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九课 禅宗(三)
佛祖语录摘要
释迦牟尼佛
有梵志,两手各托一株花献佛,佛命放下,梵志放下右手一株花,佛又命放下,梵志复放左手一株花,佛再命放下,梵志说:吾今两手俱空,更放下个什么?佛说:汝当放舍外六尘、内六根、中六识、到无可舍处,便是汝放身命处,梵志于言下悟无生忍。
念佛者离诸想,诸想不生,心无分别,无名字,无障碍,无欲无得,不起觉观 (1)。何以故?舍利弗!随所念,起一切诸想,皆是邪见。舍利弗!随无所有,无觉无观,无生无灭,通达是者,名为念佛。如是念中,无贪无著,无逆无顺,无名无想,舍利弗!无想无语,乃名念佛 (2)。
四祖道信
四祖对法融禅师 (3) 说: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一切戒门定门慧门,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更无阙少,与佛何殊? 更无别法。汝但任心自在, 莫作观行,亦莫澄心,莫起贪镇,莫怀愁虑,荡荡无碍,任意纵横。不作诸善,不作诸恶,行住坐卧,触目遇缘,总是佛之妙用,快乐无忧,故名为佛。
马祖道一禅师

(1)
见第二十一课注四。
(2)
见佛藏经。
(3)
法融禅师润州韦氏子,年十九投茅山落发,后入牛头山,栖于石室,遇四祖道信,发明心要,付与顿教法门,遂成旁系,数传而绝。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