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课、五浊恶世
发布时间:2023-04-29 17:11:04 | 来源:听佛音

第三十二课 五浊恶世

吾人所居的娑婆世界 (1),经中称为五浊恶世。五浊者:即是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观此可知:其浊恶的程度,是如何之深重了。

一、

劫浊。人寿本为八万四千岁,后因德薄,而寿亦每百年递减一岁,减至二万岁时,即步入劫浊。可知人寿自二万岁至十岁之间,再由十岁至二万岁之间,皆是劫浊时代。劫本是时间之名,原无所谓清浊,所云浊者,皆因人而成,所以劫浊而体,后四浊即其体也。

二、

见浊。见即众生的见惑,因见解不正确,迷惑正见,故称见惑。分为五类,名五利使 (2),即一、身见;合执有我身的我见,和执有我所有物的我所见,名为身见。二、边见;起了我见之后,再执定死后为断灭,或常住不灭,以致堕于断常二边者,皆名边见。三、邪见;认凡事既无能生结果之原因,亦无由原因所生的结果,作善作恶,皆无果报,如此拨无因果的谬见,名为邪见。四、见取见;即认取自己的见解为正确的见地,究其实际,则并不正确,只是妄见而已。五、戒禁取见;认持某种禁戒,为生天之因,或涅槃之道,如持牛戒者,认为代牛耕田,死后能生天之类,凡执取此种见解者,皆名戒禁取见。以上五利使,皆属见浊范围,小乘得须陀洹果,即能断之。

三、

烦恼浊。即六根对六尘,所生起的贪、嗔、痴、慢、疑、五种思惑,名烦恼浊,亦名五钝使 (3),小乘得阿罗汉果,方能断之。

提示:您可以通过浏览器菜单选择“文件 → 打印 → 另存为 PDF”来保存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