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八 内容: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八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一二六七)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白佛言:「世尊! 比丘! 比丘度驶流耶?」佛言:「如是,天子!」天子复问:「无所攀缘,亦无所住,度驶流耶?」佛言:「如是,天子!」天子复问:「无所攀缘,亦无所住而度驶流,其义云何?」佛言:「天子! 我如是如是抱,如是如是直进,则不为水之所漂。 如是如是不抱。 如是如是不直进,则为水所漂。 如是,天子! 名为无所攀缘,亦无所住而度驶流。」时,彼天子复说偈言:「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二六八)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白佛言:「比丘知一切众生所着、所集,决定解脱、广解脱、极广解脱耶?」佛告天子:「我悉知一切众生所着、所集,决定解脱、广解脱、极广解脱。」天子白佛:「比丘云何知一切众生所着、所集,决定解脱、广解脱、极广解脱?」佛告天子:「爱喜灭尽,我心解脱;心解脱已,故知一切众生所着、所集,决定解脱、广解脱、极广解脱。」时,彼天子复说偈言:「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二六九)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谁度于诸流? 昼夜勤精进,不攀亦不住,何染而不着?」尔时,世尊说偈答言:「一切戒具足,智慧善正受,内思惟繫念,度难度诸流。 不乐于欲想,超越于色结,不繫亦不住,于染亦不着。」时,彼天子复说偈言:「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二七〇)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山谷精舍。 时,有拘迦尼,是光明天女,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山谷。 时,拘迦尼天女而说偈言:「其心不为恶,及身口世间,五欲悉虚空,正智正繫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佛告天女:「如是,如是。 「其心不为恶,及身口世间,五欲悉虚空,正智正繫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时,拘迦那娑天女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尔时,世尊夜过晨朝,入于僧中,敷尼师坛,于大众前坐,告诸比丘:「昨日夜后,有拘迦那天女,容色绝妙,来诣我所,稽首我足,退坐一面而说偈言:「其心不为恶,及身口世间,五欲悉虚空,正智正繫念,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我即答言:「如是,天女! 如是,天女! 「其心不为恶,及身口世间,五欲悉虚空,正智正繫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 「说是语时,拘迦尼天女闻我所说,欢喜随喜,稽首我足,即没不现。」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二七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山谷精舍。 尔时,尊者阿难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四句法经。 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四句法经。」尔时,尊者阿难即说偈言:「其心不为恶,及身口世间,五欲悉虚空,正智正繫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 「诸比丘! 是名四句法经。」尔时,有一异婆罗门,去尊者阿难不远,为诸年少婆罗门受诵经。 时,彼婆罗门作是念:「若沙门阿难所说偈,于我所说经,便是非人所说。」时,彼婆罗门即往诣佛所,与世尊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昙! 沙门阿难所说偈言:「其心不为恶,及身口世间,五欲悉虚空,正智正繫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 「如是等所说,则是非人语,非为人语。」佛告婆罗门:「如是,如是,婆罗门! 是非人语,非为人语也。 时,有拘迦尼天女来诣我所,稽首我足,退坐一面而说偈言:「其心不为恶,及身口世间,五欲悉虚空,正智正繫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我时答言:『如是,如是,如天女所言:「『「其心不为恶,及身口世间,五欲悉虚空,正智正繫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是故,婆罗门! 当知此所说偈,是非人所说,非是人所说也。」佛说此经已,彼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礼佛足而去。 (一二七二)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山谷精舍。 