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金刚经百家集注大成 内容: 夫看经之法后学须知当净三业。 若三业无亏则百福俱集。 三业者身口意也。 一端身正坐如对圣容则身业净也。 二口无杂言断诸嬉笑则口业净也。 三意不散乱屏息万缘则意业净也。 内心既寂外境俱捐方契悟于真源庶研穷于法理。 可谓水澄珠莹云散月明。 义海涌于胸襟智岳凝于耳目。 □莫容易实非小缘。 心法双忘自他俱利。 若能如是真报佛恩。 昔有旃陀罗日杀十羊贩肉自活经过寺中拾得一纸有三千佛名随奉归家供养当日媳生一肉卵破有八童子及长形状丑陋扬眉努目挥拳掉臂见者莫不恐惧大为殃祸后又生一卵自谓先所生既为人害今必不祥将弃之空中叱曰当善护勿轻毁迨卵破得四女颜貌端严人所喜见虽不读书亦能识字出语成文受持斋戒诵金刚经一心好善八兄感而改恶从善其父亦修兄为八金刚妹为四菩萨(梵语旃陀罗华言屠户也)朕惟佛道弘深精蜜神妙感通以慈悲利物以智慧觉人超万有而独尊历旷劫而不坏先天地而不见其始后天地而不见其终观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盖可见矣是经也发三乘之奥旨启万法之玄微论不空之空见无相之相指明虚妄即梦幻泡影而可知推极根原于我人众寿而可见诚诸佛传心之秘大乘阐道之宗而群生明心见性之机括也夫一心之源本自清净心随境转妄念即生如大虚起云辄成障翳如宝镜蒙尘随韫光彩由此逐缘而堕幻安能返妄以归真惟如来以无上正等正觉发慈悲至愿悯凡世之沉迷念众生之冥昧为说此经大开方便俾解粘而释缚咸涤垢以离尘出生死途登菩提岸转痴迷为智慧去昏暗即光明是经之功德广矣大矣虽然法由心得非经无以寓夫法经以人传非言无以著夫经爰自唐宋以来注释是经者无虑数十百家虽众说悉加于剖析而群言莫克于折衷朕夙钦大觉仰慕真如间阅诸编选其至精至要经旨弗违者重加纂辑特命梓用广流传俾真言洞彻秘义昭融见之者如仰日月于中天悟之者若探宝珠于沧海岂不快哉岂不伟哉呜呼善人良士果能勤诚修习虔礼受持缘经以求法因法以悟觉即得灭无量罪愆即得获最胜福田果证人天永臻快乐功德所及奚有涯涘哉谨书为序以示将来永乐二十一年四月十七日金刚经者说自释迦来从舍卫鸠摩翻译得语言文字之详象教宏敷统纲领源流之正洵禅门之宝炬觉路之金绳也惟是微言响绝诵之者莫测其端奥旨渊深解之者莫窥其际苟非钻研旧注萃会诸家参考乎得失之林折衷于异同之旨则虽诵万遍而书万本究难证三昧而入三摩余禅悦夙耽钝根未化公余披览历有岁年见夫明成祖所集金刚经注一书阐发靡遗紬绎无尽适有普应寺住持震初上人勤修戒律大畅宗风因属其详加参校付之剞劂倾群言之沥液渡彼迷津采众说之精英成兹善果庶使生公说法登台而顽石皆惊学士参禅入坐而天花乱落夫香山居士曾结净缘灵运文人自许慧业现宰官身而得度证辟支果而无难余则冠盖劳形簿书鞅掌四禅易缚五蕴未空刊布是经藉资度引非徒广福田而扬正教实欲开觉路以济群生昔人所谓行不舍之檀而施洽群有唱无缘之慈而泽周万物者是则余之微意也夫质之震初当为印可时道光丙午六月锦州樊师仲序【仙游翁集英曰】金刚者。 金中精坚者也。 刚生金中。 百炼不销。 取此坚利。 能断坏万物。 五金皆谓之金。 凡止言金者谓铁也。 此言金刚。 乃若刀□之有钢铁耳。 譬如智慧。 能断绝贪嗔痴一切颠倒之见。 般若者梵语。 (梵语者。 西方之语也。)唐言智慧。 (唐言者。 中国之言也。)性体虚融。 照用自在。 故云般若。 梵语波罗蜜。 唐言到彼岸。 欲到彼岸。 须凭般若。 此岸者。 乃众(平声)生作业受苦生死轮回之地。 彼岸者。 谓诸佛菩萨究竟超脱清净安乐之地。 凡夫即此岸。 佛道即彼岸。 一念恶即此岸。 一念善即彼岸。 六道如苦海。 (六道者。 天。 人。 阿修罗。 地狱。 饿鬼。 畜生。)无舟而不能渡。 以般若六度为舟航。 (度与渡同。 六度见此后陈雄解。)渡六道之苦海。 又西方俗语。 凡作事了办。 皆言到彼岸。 经者。 径也。 此经乃学佛之径路也。 【冲应真人周史卿】作杨亚夫真赞解云。 铁之为物。 其生在矿。 其成为铁。 性刚而体不变。 火王(去声)而器乃成。 佛之所以喻金刚也。 又因其兄看圆觉经。 以书示之曰。 古人有云。 青青翠竹。 总是真如。 郁郁黄花。 无非般若。 真如与翠竹一体。 盖无色声香味触法也。 (六尘)般若与黄花一类。 盖无见闻觉知也。 【陈雄曰】波罗蜜有六。 或布施。 (度悭贪)或持戒。 (度邪淫)或忍辱。 (度嗔恚)或精进。 (度懈退)或禅定。 (度散乱)各占六度之一。 唯一般若能生八万四千智慧。 则六度兼该。 万行俱备。 是故如来以智慧力。 凿人我山。 以智慧因。 取烦恼矿。 以智慧火。 炼成佛性精金。 夫植善根者。 始而诵经。 终而悟理。 得坚固力。 金刚是也。 具大智慧。 般若是也。 度生死海。 登菩提岸。 波罗蜜是也。 五祖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 即自见性成佛。 六祖大师一夜听五祖说法。 恰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言下便悟。 兹其所以为上乘顿教也欤。 【颜丙曰】只这一卷经。 六道含灵。 一切性中。 皆悉具足。 盖为受身之后。 妄为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六尘。 (色声香味触法)埋没此一遐灵光。 终日冥冥。 不知不觉。 故我佛生慈悲心。 愿救一切众生齐超苦海。 共证菩提。 所以在舍卫国中为说是经大意。 只是为人解粘去缚。 直下明了自性。 自性坚固。 万劫不坏。 如金性坚刚也。 【李文会曰】金刚者。 坚利之物。 能破万物也。 般若者。 梵语也。 唐言智慧。 善破一切烦恼。 转为妙用。 波罗蜜者。 梵语也。 唐言到彼岸。 不著诸相谓之彼岸。 若著诸相谓之此岸。 又云心迷则此岸。 心悟则彼岸。 经者径也。 见性之道路也。 【川禅师曰】法不孤起。 谁为安名。 颂曰。 摩诃大囧珐王。 无短亦无长。 本来非皂白。 随处现青黄。 华发看朝艳。 林凋逐晚霜。 疾雷何太急。 迅电亦非光。 凡圣犹难测。 龙天岂度量。 古今人不识。 权立号金刚。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奉诏译 发布时间:2023-09-03 17:51:49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23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