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说数经 内容: 佛说数经西晋沙门释法炬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东园中鹿讲堂。 彼时数婆罗门,中食后行彷徉,而行至世尊所。 到已,共世尊面相慰劳。 面相慰劳已,却坐一面。 彼数婆罗门却坐一面已,白世尊曰:「此瞿昙! 我欲有所问,听我所问。」「听汝问,婆罗门! 随意所乐。」「此瞿昙! 此鹿讲堂次第作、次第成。 瞿昙! 此鹿讲堂初上减梯,如是二三四。 瞿昙! 如是此鹿讲堂次第得上。 瞿昙! 此御象者,次第教授、次第学,谓手执鈎。 瞿昙! 此乘马者,次第教授、次第学,谓已羁靽。 此瞿昙! 谓刹利种,次第教授、次第学,谓执弓箭。 瞿昙! 此婆罗门,次第教授、次第学,谓学诗章。 瞿昙! 我等学数,数以存命。 若数弟子,谓有小儿,被初一二数之,二三二三、若十若百、若增多。 如是,瞿昙! 我等学数,数以存命,次第教授、次第学,谓学数。 沙门瞿昙! 于此法律,以何教授、何所学而可知?」「汝数,目犍连! 若作是说,为等说不? 次第教授、次第学,行戒教学。 此目犍连! 若作是说,为次第说不? 于我法律,何以故,此目犍连! 于我法律次第有教授、次第行戒次第学? 此目犍连! 谓彼为比丘初学不久,至此法律亦未从如来教语之。 此比丘! 身行等净其行,口意等净其行。 此目犍连! 若比丘,身行等净其行,口意等净其行,彼如来无上御之。 「此比丘,当内身身相观行止,至痛意法法相观行止。 此目犍连! 谓比丘内身身相观行止,至痛意法法相观行止,彼如来无上御之。 「此比丘,当守护根门,自护其意护意念,俱自行精进,彼眼见色,当莫受想、莫受他想,谓增上因缘故。 护眼根无耻贪忧慼意,不在恶不善法,彼在中学护于眼根;如是耳鼻舌身意根,身意知法,莫受想、莫受他想,谓增上因缘故。 是意根无耻贪忧慼意,不善法不在意住,彼在中学自护意根。 此目犍连! 若比丘,具足诸根门,自护其意,意无染护意,意与念俱等行精进,彼眼见色,亦不受想、不受他想,谓增上缘故。 具足眼根无耻贪忧慼意,不在恶不善法,彼在中学自护眼根;如是耳鼻舌身意知法,亦不受想,至彼在中学自护意根,彼如来无上御之。 「此比丘,过已过当为等行观,已观屈申持僧伽梨衣鉢,若行若住若坐,若眠若觉若说若默,当为等行。 此目犍连! 若比丘,过已过至行于等行,彼如来无上御之。 「此比丘,知牀卧已而受之,若在静处,若在树下、空静处、山间窟中,露坐草蓐、林间塚间,彼若在静处,依敷尼师檀结加趺坐,正身意愿,意最在前,除贪嫉意无瞋恚住,莫于他财发于贪,谓他物令我有,净除贪意。 如是瞋恚懈怠、睡眠调戏羞耻,除疑贪,离邪离疑、离诸犹豫法,净于疑意,彼弃五盖意着结,智慧羸于淫解脱,至住四禅。 如是,目犍连! 比丘于淫解脱至住四禅。 如是,目犍连! 如来为初学比丘多有所益,谓教学教行。 「谓目犍连! 彼诸比丘上尊,诸王所识,无懈怠住,行于梵行,如来无上御之。 谓至竟尽有漏尽,一切沙门瞿昙弟子,如是教授、如是教学,至竟尽近涅槃。 此目犍连! 非一向或一不或一向。」「此瞿昙! 有何因有何缘,言有涅槃求涅槃道? 沙门瞿昙! 住能教授,或一比丘,如是教授、如是教学,至竟尽至竟向涅槃,或一不如是。」「是故,目犍连! 我还问汝,随汝所乐而还报之。 于目犍连意云何? 善知退罗阅祇道路不?」「唯瞿昙! 我善知退罗阅祇道路。」