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著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全面从严治教是宗教健康传承的根基,亦是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实践路径。自古以来,中国佛教高僧以戒为师、以德为本,将从严治教的精神融入修行与弘法之中,为后世树立了光辉典范。本性法师编撰的《中国历代高僧从严治教事迹》文稿,从浩瀚典籍中提炼36种精神品质,每一种精神品质以4位高僧事迹及5句儒释道名言,以古鉴今。以下内容为《中国历代高僧从严治教事迹》序言。

福建佛学院“佛教教育中国化与学科建设活动——戒律中国化与从严治教”学术研讨会在莆田南山广化寺举办
序 言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从严治教,事关宗教未来的根本大计。全面从严治教,是贯彻落实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的具体措施,是宗教健康传承的必由之路。
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从严治教一直就伴随着中国佛教的成长和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代代中国高僧以他们的言行实践着从严治教的思想理念,从东晋时期制定《僧尼轨范》的道安法师、唐代创立《百丈清规》的百丈怀海法师,一直到近现代的弘一法师、太虚大师、虚云老和尚、圆瑛大师等,历代中国高僧们拓展着从严治教的内涵和外延,留下了很多感人的事迹和丰富的历史经验。
中国佛教协会将全面从严治教作为中心工作之一,一直强调和部署从严治教工作,引领全国佛教界增强忧患意识,发扬自省精神,增强全面从严治教的思想自觉和内生动力。中国佛教协会先后制定颁布了《全国汉传佛教寺院共住规约通则》《汉传佛教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办法》《全国汉传佛教寺院传授三坛大戒管理办法》等系列规章制度,2025年6月30日,中国佛教协会第十届常务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规范放生活动的办法》《汉传佛教活动场所禅修活动管理办法》《关于规范汉传佛教活动场所剃度收徒的规定》等十部规定,加强全面从严治教的制度保障。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福建佛教中国化巡讲活动在莆田南山广化寺举行
2025年8月7日,中国佛教协会在《坚持以戒为师,推动我国佛教健康传承》一文中强调: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教,始终坚持以戒为师,深入挖掘、阐释、弘扬佛教经典中倡导以戒为师、勤修三学的内容,向历代严持净戒、精进修行的高僧大德学习,努力营造学戒、持戒、弘戒的良好风气。
为贯彻落实中国佛教协会全面从严治教的工作部署,我曾多次以会议、讲座等各种形式,在寺院、佛学院、佛教团体呼吁和推进全面从严治教工作,为更好地加强自身学习并助力从严治教工作的开展,我从梁《高僧传》、唐《续高僧传》、《宋高僧传》、《明高僧传》、《补续高僧传》、《南宋元明僧宝传》、《新续高僧传》、《禅林宝训》、《缁门警训》以及当代图书《中国近现代佛教人物志》、《历代高僧传》等书籍所记载的高僧生平事迹和言行思想中,总结、归纳出以德为本、爱国爱教、尊师重道、知行合一、少欲知足、严于律已、以戒为师、难忍能忍、勤行笃志、戒奢尚俭、自我约束、自我净化、忏悔改过、清正廉洁、学修并重、以身作则、守正向善、守法遵规、建章立制等与全面从严治教相关的36种精神品质,每一种精神品质找出4个历代高僧的相关事迹,并列举5个儒释道优秀传统文化中相关的名言警句,大致按照由内而外,即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顺序排列,编撰了《中国历代高僧从严治教事迹》这本文稿。“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是宋代欧阳修《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一诗中的佳句,我从中读出了历代高僧用佛法教义澡雪精神,净化身心,养成高洁人格、僧格,回归佛教神圣宗教本质的韵味,因而借此点题。
佛教讲知恩报恩。我是一位平凡的公民、普通的僧人,20岁剃度出家,40多年僧涯以来,或读中国佛学院南京栖霞山分院、或读北京中国佛学院、或留学斯里兰卡凯拉尼亚大学研究生院、或服务于福建省佛教协会与福建佛学院,无论身在何方,职在何处,皆因为得到党和政府、国家和社会、佛教与师长等的加持成就,我才有今天,住持一方、弘化一方。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如此强调,我深以为然。这也是我撰写这本文稿的另一初衷。
我想,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希望《中国历代高僧从严治教事迹》这本文稿,能为全面从严治教工作的展开和推进发一份热、出一份力。学养有限等原因,文里不足之处难免,恳请大方之家批评指正。
释本性
2025年8月11日
图 | 莆田广化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