时,有拘迦那娑天女,是光明天女,起大电光炽然,归佛、归法、归比丘僧,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其身光明普照山谷,即于佛前而说偈言「其心不为恶,及身口世间,五欲悉虚空,正智正繫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尔时,世尊告天女言:「如是,如是,天女! 如汝所说:「『其心不为恶,及身口世间, 五欲悉虚空,正智正繫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尔时,拘迦那娑天女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尔时,世尊夜过晨朝入僧中,敷尼师坛,于大众前坐,告诸比丘:「于昨后夜,拘迦那娑天女,光明之天女,来诣我所,稽首我足,退坐一面。 而说偈言:「『其心不为恶,及身口世间, 五欲悉虚空,正智正繫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我时答言:『如是,天女! 如是,天女! 如汝所说:「『「其心不为恶,及身口世间,五欲悉虚空,正智正繫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拘迦那天女,电光炎炽然,敬礼佛法僧,说偈义饶益。」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二七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山谷精舍。 时,有拘迦那娑天女,光明之天女,放电光明,炎照炽然,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其身光明普照山谷,即于佛前而说偈言:「我能广分别,如来正法律,今且但略说,足以表其心。 其心不为恶,及身口世间,五欲悉虚空,正智正繫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佛告天女:「如是,天女! 如是,天女! 如汝所说:「『其心不为恶,及身口世间, 五欲悉虚空,正智正繫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时,拘迦那娑天女闻佛所说,欢喜稽首,即没不现。 尔时,世尊夜过晨朝,入于僧前,于大众中敷座而坐,告诸比丘:「昨后夜时,拘迦那娑天女来诣我所,恭敬作礼,退坐一面而说偈言:「我能广分别,如来正法律,今且但略说,足以表我心。 其心不为恶,及身口世间,五欲悉虚空,正智正繫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我时答言:『如是,天女! 如汝所说:「『「其心不为恶,及身口世间,五欲悉虚伪,正智正繫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时,彼天女闻我所说,欢喜随喜,稽首我足,即没不现。」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二七四)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毗舍离猕猴池侧重阁讲堂。 时,有拘迦那娑天女、朱卢陀天女,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其身光明遍照一切猕猴池侧。 时,朱卢陀天女说偈白佛:「大师等正觉,住毗舍离国,拘迦那朱卢,稽首恭敬礼。 我昔未曾闻,牟尼正法律,今乃得亲见,现前说正法。 若于圣法律,恶慧生厌恶,必当堕恶道,长夜受诸苦。 若于圣法律,正念律仪备,彼则生天上,长夜受安乐。」拘迦娑天女复说偈言:「其心不为恶,及身口世间,五欲悉虚伪,正智正繫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佛告天女:「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其心不为恶,及身口世间, 五欲悉虚伪,正智正繫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时,彼天女闻佛所说,欢喜随喜,即没不现。 尔时,世尊夜过晨朝入僧中,敷座而坐,告诸比丘:「昨后夜时,有二天女,容色绝妙,来诣我所,为我作礼,退坐一面。 朱卢陀天女而说偈言:「『大师等正觉,住毗舍离国, 我拘迦那娑,及以朱卢陀。 如是二天女,稽首礼佛足, 我昔未曾闻,牟尼正法律。 今乃见正觉,演说微妙法, 若于正法律,厌恶住恶慧。 必堕于恶道,长夜受大苦, 若于正法律,正念律仪备。 生善趣天上,长夜受安乐。』「拘迦那天女复说偈言:「『其心不为恶,及身口世间, 五欲悉虚伪,正智正繫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我时答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其心不为恶,及身口世间,五欲悉虚伪,正智正繫念。 不习近众苦,非义和合者。」』」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二七五)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而说偈言:「无触不报触,触则以触报,以触报触故,不瞋不招瞋。」尔时,世尊说偈答言:「有于不瞋人,而加之以瞋,清净之正士,离诸烦恼结。 于彼起恶心,恶心还自中,如逆风扬尘,还自坌其身。」时,彼天子复说偈言:「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二七六)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而说偈言:「愚痴人所行,不合于黠慧,自所行恶行,为自恶知识。 