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华严宗(四)
八、六相圆融
此宗更分析法界缘起,事事无碍的相状,而立有六相的教义。六相者:一总相,谓一尘含藏万法,如综合瓦砖木石等,而成一屋,名总相。二别相,谓万法有色心理事等差别,如一屋中的瓦砖木石等,体性各别,名别相。此总别二相,是就体言。三同相,谓万法虽别,然能融即成为一体,如瓦砖木石等,能互相和合,成为一屋,名同相。四异相,谓诸法虽能融即为一,但亦不失诸法差别的本质,如瓦砖木石,其形类功用,皆各不同,名异相。此同异二相,是就相言。五成相,谓诸虽差别,因融即故,互相成而为一体,如瓦砖木石,有互相成就之性,才能建立为体,名成相。六坏相,谓诸法虽可融即,成为一体,然若各住各位,则仍现诸法之相,而不成一屋,如瓦砖木石,各住本位而不合作,则房屋相坏,名坏相,此成坏二相,是就用言。
此六相中,总同成三相主合,属圆融门 (1),别异坏三相主分,属行布门 (2)。但此六相,离总无别,离同无异,离成无坏,皆含有无差别与差别二义,二者融通无碍,则无尽缘起的妙用,皆具于此,表示如下:


菩萨修行,须经三大阿僧祗劫,方成佛道,简称三祗,阿僧祗为极大之数目,故可译为无央数。
【习题】
(一) 何谓六相。
(二) 用房屋节材料为喻,说明六相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