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本性:中国历代高僧从严治教事迹——尊师重道
发布时间:2025-11-14 10:33:23 | 来源:听佛音

编者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全面从严治教是宗教健康传承的根基,亦是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实践路径。自古以来,中国佛教高僧以戒为师、以德为本,将从严治教的精神融入修行与弘法之中,为后世树立了光辉典范。本性法师编撰的《中国历代高僧从严治教事迹》文稿,从浩瀚典籍中提炼36种精神品质,每一种精神品质以4位高僧事迹及5句儒释道名言,以古鉴今。以下内容选自《中国历代高僧从严治教事迹》第三部分“尊师重道”篇章。

图片

(1)君子隆师而亲友……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荀子》

(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韩愈)

(3)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勤求》(葛洪)

(4)孝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佛说观无量寿经》

(5)弟子敬奉师长复有五事。云何为五?一者给侍所须,二者礼敬供养,三者尊重戴仰,四者师有教敕敬顺无违,五者从师闻法善持不忘。——《善生经》

晋朝高僧道安法师

《高僧传》记载,晋朝的高僧道安法师,十二岁出家,天生聪敏,但外貌很丑,不为师父所器重,师父叫他去做工种田,他就勤勤恳恳做了三年,不辞辛劳,从没表现出半点抱怨的形色。

几年后,他去拜见师父,请求授与经典。师父给他《辨意经》一卷,总共有五千多字句。道安法师带着这本经书去种田,休息时就读经,傍晚归来,他再去要求师父授与其他经典,师父说:“昨天给你的经还没读完,就要求其他的经啊!”他回答说:“我已经会背诵了。”师父很惊异,但仍然不太相信,再给他一卷《光明经》,这经本将近一万字句。道安法师仍抱着经去种田,黄昏回来还经,师父叫他背诵,背得一字不差,师父方始大大惊奇,赞叹他是天才。并且,一般有点小才能的弟子,稍不如意就要离开了,何况是去种田,而且是长年劳役,还能做到不抱怨!

后来道安法师果然成长为中国极具影响力的高僧,他是佛教中国化进程中的关键人物,在译经、僧团制度、般若学等领域为中国佛教奠定了重要基础,对中国佛教的发展有着开创性贡献,被誉为“东方圣人”。

魏晋高僧神光法师

《景德传灯录》记载,魏晋时期的高僧神光法师,当时他的学问义解可称得上是当世第一。达摩祖师从印度来,在少室峰面壁坐禅,神光法师听说后,要拜达摩祖师为师,但是达摩祖师却不和他说话。有一天晚上下大雪,神光法师在庭院中站到天亮,雪都超过了膝盖,达摩祖师回过头来问他:“你站在雪中那么久,想要求什么事?”神光法师道:“但祈求和尚慈悲,开演甘露法门,救度众生。”

达摩祖师说:“诸佛成佛的无上妙法,是累劫长远地精进勤修,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修行,尚且不能证得,何况你今天这样的轻率、慢不轻心,想要得到佛法的真谛,简直是作梦啊。”

神光法师为了表示自己求法的决心,拔出戒刀切断左手臂,放在达摩祖师的面前。

达摩祖师说:“诸佛求道时都为法忘躯,你今天切断手臂,也算可以求法了。”

神光法师说:“我的心不安,求师父给我安心。”

达摩祖师说:“你拿心来,我为你安。”神光法师却发现自己找不到心。达摩祖师说:“我已替你安心了。”

神光法师于是顿悟禅门心法,后改名慧可,成为中国禅宗的二祖。

唐代高僧神赞禅师

《五灯会元》记载,唐代高僧古灵神赞禅师在家乡福州出家,后来行脚遇到高僧百丈怀海禅师而悟道,悟道之后回到原来的寺院。神赞禅师的师父问他:“你离开我到外面去,得到何种事业?”神赞禅师回答说:“并无事业。”师父于是派他做劳役服务大众。

一天,神赞禅师的师父洗澡时让他搓背,神赞禅师拍着师父的背部说:“好一所佛堂,而佛不圣。”师父不解其意,回头看着神赞禅师,神赞禅师又说:“佛虽不圣,且能放光。”

又有一天,神赞禅师的师父在窗下看经,有一只蜜蜂撞向窗纸想飞出去。神赞禅师看了便说:“世界如许广阔不肯出,钻他故纸驴年去!”并作偈语说:“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神赞禅师的师父听到这话,马上放下经书说:“你在外行脚时遇到了什么人?学了些什么?我看你前后出言异常。”神赞禅师说:“我蒙百丈禅师指个休歇处,现在想报答师父您的恩德。”

师父于是通知大众设斋,礼请神赞禅师说法。神赞禅师登上法座,举唱百丈门风说:“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神赞禅师的师父听后,言下悟道,感叹说:“没想到到老了才闻到这至极之事。”遂将寺物交给神赞禅师,反礼神赞禅师为师,自己甘愿为弟子,对授业恩师至为尊敬。

神赞禅师圆寂前,剃发沐浴,敲钟招集众人说:“你等诸人,还识得无声三昧吗?”众人说:“不识。”神赞禅师说:“你们静听,不要作别种思惟。”众人都侧耳聆听,神赞禅师安然圆寂。

北宋著名禅师死心禅师

死心悟新禅师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禅师,为临济宗黄龙派的代表人物。《禅林宝训》记载,他住持潭州云岩寺时,有些参学的人入室请教,被他声色俱厉地教训、责骂。学人不知道禅师的用意,不明白师父的慈悲心,反而当作无端怒骂,以醍醐为毒药,因此不敢来亲近,都抽身而退了。

侍者惠方劝他说:“作为教化一方的大善知识,应当行佛祖之道,作天人之师,把来求学的人看作是嗷嗷待哺的婴儿,您不以慈悲恻隐之心,不用中道圆融温和之理来利益众生,反而见面就怒骂,这成什么体统,这哪像善知识的作为呢?”

死心禅师抄起拄杖就打,道:“你作这般见解,将来你肯定要谄媚宰官,曲佞权贵,裨贩如来大法,欺骗善男信女。我不忍心看到这些事情发生,所以用怒骂来激励他们,哪有什么别的用意呢?实在是希望他们知廉识耻、改过自新,不要忘了我这些话,将来出人头地,做个端正好人!”

提示:您可以通过浏览器菜单选择“文件 → 打印 → 另存为 PDF”来保存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