所造众恶行,终获苦果报。」尔时,世尊说偈答言:「既作不善业,终则受诸恼,造业虽欢喜,啼泣受其报。 造诸善业者,终则不热恼,欢喜而造业,安乐受其报。」时,彼天子复说偈言:「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二七七)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而说偈言:「不可常言说,亦不一向听,而得于道迹,坚固正超度。 思惟善寂灭,解脱诸魔缚,能行说之可,不行不应说。 不行而说者,智者则知非,不行己所应,不作而言作。 是则同贼非。」尔时,世尊告天子言:「汝今有所嫌责耶?」天子白佛:「悔过,世尊! 悔过,善逝!」尔时,世尊熙怡微笑。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我今悔其过,世尊不纳受,内怀于恶心,抱怨而不捨。」尔时,世尊说偈答言:「言说悔过辞,内不息其心,云何得息怨? 何名为修善?」时,彼天子复说偈言:「谁不有其过? 何人无有罪? 谁复无愚痴? 孰能常坚固?」时,彼天子复说偈言:「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二七八)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瞿迦梨比丘,是提婆达多伴党,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告瞿迦梨比丘:「瞿迦梨! 汝何故于舍利弗、目揵连清净梵行所,起不清净心? 长夜当得不饶益苦。」瞿迦梨比丘白佛言:「世尊! 我今信世尊语,所说无异,但舍利弗、大目揵连心有恶欲。」如是第二、第三说,瞿迦梨比丘提婆达多伴党于世尊所再三说中,违反不受,从座起去。 去已,其身周遍生诸疱疮,皆如栗,渐渐增长,皆如桃李。 时,瞿迦梨比丘患苦痛,口说是言:「极烧! 极烧!」脓血流出,身坏命终,生大鉢昙摩地狱。 时,有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时,一天子白佛言:「瞿迦梨比丘提婆达多伴党今已命终。」时,第二天子作是言:「诸尊当知,瞿迦梨比丘命终堕地狱中。」第三天子即说偈言:「士夫生世间,斧在口中生,还自斩其身,斯由其恶言。 应毁便称誉,应誉而便毁,其罪生于口,死堕恶道中。 博弈亡失财,是非为大咎,毁佛及声闻,是则为大过。」彼三天子说是偈已,即没不现。 尔时,世尊夜过晨朝,来入僧中,于大众前敷座而坐,告诸比丘:「昨后夜时,有三天子来诣我所,稽首我足,退坐一面。 第一天子语我言:『世尊! 瞿迦梨比丘提婆达多伴党今已命终。』第二天子语余天子言:『瞿迦梨比丘命终堕地狱中。』第三天子即说偈言:「『士夫生世间,斧在口中生, 还自斩其身,斯由其恶言。 应毁便称誉,应誉而便毁, 其罪口中生,死则堕恶道。』「说是偈已,即没不现。 诸比丘! 汝等欲闻生阿浮陀地狱众生其寿齐限不?」诸比丘白佛:「今正是时,唯愿世尊为诸大众说阿浮陀地狱众生寿命齐限。 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譬如拘萨罗国,四斗为一阿罗,四阿罗为一独笼那,十六独笼那为一阇摩那,十六阇摩那为一摩尼,二十摩尼为一佉梨,二十佉梨为一仓,满中芥子。 若使有人百年百年取一芥子。 如是乃至满仓芥子都尽,阿浮陀地狱众生寿命犹故不尽。 如是二十阿浮陀地狱众生寿等一尼罗浮陀地狱众生寿,二十尼罗浮陀地狱众生寿等一阿吒吒地狱众生寿,二十阿吒吒地狱众生寿等一阿波波地狱众生寿,二十阿波波地狱众生寿等一阿休休地狱众生寿,二十阿休休地狱众生寿等一优鉢罗地狱众生寿,二十优鉢罗地狱众生寿等一鉢昙摩地狱众生寿,二十鉢昙摩地狱众生寿等一摩诃鉢昙摩地狱众生寿。 「比丘! 彼瞿迦梨比丘命终堕摩诃鉢昙摩地狱中,以彼于尊者舍利弗、大目揵连比丘生恶心、诽谤故。 是故,诸比丘! 当作是学:『于彼烧燋炷所,尚不欲毁坏,况毁坏有识众生?』」佛告诸比丘:「当如是学。」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二七九)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退落堕负处,云何而得知? 唯愿世尊说,云何负处门?」尔时,世尊说偈答言:「胜处易得知,负处知亦易,乐法为胜处,毁法为负处。 爱乐恶知识,不爱善知识,善友生怨结,是名堕负门。 爱乐不善人,善人反憎恶,欲恶不欲善,是名负处门。 斗秤以欺人,是名堕负门。 博弈耽嗜酒,游轻着女色,费丧于财物,是名堕负门,女人不自守,捨主随他行,男子心放荡,捨妻随外色,如是为家者,斯皆堕负门。 老妇得少夫,心常怀嫉姤,怀嫉卧不安,是则堕负门。 老夫得少妇,堕负处亦然。 常乐着睡眠,知识同游戏,怠堕好瞋恨,斯皆堕负门。 多财结朋友,酒食奢不节,多费丧财物,斯皆堕负门。 小财多贪爱,生于刹利心,常求为王者,是则堕负门。 求珠璫璎珞,革屣履伞盖,庄严自悭惜,是则堕负门。 受他丰美食,自悭惜其财,食他不反报,是则堕负门。 沙门婆罗门,屈请入其舍,悭惜不时施,是则堕负门。 沙门婆罗门,次第行乞食,呵责不欲施,是则堕负门。 若父母年老,不及时奉养,有财而不施,是则堕负门。 于父母兄弟,搥打而骂辱,无有尊卑序,是则堕负门。 佛及弟子众,在家与出家,毁呰不恭敬,是则堕负门。 实非阿罗汉,罗汉过自称,是则世间贼,堕于负处门。 此世间负处,我知见故说,犹如嶮怖道,慧者当远避。」时,彼天子复说偈言:「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二八〇)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谁屈下而屈下? 