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化家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怎么判断谁更有理? 内容: 经常都有很多在家居士们,还有很多不学佛的人,他们到我这边来聊天的时候,聊着聊着就会聊到一些烦心事。 烦心的事情,除了事业上一些心烦意乱的事之外,其实最多的就是家庭里面的一些烦恼事。 这些烦恼的事情,家丑又不可外扬,不知道去跟谁说? 连朋友也不说,亲戚也不能说,只能找师父说说。 为什么呢? 因为他知道师父不会到处嚼舌根。 说着说着,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也听得多了。 再想想古人一句话,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还有一句话呢? 就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也正是处于这样一种大家都有理的状态之下,吵的不亦乐乎,这是家家户户都是如此。 夫妻吵架,公婆吵架,婆媳之间吵架。 反正就是不是冤家不聚头,都聚在一堆。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往这个方向去思考一个问题。 就是说,既然大家都觉得有理,大家才能吵得不亦乐乎。 那么,这个理的核心到底是什么? 判断理的标准又是什么一个标准? 所以这是我们每一个人要冷静思考的一个话题。 既然作为家庭的一个份子,或者一个团队里面的一份子,那么我们要判断这个理。 这理到底是什么? 我们就要知道。 谈到这个话题的时候,我们就要从很多方面去论述。 最起码呢,我们要从理上与事上两个方面,去论述这一个判断的标准。 从事上来说,我们不管是家事、国事、天下事都是以和为判断标准。 和就是和睦、和谐、和平。 家事呢? 就要以和睦为判断的标准。 那么社会上的大事呢? 就要以和谐为标准。 要是天下大事呢? 就要以和平为标准。 不管和睦、和谐、和平,它都离不开一个和。 这就是古人所谓的家和万事兴啊! 一个小小家庭和睦了,家族就能够兴旺发达。 那么国家呢? 要是国家也能够和平了、和谐了,那么国家不也是兴旺发达了吗? 乃至于整个世界。 要促进一个家庭成员的和睦,那么就需要全家人。 老也好,少也罢,全家老少要有这样的一个共同的理念。 也就是说,我们既然是一家人,那么我们说的话,做的事都要顾虑到家庭和睦,以家庭和睦为核心。 谁要是破坏了和睦的气氛,那么谁就是家庭的罪人。 为什么呢? 他说话为什么破坏了家庭的和睦? 他可能就率意而为,他只是站在个人的情绪上,个人自私狭隘的情绪上去乱发飚、乱生气、乱说话。 这样就会破坏了家庭的和谐。 举个例子来说,比如说作为老婆来说,她可能就会想:我长得这么漂亮,年纪轻轻的嫁到你家里来,你就得要宠我,你就得要爱我。 我只要负责给你们家传宗接代就可以了,其它的事你自己承包。 什么苦活累活! 谁叫你是当老公的,你就得要承担。 所以,作为妻子她可能就是往这方面多想一点点。 多想一点点以后,她就会发现到,诶! 自己的老公刚开始对自己还挺好。 但结婚几年以后,他就开始把心思往事业上去考虑得多一点了。 疼她、爱她、呵护她的话语就会减少了。 这样减少了以后,她就开始会不依不饶。 你以前对我怎么怎么好,你现在怎么一句关心体贴的好听话都很少了,甚至于都没说了。 开始就天天耍脾气等等,女方就会这样。 她是站在个人的角度去思考,个人没有得到爱,没有得到关心,没有听到好听话等等等等。 因为站在个人角度思考得多了,就会忽略掉巩固整个家庭的和睦与稳定,就破坏了家庭和睦的气氛,这是女方这一方我们要思考。 男方这一方也要思考。 可能男的也会想:你嫁给我了,你就是我的老婆了,从今而后一切都得听我的了。 然后不知不觉当中变霸道了,跟以前恋爱期间,还有刚结婚期间,那一种甜蜜的感觉,那一种样样迁就的心态没了。 以前怎么都会迁就老婆,结婚几年以后就不迁就了。 为什么? 他就认定,你嫁给我就是我的了,你什么都得听我的了,就变得大男人主义,变得非常霸道了。 这也是站在个人的大男人主义的角度上,忽略了保护家庭稳定,这样又把家庭的和睦气氛,被他的个人自私狭隘的大男人主义给破坏掉了,又把这个和破得一干二净,这是夫妻俩的事。 还有小孩子,小孩子他也会站在个人角度。 他怎么想啊? 爸爸妈妈生我养我,你就得养我,你敢生我,就得敢养我。 那怎么养呢? 吃的、穿的、用的,我一回来你就得要提供提好好的。 我一下课回来的时候,你要是饭菜没煮好,我就吵啊! 闹啊! 小孩从来没有想到过:我也是家庭一份子,爸爸妈妈工作很累了,下班回来还得为我炒菜、煮饭、洗衣服、拖地板,一大堆家务活。 既然我也是家庭一份子,我为什么不帮忙呢? 为什么不帮他洗洗菜呢? 帮大人干点家务活呢? 假如能有这种心态,家庭不就和睦了。 大家为家庭考虑,这样家庭就和睦了;为社会考虑,社会就和谐了;为国家考虑,国家就和平了,乃至于整个世界都是如此。 所以大家千万千万不能老是站在个人角度去思考,要学会站在整个团队的角度,也就是所谓的大局观念,一定要有大局观念。 这种观念一建立起来,和睦、和谐、和平,通通都能得到。 这是从事上我们要去判断谁有理的标准。 假如站在个人角度上,好像说得大家都有理,老太太有老太太的理,小孩子有小孩子的理。 这些自私的理,假如以这个理破坏了和睦,有理也变得没理了。 所以做人做事,都得要有大局观念。 我们要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这样才可以。 不能只看到个人的得失利弊,个人的兴趣爱好。 把个人看多了,那么整体就会受到忽略。 必须要看看整体,再看看个人。 在能够维护整体的情况下,偶而撒撒娇等等,这都没关系的。 假如破坏整体的气氛之下,你撒什么娇都是不好的。 这一点我们一定要知道,这是事上要以和作为判断对与错的标准。 理上呢? 是要以中作为标准,中是什么? 中道啊。 佛家说的中道,儒家说的中庸之道。 一切都以中道为标准,不能偏左,不能偏右,不能偏上,不能偏下。 反正上下左右都不能偏,必须要依中道,这是从理上必须要这样。 理在哪里呀? 在心里面,在思想当中。 我们内心里面,思想当中都要中。 要中才能正,假如不中就不正。 为什么? 就像一根竹竿,我们插在地上的时候,假如竹竿插在中间点,它就很正。 假如不中的时候,可能就偏了一点点,叫作歪。 你看中国文字,歪怎么写啊? 歪写的时候,就是上面一个不要的不,底下一个正确的正。 意思就是,不正了叫做歪。 那么不中就不正了,在中间就正了,所以中正。 有中才能正,没有中就不能正。 我们首先自己的心要摆正,就要处处与中道相应,你的心才能摆得正。 心一摆正以后,说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才能真正促进家庭和睦,国家安定。 所以理上要做到中,事上要做到和,中跟和两个字就是判定的一个标准。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灯云比丘 发布时间:2023-07-01 13:36:27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show/10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