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从“跌打丸方”到黄飞鸿:追寻海幢寺的武林传奇 内容: 当我们谈论岭南武术,有一个名字无法绕过,它不仅是佛教圣地,更是深藏于武林传说中的标志性符号——这便是海幢寺。 清代初叶,海幢寺便以僧众精通搏击之术、广收门徒而闻名于岭南。 数百年来,真实的历史与浪漫的传说在这里交织,共同构筑了它深厚的武术文化底蕴。 “海丝禅韵——海幢寺与清代中外文化交流”专题展上,展出了展品《工字伏虎拳》,它由广东近代洪拳宗师、黄飞鸿的亲传弟子林世荣武学著作。 林世荣《工字伏虎拳》,广州市海幢寺藏(海幢寺供图)根据记载,一段清晰的武林传承脉络由此浮现:清雍正年间,赫赫有名的至善禅师(亦称智善禅师)从泉州少林寺南下,曾栖身于广州海幢寺,并在寺内开坛授艺,传授少林绝学。 至善禅师的首徒陆亚彩得其真传,后传于黄泰,黄泰再传其子黄麒英,最终由黄麒英将其毕生所学传授给其子——日后成为岭南武术界一代宗师的黄飞鸿。 这一师承谱系,将海幢寺与家喻户晓的武学泰斗黄飞鸿紧密相连,证实了海幢寺是岭南洪拳乃至虎鹤拳系传承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至善禅师虽史载不详,充满传奇色彩,但他已被后世尊为福建少林拳与“岭南五大家”的开门祖师,是岭南武术史上一个标志性的文化符号。 而黄飞鸿更是不必多言,他不仅武艺高超,更以医道济世,其形象通过无数影视作品的渲染,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IP。 近代海幢寺处方钞本,广州市海幢寺藏(海幢寺供图)展览中还有一件有趣的展品——一件近代海幢寺的处方钞本,其中清晰地记载了“跌打丸方”。 这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医武同源”的古训,有武学传承之地,必有疗伤续断的医术相辅,海幢寺的武学传统由此可见一斑。 从至善禅师到黄飞鸿,海幢寺的庭院与殿阁之间,仿佛仍回荡着那个时代的呼喝之声。 它不仅是清修之地,更是一座见证了岭南武学源流与发展的“活化石”。 据了解,由广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海珠区民族宗教事务局、广州市佛教协会指导,广州图书馆、广州大典研究中心、广州市海幢寺联合主办的“海丝禅韵——海幢寺与清代中外文化交流”专题展于2025年11月6日开展。 此次展览于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在粤港澳大湾区举办之际推出,首次较为系统梳理海幢寺与岭南武术相关的历史内容,力求挖掘出海幢寺在岭南武术发展与传承过程中发挥的独特的历史作用,可谓别具意义。 展览将在广州图书馆负一层小展厅展至11月30日。 发布时间:2025-11-11 10:32:21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news/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