谁高举而随举? 云何童子戏,如童块相掷?」尔时,世尊说偈答言:「爱下则随下,爱举则随举,爱戏于愚夫,如童块相掷。」时,彼天子复说偈言:「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二八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而说偈言:「决定以遮遮,意妄想而来,若人遮一切,不令其逼迫。」尔时,世尊说偈答言:「决定以遮遮,意妄想而来,不必一切遮,但遮其恶业。 遮彼彼恶已,不令其逼迫。」时,彼天子复说偈言:「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二八二)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云何得名称? 云何得大财? 云何德流闻? 云何得善友?」尔时,世尊说偈答言:「持戒得名称,布施得大财,真实德流闻,恩惠得善友。」时,彼天子复说偈言:「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二八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云何人所作,智慧以求财,等摄受于财,若胜若复劣?」尔时,世尊说偈答言:「始学功巧业,方便集财物,得彼财物已,当应作四分,一分自食用,二分营生业,余一分藏密,以拟于贫乏。 营生之业者,田种行商贾,牧牛羊兴息,邸舍以求利,造屋舍床卧,六种资生具,方便修众具,安乐以存世,如是善修业,黠慧以求财,财宝随顺生,如众流归海。 如是财饶益,如蜂集众味,昼夜财增长,犹如蚁积堆。 不付老子财,不寄边境民,不信姦狡人,及诸悭悋者,亲附成事者,远离不成事,能成事士夫,犹如火炽然。 善友贵重人,敏密修良者,同气亲兄弟,善能相摄受。 居亲眷属中,摽显若牛王,各随其所应,分财施饮食。 寿尽而命终,当生天受乐。」时,彼天子复说偈言:「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二八四)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世时,拘萨罗国有弹琴人,名曰麁牛,于拘萨罗国人间游行,止息野中。 时,有六广大天宫天女,来至憍萨罗国麁牛弹琴人所,语麁牛弹琴人言:『阿舅! 阿舅! 为我弹琴,我当歌舞。』麁牛弹琴者言:『如是,姊妹! 我当为汝弹琴,汝当语我汝是何人? 何由生此?』天女答言:『阿舅! 且弹琴,我当歌舞,于歌颂中,自说所以生此因缘。』彼拘萨罗国麁牛弹琴人即便弹琴,彼六天女即便歌舞。 「第一天女说偈歌言:「『若男子女人,胜妙衣惠施, 施衣因缘故,所生得殊胜。 施所爱念物,生天随所欲, 见我居宫殿,乘空而游行。 天身如金聚,天女百中胜, 观察斯福德,回向中之最。』「第二天女复说偈言:「『若男子女人,胜妙香惠施, 爱念可意施,生天随所欲。 见我处宫殿,乘空而游行, 天身若金聚,天女百中胜。 观察斯福德,回向中之最。』「第三天女复说偈言:「『若男子女人,以食而惠施, 可意爱念施,生天随所欲。 见我居宫殿,乘虚而游行, 天身如金聚,天女百中胜, 观察斯福德,回向中之最。』「第四天女复说偈言:「『忆念余生时,曾为人婢使, 不盗不贪嗜,勤修不懈怠。 量腹自节身,分飡救贫人, 今见居宫殿,乘虚而游行。 天身如金聚,天女百中胜, 观察斯福德,供养中为最。』「第五天女复说偈言:「『忆念余生时,为人作子妇, 嫜姑性狂暴,常加麁澁言。 执节修妇礼,卑逊而奉顺, 今见处宫殿,乘虚而游行。 天身如金聚,天女百中胜, 观察斯福德,供养中为最。』「第六天女复说偈言:「『昔曾见行迹,比丘比丘尼, 从其闻正法,一宿受斋戒。 今见处天宫,乘虚而游行, 天身如金聚,天女百中胜。 观察斯福德,回向中之最。』「尔时,拘萨罗国麁牛弹琴人而说偈言:「『我今善来此,拘萨罗林中, 得见此天女,具足妙天身。 既见又闻说,当增修善业, 缘今修功德,亦当生天上。』「说是语已,此诸天女即没不现。」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二八五)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何法起应灭? 何生应防护? 何法应当离? 等观何得乐?」尔时,世尊说偈答言:「瞋恚起应灭,贪生逆防护,无明应捨离,等观真谛乐。 欲生诸烦恼,欲为生苦本,调伏烦恼者,众苦则调伏。 调伏众苦者,烦恼亦调伏。」时,彼天子复说偈言:「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于是,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二八六)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若人行放逸,愚痴离恶慧,禅思不放逸,疾得尽诸漏。」尔时,世尊说偈答言:「非世间众事,是则之为欲,心法驰觉想,是名士夫欲。 世间种种事,常在于世间,智慧修禅思,爱欲永潜伏。 信为士夫伴,不信则不度,信增其名称,命终得生天。 于身虚空想,名色不坚固,不着名色者,远离于积聚。 观此真实义,如解脱哀愍,由斯智慧故,世称叹供养。 能断众杂相,超绝生死流,超度诸流已,是名为比丘。」时,彼天子复说偈言:「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于是,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二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与何人同处,复与谁共事,知何等人法,名为胜非恶?」