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心不随境转,保持一颗平常心?
发布时间:2024-09-04 07:49:26 | 来源:听佛音

图片

佛法就是人人本分之法,总要步步立稳脚跟,远离妄想执著,便是无上菩提。古德所谓:“平常心是道”。只如孔子之道,不外“中庸”。约理边说:不偏是谓中,不易之谓庸;约事边说:中者中道,凡事无过无不及。庸者,庸常,远离怪力乱神,循分做人,别无奇特。佛法也是一样,吾人须是从平实处见得亲切,从平实处行得亲切,才有少分相应,才不至徒托空言。平实之法,莫如十善。十善者:戒贪、戒嗔、戒痴、戒杀、戒盗、戒淫、戒绮语、戒妄语、戒两舌、戒恶口。如是十善,老僧常谈,可是果能真实践履,却是成佛作祖的础石。亦为世界太平、建立人间净土之机枢。图片六祖说:“心平何劳持戒”,是为最上根人说。上根利智,一闻道法,行解相应,如香象渡河,截流而过,善相且无,何有于恶!若是中下根下,常被境风所转。“心平”二字,谈何容易?境风有八: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名为八风。行人遇著利风,便生贪著;遇著衰风,便生愁懊;遇著毁风,便生嗔恚;遇著誉风,便生欢喜;遇著称风,居之不疑;遇著讥风,因羞成怒;遇著苦风,丧其所守;遇著乐风,流连忘返。如是八风飘鼓,心逐境迁,生死到来,如何抵敌?曷若恒时步步为营,从事相体认:举心动念,当修十善。事相虽末,摄末归本,疾得菩提。 虚云老和尚1947年开示于广州联义社

提示:您可以通过浏览器菜单选择“文件 → 打印 → 另存为 PDF”来保存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