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中华传统 载时代记忆:乌鲁木齐红光山大佛寺举行重阳文化雅集活动
发布时间:2025-10-30 10:32:11 | 来源:听佛音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2025年10月29日(农历九月初九),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重阳节来临之际,一场别开生面的“融中华传统、载时代记忆”文化雅集活动在乌鲁木齐市红光山大佛寺举行。此次活动恰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之际,以笔墨寄志、以茶韵润心、以琴音传情,共同演绎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交响,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奏响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强音。

图片

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政协党组副书记鞠胜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佛教协会会长、乌鲁木齐市佛教协会会长寂仁大和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佛教协会秘书长陈世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佛教协会副秘书长义善法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佛教协会副秘书长、乌鲁木齐市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李隆禧,新疆艺术学院书法学院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新疆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李枝荣,中央电视台CCTV特约画家李秀华,中国石油书法家协会理事、新疆书法家协会会员倪君春,新疆艺术学院教授王研充等出席。活动由红光山大佛寺监院义通法师主持。

图片

图片

活动现场,书法名家挥毫泼墨,笔锋流转间尽显中华书法艺术之美。每一笔勾勒都饱含着对各族人民共创共享文化成果的敬畏之心,每一字成形都彰显着“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坚定信念。宣纸上跃动的不仅是古老文字的生命力,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笔墨间的生根发芽。参与者们或凝神观瞻,在横竖撇捺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在心灵深处种下了团结奋斗的精神种子。

图片

一盏清茶,承载着天山南北独特的地域风情与各族人民的深厚情谊。活动现场精选了优质茶叶,经过精心冲泡,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这茶汤里沉淀的是新疆七十年的沧桑巨变,流淌的是岁月积淀的甘甜与团结凝聚的厚重。大家举杯共饮,既是对过往同心奋斗历程的深情致敬,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共同期许。茶香袅袅中,交汇出欢声笑语,勾勒出一幅其乐融融的和谐图景。

古琴台上,一曲《平沙落雁》意境悠远,禅意盎然之中巧妙融入了马头琴的悠扬与手鼓的欢快节奏。这件源自吐鲁番古墓的唐代古琴,曾见证中原与西域乐脉相拥的历史佳话;而今,它又成为连接各传统文化的情感桥梁。演奏者指尖跳跃出的音符,如同灵动的精灵穿梭于时空隧道,既勾勒出“歌舞之乡”的鲜活风貌,也深刻诠释了“56个民族如琴弦同心”方能奏响新疆发展强音的道理。观众们沉浸其中,随着旋律起伏而心潮澎湃,深切体会到音乐超越语言的力量。

图片

笔墨、茶、古琴,这些承载着中华智慧的文化瑰宝,犹如璀璨星辰照亮历史长河。今日之雅集,不仅是一次传统文化的复兴展示,更是一场心灵的对话与精神的洗礼。参与者们以文化为舟、以同心为舵,在护根脉、守家园的过程中向新而行。他们深知,唯有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才能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扎根于每个人心中。

“愿这杯茶涤荡纷扰,愿这曲音牵紧你我,愿这笔墨点亮征程。”这场重阳雅集虽已落幕,但笔墨间的信念、茶香里的温情、琴音中的共鸣,正化作滋养民族团结的养分,在天山脚下生根发芽。正如参与者们所说,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传统文化的盛宴,更是一堂生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课,为新时代新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文 乌鲁木齐红光山大佛寺

提示:您可以通过浏览器菜单选择“文件 → 打印 → 另存为 PDF”来保存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