尔时,世尊说偈答言:「与正士同游,正士同其事,解知正士法,是则胜非恶。」时,彼天子复说偈言:「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二八八)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而说偈言:「悭悋生于心,不能行布施,明智求福者,乃能行其惠。」尔时,世尊说偈答言:「怖畏不行施,常得不施怖,怖畏于饥渴,悭惜从怖生。 此世及他世,常痴饥渴畏,死则不随死,独往无资粮。 少财能施者,多财难亦捨,难捨而能捨,是则为难施。 无知者不觉,慧者知难知,以法养妻子,少财净心施。 百千耶盛会,所获其福利,比前如法施,十六不及一。 打缚恼众生,所得诸财物,惠施安国土,是名有罪施。 方之平等施,称量所不及,如法不行非,所得财物施。 难施而行施,是应贤圣施,所往常获福,寿终上生天。」时,彼天子复说偈言:「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二八九)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金婆罗山金婆罗鬼神住处石室中。 尔时,世尊金鎗刺足,未经几时,起身苦痛;能得捨心,正智正念,堪忍自安,无退减想。 彼有山神天子八人,作是念:「今日世尊住王舍城金婆罗山金婆罗鬼神住处石室中,金鎗刺足,起身苦痛而能捨心,正念正智,堪忍自安,无所退减,我等当往面前赞叹。」作是念已,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 第一天神说偈叹言:「沙门瞿昙,人中师子,身遭苦痛,堪忍自安,正智正念,无所退减。」第二天子复赞叹言:「大士之大龙,大士之牛王,大士夫勇力,大士夫良马,大士夫上首,大士夫之胜。」第三天子复赞叹言:「此沙门瞿昙,士夫分陀利,身生诸苦痛,而能行捨心,正智正念住,堪忍以自安,而无所退减。」第四天子复赞叹言:「若有于沙门瞿昙士夫分陀利所说违反嫌责,当知斯等长夜当得不饶益苦,唯除不知真实者。」第五天子复说偈言:「观彼三昧定,善住于正受,解脱离诸尘,不踊亦不没,其心安隐住,而得心解脱。」第六天子复说偈言:「经历五百岁,诵婆罗门典,精勤修苦行,不解脱离尘,是则卑下类,不得度彼岸。」第七天子复说偈言:「为欲之所迫,持戒之所缚,勇捍行苦行,经历于百年,其心不解脱,不离于尘垢,是则卑下类,不度于彼岸。」第八天子复说偈言:「心居憍慢欲,不能自调伏,不得三昧定,牟尼之正受,独一居山林,其心常放逸,于彼死魔军,不得度彼岸。」时,彼山神天子八人各各赞叹已,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二九〇)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而说偈言:「广无过于地,深无踰于海,高无过须弥,大士无毗纽。」尔时,世尊说偈答言:「广无过于爱,深无踰于腹,高莫过憍慢,大士无胜佛。」时,彼天子复说偈言:「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于是,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二九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何物火不烧? 何风不能吹? 水灾坏大地,何物不流散? 恶王及盗贼,强劫人财物,何男子女人,不为其所夺? 云何珍宝藏,终竟不亡失?」尔时,世尊说偈答言:「福火所不烧,福风不能吹,水灾坏大地,福水不流散。 恶王及盗贼,强夺人财宝,若男子女人,福不被劫夺。 乐报之宝藏,终竟不亡失。」时,彼天子复说偈言:「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于是,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即没不现。 (一二九二)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其身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谁当持资粮? 何物贼不劫? 何人劫而遮? 何人劫不遮? 何人常来诣,智慧者喜乐?」尔时,世尊说偈答言:「信者持资粮,福德劫不夺,贼劫夺则遮,沙门夺欢喜,沙门常来诣,智慧者欣乐。」时,彼天子复说偈言:「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于是,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一二九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身诸光明遍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说偈问佛:「一切相映障,知一切世间,乐安慰一切,唯愿世尊说,云何是世间,最为难得者?」是时,世尊说偈答言:「为主而行忍,无财而欲施,遭难而行法,富贵修远离,如是四法者,是则为最难。」时,彼天子复说偈言:「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于是,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八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8:41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fojing/6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