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弥陀佛!
上一节课的最后,讲到了三个门:空门、无相门、无愿门。这一部分内容比较深、比较抽象,不太容易懂,我们慢慢来。随着我们修学的进展,对这三个门会认识得越来越清楚的。
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里说“本来无一物”,这句话同修们都非常熟悉。那既然是本来无一物,那又何相之有、何愿之有呢?如果你有相、有愿,就是有一物了。清净心中本来无一物,体、相、用三者都不可以执著,这样我们才能契入佛法的真相。
空是从体上讲的,相是从事相上讲的,愿是从作用上说的。体、相、用虽然都有用,但是没有自体,所以不可以执著。什么是我们的真心?那就是我们的自性。我们的真心、我们的自性就是一真法界。
【善立方便。显示三乘】
这里的〖善〗是善巧、巧妙。自性心地清净是一法不立的。佛当年在世,为什么建立了三乘法?这两句经文最后一句是〖显示三乘〗,那三乘法,佛是怎么样建立的?〖三乘〗是哪三乘呢?是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是这个三乘。为什么佛要建立三乘?是随顺众生而建立的,就是随顺众生的不同根性而建立的。
在佛的观念里有没有三乘?没有。不单没有三乘,连一乘都没有。所以,我们大家既不能执著三乘,也不能执著一乘。要清楚地认识到,这是佛随顺众生的根性而善巧方便建立的。一乘法和三乘法,是相对而言建立的,决定不能执著。如果你真的执著有一乘、有三乘,那就错了,这就是妄想、分别。
这些大菩萨们,在一切诸佛刹土里随缘度众生。比如说,我们大家都知道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佛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菩萨身得度者,即现菩萨身而为说法;应以饿鬼身得度者,即现饿鬼身而为说法。
上面这一段经文就讲完了,我们再归纳整理一下,这一段经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这一段经文主要是告诉我们,参加这次大会的大菩萨们,对于一切万事万物的本体、现相、作用皆能通达明了。他们又以大慈悲为众生作孝敬供养亲师的示范,诱导众生悟入智觉境界。智,智慧的智。觉,觉悟的觉。诱导众生悟入智觉境界。他们随顺众生的心意,变化各种不同的身分,像闪电般的快速又无执著。他们这样做为什么?因为这样能破魔的邪知恶见,能解除一切众生的烦恼缠缚。这就是上一段经文告诉我们的一些道理。
【于此中下。而现灭度】
这里的〖中下〗是指中下根性的众生。
〖灭度〗就是印度话,印度话还有一个称呼叫做“涅槃”,中文意思翻译为灭度,也可以翻译为圆寂。灭度就是灭除烦恼,度脱生死的意思。
这两句经文很简单,是菩萨示现成佛的第八相:“涅槃相”。这是为了利益中下根性的众生,所以对他们示现灭度。为什么要对他们示现灭度?佛是为了借此提高他们修学的警觉。
【得无生无灭诸三摩地。及得一切陀罗尼门。随时悟入华严三昧。具足总持百千三昧。住深禅定。悉睹无量诸佛。于一念顷。遍游一切佛土。】
看〖无生无灭〗,无生无灭就是不生不灭。
〖三摩地〗,印度话称为三摩地,古时候称三昧,中文的意思是正定、正受。什么叫正受呢?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忧虑等烦恼,就是正常的享受,这就是正受。
〖陀罗尼〗,这是印度话,中文的意思是总持。
〖总〗是总摄一切法。
〖持〗是能持无量义,也就是说能掌握一切法的总纲领。
〖门〗比喻修学佛法的必经之门路。
下面看〖华严三昧〗。这个我们经常听说,但是不太明了它的真实含义。
这里的〖华〗是比喻菩萨一切殊胜的修学,叫〖华〗。〖严〗是庄严。修行成果功德圆满,用这圆满的修行成果、修行功德,来美化生活环境,得到至善的佛果,这就是〖华严三昧〗。
〖总持〗就是前文所讲的陀罗尼,我们刚才讲陀罗尼。
下面看〖百千三昧〗。
这个〖百千三昧〗,〖百千〗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它代表多的意思。〖百千三昧〗就是无量无边的正定。就是说生活、工作、环境等,正常、清净、平等、自在、快乐的享受。
〖禅定〗:〖禅〗指外不着相,〖定〗指内不动心。
〖悉睹〗就是全部看见。
〖一念顷〗表示很短的时间。
〖遍游〗是周遍旅游。
词语解释完了,下面看具体的经文。第一句:
【得无生无灭诸三摩地】
佛本来是不生不灭的,那他又示现涅槃,这是怎么回事呢?佛本来证得了不生不灭的境界,他的涅槃是做给众生看的,是给二乘人看的。这些示现,这些大菩萨们,他们都是法身大士,都是从果向因,也就是通俗地说,他们都是“倒驾慈航”来表演的。众生有感,菩萨有应。他的示现,住世的时间长短是众生的缘分,和他们自己不相干。如果有缘,佛就住世;没有缘,佛就灭度。有缘则现,无缘则隐,隐现一如,不生不灭,这就是真相。
