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课 六道轮回 (一)
一切沉沦于分段生死的众生,其轮回的涂径,不出六道。所谓轮回者:是描述其情状,去来往复,有如车轮的回旋,周而复始,无有不遍,故名六道轮回。
六道者:一、天道,二、人道,三、阿修罗道,四、畜生道,五、饿鬼道,六、地狱道。此中上三道,称三善道,因其造业程度,及生活状况,比较优良故;下三道称三恶道,因其造业程度,及生活状况,比较惨重故。
天共有廿八重,其中四王天 (1) 在须弥山腰,忉利天 (2) 在须弥山顶,属地居天,其余皆属空居天。在四王忉利之上,尚有夜摩 (3)、兜率 (4)、化乐 (5)、他化自在 (6)、皆有男女之欲,统称欲界六天,再上则多习禅定,无男女,其中初禅三天 (7)、二禅三天 (8)、三禅三天 (9)、四禅九天 (10)、此四种禅天,虽离欲事,尚有色身,故称为色界十八天。更上则禅功更深,并色身亦无,只有神识存在,故称为无色界四天,或四空天 (11)。
阿修罗,译义为无端,言其容貌丑陋也。又译无酒,言其国酿酒不成也。又译非天,言其福报似天,而无天之德也。约略言之,其前生不破戒能修布施,但不能断除嗔心、我慢、恶念、故福似天,而德不如。性好斗,常与帝释战,国中男丑女美,宫殿在须弥山北之大海下。
饿鬼为常受饥饿之鬼,其中略有威德者,为山林冢庙之神,能得祭品或人间弃食。无威德者,则常不得食,至于口中因渴出火,故名饿鬼。种类繁多,有多财 (12)、无财 (13)、针咽 (14)、焰口 (15)、大瘿 (16)、臭口 (17)、针毛 (18)、等名。若究其因皆前生悭吝,不怖施,破律仪,犯菩萨戒 (19),毁佛涅槃等恶业所感。
【注释】
(1) 须弥山腰,有四天王居之,各护一洲,因称护世四天王,其天即名四王天,是六欲天的第一重。东为持国天,南为增长天,西为广目天,北为多闻天。
(2) 忉利即三十三之义,宫殿在须弥山顶,四方各有八天,中央帝释天,统御三十二天,故称三十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