「若有人来,欲至罗阅祇到王所,到汝所而作是言:『目犍连婆罗门善知数罗阅祇行道路,我欲到罗阅祇至王所而问道路。』汝当作是言:『汝当以此道正而去,正去已趣彼村,趣彼村已至彼处,是故汝次第当至罗阅祇。 谓于罗阅祇,园地快乐,林快乐地快乐,池快乐河水流冷,安隐快乐。 当知此、当见此。』彼当受汝教等受其教,受教已以彼道直至彼。 直至彼已,反取邪道背而行。 彼于罗阅祇,园地快乐至安隐快乐,彼亦不知、彼亦不见。 若有人来,有王事欲至罗阅祇,而到汝所,当作是言:『目犍连婆罗门善知数罗阅祇道路,我欲至罗阅祇,我今问汝道。』汝当作是言:『汝以此道直而往至,直往已至彼村,至彼村已至彼处。 彼次第到罗阅祇,谓彼罗阅祇,园地快乐至安隐快乐,彼知彼见。』此目犍连! 何因何缘,有彼罗阅祇? 有罗阅祇道路? 汝住教授,彼初人得教授,亦不受教授,而取邪道背而去,谓于罗阅祇,园地快乐至安隐快乐,彼亦不知彼亦不见。 彼二人如教授,受其教取其道,次第到罗阅祇,谓于罗阅祇,园地快乐至安隐快乐,彼便知彼便见。」「此瞿昙! 我当如何? 有彼罗阅祇,有罗阅祇道路,我住教授,彼初来人,如所教不受教,取邪道反而往,谓于罗阅祇,园地快乐至安隐快乐,彼亦不知彼亦不见。 彼二人如教授,受其教取其道,次第到罗阅祇,谓于罗阅祇,园地快乐至安隐快乐,彼当知彼当见。」「如是,目犍连! 我亦当如何? 有彼涅槃、有涅槃道,我住教授,或一比丘,如是教授、如是教令,至竟尽近涅槃;或一不如此。 此目犍连! 谓彼比丘于中受教,于世尊众中受教授所记,谓至竟尽有漏尽。」「已过瞿昙! 已过瞿昙! 犹若,瞿昙! 极好地有娑罗林树,彼守娑罗树林者勤修无懈,彼自以力俱彼娑罗树根,以时穿毁视之,以粪投中、以水溉之,若有不满以土满之,若边有草拔已弃之,若边有蔓草弊恶曲戾不直,此所防尽拔已弃之,谓彼弃新生,极长彼初生,随时水治,以粪投中以水溉之。 如是,瞿昙! 好地娑罗树林,于后时极大转增。 如是,瞿昙! 谓彼人谀谄为幻,不信懈怠乱志不定,恶智意乱根不定,戒行不勤,不极分别沙门行。 沙门瞿昙! 不共彼宿,不共如此人住。 何以故? 瞿昙! 如是,彼人为坏梵行者。 瞿昙谓彼人无有谀谄,亦无有邪意,信行精进,意常住应于定智慧,顺敬戒学,多分别沙门行。 沙门瞿昙! 为无所着,共如此人宿止。 何以故? 瞿昙! 如此人者,于梵行者为应法清净。 犹若,瞿昙! 诸有根香,迦罗为最上。 何以故? 瞿昙! 彼迦罗诸根香首。 犹若,瞿昙! 诸有娑罗香,赤栴檀是彼之首,何以故? 瞿昙! 诸娑罗香,赤栴檀为首故。 犹若,瞿昙! 诸水中华,青忧鉢为首。 何以故? 瞿昙! 诸水华,青忧鉢为首故。 犹若,瞿昙! 诸陆地华,须牟尼婆利师为首。 何以故? 瞿昙! 诸陆地华,婆利师为首故。 犹若,瞿昙! 诸世之论,沙门瞿昙论为最。 何以故? 沙门瞿昙论,能摄一切异学故。 是故,唯世尊! 我今自归法及比丘僧。 唯世尊! 我今持优婆塞,从今日始尽命离杀生,今自归。」佛如是说。 常数目犍连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而乐。 佛说数经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9:06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fojing/6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