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卅一课 净土宗(二)
五、极乐国缘起及其概况

(3)
阿为无,弥陀为量,此佛光明无量,寿命无量,慈悲、尊严、神通、相好等皆无量,故号无量,或单取寿命无量义,而称之为无量寿佛。
(4)
亦名三十二大人相,一足安平,二足千辐轮,三手指纤长,四手足柔软,五手足缦网,六足跟圆满,七足跌高好,八如鹿王,九手长过膝,十马阴藏,十一身纵广,十二毛孔青色,十三身毛上靡,十四身金色,十五常光一丈,十六皮肤细滑,十七七处平满,十八两腋满,十九身如师子,二十身 端直,二十一肩圆满,二十二口四十齿,二十三齿白齐密,二十四四牙白净,二十五颊车如师子,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二十七广长舌,二十八梵音清远,二十九眼色绀青,三十睫如牛王,三十一眉间白毫,三十二顶成肉髻。
(5)
三乘圣者,所得的神通有六,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
(6)
般若经以金、银、留璃、珊瑚、琥珀、砗磲、码瑙、为七宝、为七宝。法华经以金、银、留璃、砗磲、码瑙、真珠、玫瑰、为七宝。阿弥陀经以金、银、留璃、玻利、砗磲、赤珠、码瑙、为七宝。
(7)
见中级第卅八课注四。
(8)
求法之心深重,名为深心。又深信佛的本愿,毫不怀疑,名为深心。
(9)
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天念施舍,名为六念,参看中级教本第二课课文。
(10)
究竟的真理,属于最上,称为第一义。
(11)
即八关斋戒,参看中级教本第十课课文。
(12)
详中级教本第七课注十五。
(13)
僧祗译曰众,即比丘比丘尼之大众也,此大众共有之物,名僧祗物。
(14)
属于一结界中,现在众僧之物,即现前僧个个供养之衣食等,名现前僧物。
(15)
又名邪命说法,不论说正法或邪法,其心邪,皆名不净说法。凡一、别有企图,说虚妄语,令他生信。二、不说
佛法,徒说世事。三、饮酒食五辛,犯正淫或邪淫后,即著法衣入佛堂说法,触秽三宝。四、诽谤有德人,而自称赞。五、不悟一乘真实法,致使所说滞于权教有相之法。六、贪利养故而说。七、欲胜他人故而说。八、所说与经义相违。凡此种种,皆名不净说法。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