所以佛菩萨能够住世多久,和菩萨们自身没有关系,是和众生的缘有关系。刚才这几句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就是说,有缘佛就住世,无缘佛就灭度。有缘则现,无缘则隐,隐现一如,不生不灭,这就是真相。
下一句:
【及得一切陀罗尼门】
这一句是讲慧。慧是怎么生的呢?前面讲了那么多,大家都听明白了,慧是由定生的。所以佛教我们,要修定,要修清净心。清净心起作用了就是智慧,清净心智慧就现前,这就是陀罗尼。心不清净陀罗尼你得不到,你也不能开智慧。所以如果你掌握了陀罗尼,就是你掌握到了修学的纲领、成佛的纲领。展开,就是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一法不通达。
再说,一切法是从哪里来的?大家知道一句简单的话,“一切法由心想生”。
我们再具体说一说,一切法都是我们自己的真心变现出来的,这是换一种说法。一切法由心生,由你的真心生出来的。一切法由心生,一切法再回归于你的心。这个心就是真心,就是你的自性。
再说一遍,一切法来源于你的真心,再回归于你的真心。“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我们好多同修都到外面去找法,错了!法就是我们自己的真心。
惠能大师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本自具足”这四个字就告诉我们:自性是我们本来具足的,你不要到外面去找。所以说,“华严三昧”自自然然地具足了百千三昧。道理明白了,我们到哪里去求?须向自性里去求,不要向外面求。心外求法,那是迷信。我们现在好多同修,仍然是在心外求法。
为什么佛叫你断烦恼?因为是烦恼障碍了我们的自性。你自性不能现前,你的智慧当然就不开,你就不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如果我们把贪瞋痴慢去掉了,就是把障碍自性的染污去掉了。染污去掉了,我们的真心本性自然就现前了。
说说什么是染污?《阿弥陀经》里讲得很清楚,有一句话叫“五浊恶世”,这个五浊恶世,正是我们现前所生活的时代。这个“浊”就是染污。“见浊”就是我们的见解被污染了。“烦恼浊”呢?就是我们的想法、思想被污染了。我们的真心、我们的精神、我们的生理都被染污了。如果把这些染污去掉,恢复到清净,无量的功德就现前了。老修们可能就认识得比较清楚,新的同修们可能对这句话理解不会太深入,咱们慢慢来。
可以这样跟大家说,就是佛菩萨和我们有什么两样?就是我们和佛菩萨有什么不同?不同的地方很简单,就是诸佛菩萨把染污都去掉了,而我们的染污是一点儿都没有去掉,全都保留着,一分一毫都没有舍弃掉。除此之外,我们和佛菩萨没有两样。就是佛菩萨把染污除掉了,我们把染污留下了,舍不得除掉,就是这么一个区别。
下面说说:
【住深禅定】
这个〖禅定〗是性定,是自性本定,是理定。怎么样理解这个〖住深禅定〗?咱们先说说这个〖禅定〗,现在是不是也有一个误区,我们很多同修认为的禅定,就是面壁打坐修定。
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里教人禅定,不是这个说法。不是说坐蒲团,面壁坐禅,这就是在修禅定。六祖惠能大师不是这个教法,六祖惠能大师说:“外不着相曰禅,内不动心曰定。”外不着相、内不动心就是禅定,不是面壁打坐。这个理念我们有多少同修清楚?如果我这样说,大家能不能理解?天天逛自由市场也是在坐禅,你相信吗?行、住、坐、卧都是坐禅。怎么理解这个“坐”?坐,不是我们所理解的盘腿坐着的那个“坐”。这个坐是什么呢?是比喻不动。那我们坐禅应该哪儿不动呢?心不动,身要动。正确的理解是,坐禅是身动、心不动。
比如说,有些诸佛菩萨要为众生服务,他身不动,他能服务吗?所以,这里强调的就是这个坐是指不动,哪儿不动?心不动。如果你到了禅堂,你盘腿打坐,你身坐在那儿了,但是你心里妄想纷飞,你这个根本不是坐禅,你也修不了禅。所以说,身坐在那里,心打妄想,完全错了。
所以在这里提醒同修们,什么是禅定,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内要把贪瞋痴慢疑烦恼消除,外不受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诱惑,这就是禅定。
我再说一遍这句话:内要把贪瞋痴慢疑烦恼消除,外不受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诱惑,这就是禅定。这个禅定就是《楞严经》里所说的“首楞严大定”。
下面说一说:
【悉睹无量诸佛】
这句话可能有很多同修不理解,说我连一尊佛都没看着,怎么能谈到见无量诸佛呢?不是佛不在我们眼前,而是佛在我们眼前我们不认识,我们看走眼了。为什么这样说?诸佛在哪里?大地众生本来是佛,有情众生本来是佛,无情众生也本来是佛。如果你把这几句话明白了,认识清楚了,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原来所有的众生都是佛呀!
