吸引,所以肉体的爱依赖于磁性的匹配。 并不是所有类型的人身上的磁场都会吸引你,只有某一个类型的,跟你身上的磁场正好是对立面的,正好是正负两极相吸引的那种类型的人,他才会吸引你。 但这种吸引实际上依然是一个肉体的爱,它是最根本的,它里面甚至可以不涉及任何情感,它只是用来吸引你,只是用来把你的注意力吸过去,只是为了这个。 它的目的就是把你的注意力吸过去,几乎没有别的比它更强的方式能够吸引你,它是最深的、最根本的某种吸引力。 如果你能够克服这个最根本的,把你向外拉的那种动力,那么《楞严经》说你“于外六尘”——也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外界的那些东西就无法更多的把你的能量向外吸了。 否则,你的感官总是被外界的这样或者那样迷惑住,你的能量总是从这个渠道或者那个渠道向外漏。 你现在变成禁止了所有的外漏,甚至那个最根本的,来自性本身最强的一种外漏的形式,也被你掐断了。 所以这个时候你就形成了一个不流溢的能量形态,你的能量不是向外流溢的,并不向外漏了,它开始变得形成一个自然的、自身的回路,它变得漏洞越来越少,它变得越来越饱满。 “因不流逸,旋元自归”。 他的用词非常的恰当、美妙,它开始向内在回转,本来一个被对方吸引出去的能量,现在回来了。 你被一个帅哥、你被一个美女吸引向外的能量,现在回来了。 所以你会发现,那些圣者看人的目光就好像他没有看一样。 就好像禅宗讲的,一个人了悟以后,他的看像完全没有看——看如不看;他的听像完全没有听——听如不听。 因为他从来都没有焦点,他从来就没有把他的能量真正意义上向外投射出去,他的能量是一种“旋元自归”的状态,是回来的。 摘自《楞严今释032》夕阳 著 发布时间:2023-09-11 12:57:32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24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