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西天祖师十七祖僧伽难提尊者 内容: 十七祖僧伽难提尊者室罗筏城庄严王的儿子,生下来就能说话,经常赞叹佛事,七岁的时候就厌离世间的快乐,用偈告诉他的父母说:“稽首大慈父,和南骨血母。 我今欲出家,幸愿哀愍故。 ”,父母想阻止他出家,尊者就绝食,于是尊者的父母就允许他在家出家,法号僧伽难提,又让沙门禅利多做尊者的老师,十九年的时间尊者一直精进不懈怠,常常自己说道:“住在王宫里算什么出家? ”,一天下午天光照下来,看见一路很平坦不自觉的慢慢的走,走了有十里到了一个大岩石前面,有一个石窟,于是尊者就在里面禅寂。 父亲失去了儿子就把禅利多也驱逐出国,然后去找他的儿子,找了很久没有找到,过了十年祖得法授记以后就到了游行化缘到了摩提国,忽然有凉风吹向了大众身心非常的愉悦舒适,不知道这其中的原因,祖说:“这是道德的风,有圣人要出世,是续传祖灯的圣人吗? ”,说完以后就用大神力让众人游历山谷,一顿饭的功夫就到了一座山峰下面,对众人说:“这个山峰顶上的紫云如盖,圣人居住在这里”,就和众人在徘徊了很久。 见到山下的房子里有一个童子,拿着圆镜径直的走到祖的面前,祖问:“你几岁了? ”,回答道:“一百岁”,祖说:“你这么小为啥说一百岁呢? ”,童子说:“我不会理,正好百岁”,祖说:“你善于禅机吗? ”,童子说:“佛说: 若人生百岁,不会诸佛机,未若生一日,而得决了之 ”,祖说:“你手里拿的要表达什么呢? ”童子说:“诸佛大圆鉴,内外无瑕翳。 两人同得见,心眼皆相似。 ”,他的父母听到他们儿子的话以后就让他随祖出家,祖把他带到本处,受戒出家,取名伽耶舍多,又一次听到风吹殿里的铃响,祖问道:“是铃响还是风响? ”舍多回答道:“不是风响不是铃响,是我的心响”,祖问:“你的心又是什么? ”,舍多说:“都是寂静的”,祖说:“好啊! 好啊! 继承我道法的不是你还能是谁”,就把法眼交付给了舍多尊者,说偈:“心地本无生,因地从缘起。 缘种不相妨,华果亦复尔。 ”,祖交付了法眼之后右手攀树圆寂了,大众议论说:“尊者在树下圆寂,这不就是寓意要成为树荫惠及后代的众生”,原来大众想要在高原建塔供奉尊者但是无法移动尊者,就在树下建塔,这个时候是汉昭帝十三年丁未年。 【原文】十七祖僧伽难提尊者,室罗筏城宝庄严王之子也。 生而能言,常赞佛事。 七岁即厌世乐,以偈告其父母曰:“稽首大慈父,和南骨血母。 我今欲出家,幸愿哀愍故。 ”父母固止之,遂终日不食。 乃许其在家出家,号僧伽难提。 复命沙门禅利多为之师。 积十九载,末尝退倦。 每自念言:“身居王宫,胡为出家? ”一夕,天光下属,见一路坦平,不觉徐行。 约十里许,至大岩前,有石窟焉,乃燕寂于中。 父既失子,即摈禅利多出国,访寻其子,不知所在。 经十年,祖得法受记已,行化至摩提国,忽有凉风袭众,身心悦适非常,而不知其然。 祖曰:“此道德之风也。 当有圣者出世,嗣续祖灯乎? ”言讫,以神力摄诸大众,游历山谷。 食顷,至一峰下,谓众曰:“此峰顶有紫云如盖,圣人居此矣。 ”即与大众徘徊久之。 见山舍一童子,持圆鉴直造祖前。 祖问:“汝几岁邪? ”曰:“百岁。 ”祖曰:“汝年尚幼,何言百岁? ”童曰:“我不会理,正百岁耳。 ”祖曰:“汝善机邪? ”童曰:“佛言:若人生百岁,不会诸佛机,未若生一日,而得决了之。 ”祖曰:“汝手中者,当何所表? ”童曰:“诸佛大圆鉴,内外无瑕翳。 两人同得见,心眼皆相似。 ”彼父母闻子语,即舍令出家。 祖携至本处,授具戒讫,名伽耶舍多。 他时闻风吹殿铃声,祖问曰:“铃鸣邪? 风鸣邪? ”舍多曰:“非风铃鸣,我心鸣耳。 ”祖曰:“心复谁乎? ”舍多曰:“俱寂静故。 ”祖曰:“善哉! 善哉! 继吾道者,非子而谁? ”即付法眼。 偈曰:“心地本无生,因地从缘起。 缘种不相妨,华果亦复尔。 ”祖付法已,右手攀树而化。 大众议曰:“尊者树下归寂,其垂荫后裔乎! ”将奉全身于高原建塔,众力不能举,即就树下起塔。 当前汉昭帝十三年丁未岁也。 –节选自《五灯会元》 发布时间:2023-09-10 13:51:15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23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