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呗赞诵的法器 磬
发布时间:2025-06-01 11:02:07 | 来源:听佛音

为铜制钵形的法器,敷褥而安放于一定之台上,以桴敲击。又称作鏧子或鏧,于法会或课诵时,作为起止之节。《中止竺舍卫国祇洹寺图经》卷下佛衣服院条云:有一铜磬可受五升,磬子四边悉黄金,镂作过去佛弟子,又鼻上以紫磨金为九龙形。背上立天人像,执玉槌用击磬,闻三千世界。

由此可知,古代印度祇洹精舍之一院已设有铜磬。

在我国宋代以后,磬多被用于禅林中,《敕修百丈清规》卷八法器章中说:磬,大磬早暮住持知事行香时,大众看诵经咒时,直殿者鸣之;唱衣时维那鸣之;行者披剃时作梵睹梨鸣之。又,同书卷五大众章沙弥得度条云:作梵闇梨鸣大磬作梵。现今则普及于一般寺院,各寺佛殿中均安置之,是早晚课诵、法会读经或作法时不可或缺的法器。磬有大、小之分。一般安于佛殿之大磬,口径多在一尺到二尺间。

提示:您可以通过浏览器菜单选择“文件 → 打印 → 另存为 PDF”来保存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