这个也不太容易理解,说我们没看着佛呀,你怎么说有情众生本来是佛,无情众生本来也是佛,大地众生本来是佛?这是真实相,只是我们还没有认识。见佛就见性,见性就成佛。因为我们见不着佛,我们不认识佛,所以我们就见不了性。我们见不了性,我们就成不了佛。
我们迷惑颠倒的时候,见到的是什么?是相。见到这个相,我们就着相了。人家眼里见到的是一真法界,我们见到的是十法界。所以人家能见佛,我们见不了佛。你见佛就成佛,这是事实真相。因为你现在说,我一尊佛都没见到,所以你就见不了性。见不了性,你就成不了佛。怎么样做能让我们见佛呢?如果说你看到一切众生都是佛,那恭喜你,你成佛了。
佛眼里看一切众生都是佛;菩萨看一切众生都是菩萨;凡夫看谁都是凡夫,甚至是看佛菩萨也是凡夫。那个鬼呀,看一切都是鬼;那个恶人看一切人,他都觉得没一个好人,都可恶;那善人呢,看一切人都和善。
所以我们说,境界有好丑吗?境界没有好丑,没有善恶。善恶好丑在哪儿?在我们的自心。你的心不清净,就像前面说的,你看到的境界就不清净。所以,佛经上告诉我们“境随心转”,这是一个真理。
如果说我们看这个人不顺眼,看那个人讨厌,这是你自己的烦恼起现行,与外面的境界毫不相干。真正的修行人,就是要在这个上面下功夫。如果是常常责备别人、常常批评别人、常常看别人的过失,不知道看自己的过失,那是迷惑颠倒。你把问题搞颠倒了,这不是修行人。
惠能大师说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句话我们常常说,甚至都挂在嘴边,但是我们仍然是去看别人的过、去说别人的过。怎么办我们能改正过来呢?如果你看到别人的过,马上反省自己,你能认识到这个过失是在我自己,绝对不在别人,这才是真正的修道人。就是说,看见别人的过,反思自己,认识到这个过是我自己的过,和外界没有关系。你这个认识就对了,你就是真正的修道人。
上面这一段经文就讲到这里。
我们把这一段经文归纳一下。这一段经文是说:
这些大菩萨们虽然示现灭度,实际上他们都已经证得了不生不灭的境界,同时也掌握了一切事物道理的总纲领,能够随时通达明了自己的本心,也具足了无量无边的三昧。他们安住于很深的禅定,也就是安住在念佛三昧当中,就能够见到无量无边的诸佛,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旅游观光无量诸佛国土,礼拜供养诸佛。上一段经文就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得佛辩才。住普贤行。善能分别众生语言。开化显示真实之际。超过世间诸所有法。】
首先来看〖辩才〗。〖辩才〗是能够灵活巧妙地对机说法,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应机说法。

头两天,我跟同修们半开玩笑地吹牛。我说现在我觉得智慧又有点长进。怎么衡量呢?以前要遇到个什么问题、难题,我得动脑筋想想,这个事我该怎么处理。现在吧,一有事情发生在眼前,立马我就知道该怎么办。我自己大概是又吹了一次牛,我说这是不是智慧现前的比以前快了。
比如说,如果你不知足,你还有那么多所求,可能你这心迟迟定不下来。比如说,举个例子吧,还得就着我们修学来说。你现在修学《无量寿经》,可是呢,你想想《金刚经》也不错,想想《楞严经》也不错,《法华经》也不错,那这种人就难了,他这一生难以成就。因为什么?杂了,咱不能说乱,杂了。
要想今生成就,必须知足、无求!
到现在将近二十年,我就这一部《无量寿经》,就这一句阿弥陀佛佛号。虽然有人专门就批我这一点,但是我坚守不动,我仍然要继续坚守下去。
如果你知足了,你无求了,你就入三昧了。
为什么老法师跟大家说,说我得念佛三昧了?我当时还不知道,后来因为请教了师父,我才知道念佛三昧是怎么回事。那个东西,真是当你的心清净了以后,你就得三昧了。
老法师后面还说,你得三昧以后你就有神通了。不有同修批我神通嘛。我有些时候想不开的时候,我去香港,我就问师父怎么回事,因为这些东西,不是我心里所要的,我所求的,我不会求。因为我不懂,我怎么能求?!所以说,你悟入三昧之后,会出现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呢?你的六根就放光了!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全都放光,放般若之光。般若之光就是智慧之光,眼一见就明白了,耳一听就通达了。从来没有学过的东西,一接触就明了了,就通达了。为什么?因为一切法都是变现出来的。什么变现出来的?你自性变现出来的,你的真心变现出来的。那你既然是这样了,是不是你就明心见性了?!这样就法法自然通达,这就是“六根门头放光动地”。
千经万论,千言万语,只是把障碍本性的染污洗刷干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