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说一切流摄守因经 内容: 佛说一切流摄守因经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闻如是:一时,佛在拘留国留国聚会法议思惟。 是时,佛告比丘:「比丘!」应:「唯然。」比丘便从佛受教。 佛便说是:「智者见者,比丘! 为得流尽,不智者不见者流不得尽。 何等,比丘! 智者见者令流得尽,不智不见者流不得尽? 但为本观非本观。 非本观者,未有欲便有欲生,已生欲,欲便增生不致;未生有流亦痴流便生,已生有亦痴便增多不致。 痴者,比丘! 不闻者,世间人,不见慧者,亦不从慧人闻法,亦不从慧人受教诫,亦不从慧人分别解,便得非本念。 令未生流便生,已生流令增饶不致,未生有亦痴便生,已生有亦痴便增饶不致。 以不知不解,如有令不可念法便念,可应念法者便不念。 以应念法不念,不应念法者便念,便爱流生,已爱流生便增多不致,未生爱流亦痴流便生,已生爱流亦痴流便增多不致。 闻者,比丘! 道德弟子,以见慧者,以从慧者受教诫,亦从慧者分别解,便是如有知。 非本念者,未生爱流便生,已生爱流便增多不致,未生爱流亦痴流便生,已生爱流亦痴流便增多不致。 本念者,未生爱流不生,已生爱流能捨,未生爱流亦痴流不生,已生爱流亦痴流能捨。 若是如有知便所法,不应念便不念,所应念法便念。 以不应念法不念,应念法者念,令未生爱流不生,已生爱流便捨解,未生爱流亦痴流不生,已生爱流亦痴流便捨解。 「亦有比丘为七流,从是恼生、从是热、从是忧。 何等为七? 有,比丘! 有流从见断,有流从摄断,有流从避断,有流从更断,有流从忍断,有流从晓断,有流从行念断。 「何等,比丘! 流从见断? 是闻,比丘! 痴,不闻者,世间人,不见贤者,亦不从贤者解,亦不从贤者解教诫,令如是非本念:前世我为有不? 前世我为无有不? 前世我为何等? 前世我为云何? 未来世我当有不? 未来世我当无有不? 未来世我当云何? 未来世我云何为? 自身争疑有何等有? 是人从何来? 当复往至何许? 是要当云何? 以如是非本念者,为六处疑生、异异结生。 庄有是身? 庄无有是身? 是为疑生,生自计身身见。 如是疑生,生自计是身、是我身;为是疑生身、生身相见,为是疑生,生非身见是身,为是疑生,生计是为是我身。 所觉所说、所作所更、所举所起,彼彼处处,所作所行善恶受罪,止不生亦生亦尔。 「是,比丘! 结令结、疑令疑,恶疑不正见,跳疑结疑相着,比丘! 不闻者世间人,从是苦习有,从是生致。 闻者,比丘! 道弟子,是苦如有知,是习如有知,是尽灭如有知,是苦灭行令灭如有知。 如是知已,如是见,便三缚结毕尽:一者身结,二者疑结,三者行愿结。 以是三结尽,便随道得一,不复堕恶处,当得度世。 在人间天上,不过七世,已更七世便毕苦。 若,比丘! 不知者、不见者所生流,从恼热忧令从见者断,为是流恼热忧不复有,是名为,比丘! 从见流断。 「何等为,比丘! 流从守断? 是闻比丘行者,眼见色,摄眼根自守,行恶露观;念本从所生。 比丘! 眼根不守摄,行令从恶露观,从念本所生流恼热忧,以眼根守摄止,便从恶露见本观,便所流恼热忧便不有,是为,比丘! 流从守断。 耳、鼻、口、身、意亦尔。 「何等为,比丘! 流从避断? 是闻比丘行者,所应从自守,避弊象、避弊马、避弊牛、避弊狗、避弊虺、避深坑、避蒺[卄/梨]、避溪、避危、避陂池、避山、避不安、避河、避深涧、避恶知识、避恶伴、避恶求、避恶受、避恶处、避恶卧具所卧具。 从贤者疑生,如是应,比丘! 当避,如是上说不离,所生流恼热忧已得避,令是流恼热忧不复有,是名为,比丘! 流从避断。 「何等为,比丘! 流从用断? 是闻比丘行者,从所用被服,不绮故、不乐故、不贪故、不严事故,但为令是身却蚊、蚋、风、日曝、含毒相更从,乱意生亦自守,所食不乐故、不贪故、不健故、不端正故,但令是身得住行道故,供养令断故。 痛痒、新痛痒不复起,令从是差不随罪,得力安隐行,令从所更卧具牀席,不绮故、不乐故、不贪故、不严事故,但令从是是身以有用剧苦疲惓令得止,亦令从所乐用、乐所用,不绮故、不乐故、不贪故、不严事故,但为令从是是身以生有痛恼大剧甚痛不可意从断,令救令解止,若比丘从不用故,生流恼热忧以从用得止,为所流恼热忧不复有,是名为,诸比丘! 流从以更得断。 「何等为,比丘! 流从忍断? 是闻比丘行者,发精进行令断恶法,受清净法行,增发胆力,坚精进方便,不捨清净法。 方便听令是身肌肉骨消乾坏并髓肪皮,但令所应发精进所得,令得胆者、坚者、精进方便者,所求未得精进,不可中止。 便行者比丘,能忍寒热饥渴、蚊蚋风日曝令止含毒,从闻不可语言憍慢意以来,能忍能暇,以生有含毒痛恼、不可意剧痛能过止。 若,比丘! 从不忍耐所生流热恼忧,令从过、令从是行,不复流恼热忧,令得止,是名为,比丘! 流从忍耐断。 「何等为比丘流从晓断? 是闻,诸比丘! 比丘已生欲,令不听、不过;捨、晓相、却离;已生瞋恚,不听、不过;捨、晓相、却离;已生杀欺盗,不听,不过,捨,晓相,却离。 若,诸比丘! 不从晓,生流恼热忧,已从晓不生,便所流恼热忧令无复有,是名为,诸比丘! 流从晓断。 「何等为,比丘! 流从增行断? 是闻诸比丘意,比丘意觉有增念行,独坐止却猗离恶转法。 分别觉亦如是,精进觉亦如是,喜觉亦如是,猗觉亦如是,定觉亦如是,观却觉行亦如是,不听、不过、捨、晓相、却。 若,诸比丘! 不行不增所生流恼热忧已行增,为所流恼热忧不复有,是名为,诸比丘! 流从行增断。 「若,诸比丘! 所流应从见断,已从见断;若所流应从守摄断,已从守摄断;若流因从避断,已从避断;若流因从用断,已从用断;若流因从忍过断,已从忍过断;若流因从晓断,已从晓断;若流因从行增断,已从行增断;是名为,诸比丘! 一切流摄守因,已坏恶爱,从世间逮得度世,捨缚结,得要离苦。」佛说是,从是闻比丘,意受喜行,得度世竟得道。 佛说一切流摄守因经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9:10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fojing/6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