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杂阿含经卷第五十 内容: 杂阿含经卷第五十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一三二五)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优婆夷子,受八支斋,寻即犯戒,即为鬼神所持。 尔时,优婆夷即说偈言:「十四十五日,及月分八日,神通瑞应月,八支善正受,受持于斋戒,不为鬼所持,我昔数谘问,世尊作是说。」尔时,彼鬼即说偈言:「十四十五日,及月分八日,神足瑞应月,八支修正受。 斋肃清净住,戒德善守护,不为鬼戏弄,善哉从佛闻。 汝当说言放,我当放汝子。 诸有慢缓业,染污行苦行,梵行不清净,终不得大果。 譬如拔菅草,执缓则伤手,沙门行恶触,当堕地狱中。 譬如拔菅草,急捉不伤手,沙门善摄持,则到般涅槃。」时,彼鬼神即放优婆夷子。 尔时,优婆夷说偈告子言:「子汝今听我,说彼鬼神说,若有慢缓业,秽污修苦行。 不清净梵行,彼不得大果,譬如拔葌草,执缓则伤手。 沙门起恶触,当堕地狱中,如急执葌草,则不伤其手。 沙门善执护,逮得般涅槃。」时,彼优婆夷子如是觉悟已,剃除须发,着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心不得乐,还归自家,母遥见子,而说偈言:「迈世而出家,何为还聚落,烧舍急出财,岂还投火中?」其子比丘说偈答言:「但念母命终,存亡不相见,故来还瞻视,何见子不欢。」时,母优婆夷说偈答言:「捨欲而出家,还欲服食之,是故我忧悲,恐随魔自在。」是时,优婆夷如是如是发悟其子;如是,其子还空闲处,精勤思惟,断除一切烦恼结缚,得阿罗汉果证。 (一三二六)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竭提国人间游行,到阿臈鬼住处夜宿。 时,阿臈鬼集会诸鬼神。 时,有竭昙鬼见世尊在阿臈鬼住处夜宿。 见已,至阿臈鬼所,语阿臈鬼言:「聚落主! 汝获大利,如来宿汝住处。」阿臈鬼言:「生人今日在我舍住耶? 今当令知,为是如来? 为非如来?」时,阿臈鬼诸鬼神聚会毕,还归自家,语世尊曰:「出去! 沙门!」尔时,世尊以他家故,即出其舍。 阿臈鬼复言:「沙门! 来入!」佛即还入。 以灭慢故,如是再三。 时,阿臈鬼第四复语世尊言:「沙门! 出去!」尔时,世尊语阿臈鬼言:「聚落主! 已三见请,今不复出。」阿臈鬼言:「今问沙门,沙门答我,能令我喜者善;不能令我喜者,我当坏其心,裂其胸,亦令热血从其面出,执持两手掷着恒水彼岸!」世尊告言:「聚落主! 我不见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天神、世人,有能坏我心,裂我胸,令我热血从面而出,执持两手掷着恒水彼岸者。 然,聚落主! 汝今但问,当为汝说。 令汝心喜。」时,阿臈鬼说偈问佛:「说何等名为,胜士夫事物? 行于何等法,得安乐果报? 何等为美味? 云何寿中胜?」尔时,世尊说偈答言:「净信为最胜,士夫之事物,行法得乐果,解脱味中上,智慧除老死,是为寿中胜。」时,阿臈鬼复说偈言:「云何得名称?」如上所说偈。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持戒名称流。」如上所说偈。 时,阿臈鬼复说偈言:「几法起世间? 几法相顺可? 世几法取受? 世几法损减?」尔时,世尊以偈答言:「世六法等起,六法相顺可,世六法取受,世六法损减。」阿臈鬼复说偈问佛:「谁能度诸流,昼夜勤方便? 无攀无住处,孰能不沉没?」尔时,世尊说偈答言:「一切戒具足,智慧善正受,正念内思惟,能度难度流。 不乐于五欲,亦超度色爱,无攀无住处,是能不没溺。」时,阿臈鬼复说偈问佛:「以何法度流? 以何度大海? 以何捨离苦? 以何得清净?」尔时,世尊说偈答言:「以信度河流,不放逸度海,精进能除苦,以慧得清净。 汝当更问余,沙门梵志法,其法无有过,真谛施调伏。」时,阿臈鬼复说偈问佛:「何烦更问余,沙门梵志法,即曰最胜士,以显大法炬。 于彼竭昙摩,常当报其恩,告我等正觉,无上导御师。 我即日当行,从村而至村,亲侍等正觉,听受所说法。」佛说此经已,阿臈鬼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一三二七)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叔迦罗比丘尼住王园比丘尼众中,为王舍城诸人恭敬供养,如阿罗汉。 又于一时,王舍城人于一吉星日欢集大会,即于是日阙不供养。 有一鬼神,敬重彼比丘尼故,至王舍城里巷之中,家家说偈:「王舍城人民,醉酒眠睡卧,不勤供养彼,叔迦比丘尼。 善修诸根故,名曰叔迦罗,善说离垢法,涅槃清凉处。 随顺听所说,终日乐无厌,乘听法智慧,得度生死流。 犹如海商人,依附力马王。」时,一优婆塞以衣布施叔迦罗比丘尼,复有优婆塞以食供养。 时,彼鬼神即说偈言:「智慧优婆塞,获福利丰多,施叔迦罗衣,离诸烦恼故。 智慧优婆塞,获福利丰多,施叔迦罗食,离诸积聚故。」时,彼鬼神说斯偈已,即没不现。 (一三二八)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毗罗比丘尼住王舍城王园比丘尼众中,为王舍城诸人民,于吉星日集聚大会,当斯之日,毗罗比丘尼无人供养。 时,有鬼神敬重毗罗比丘尼,即入王舍城,处处里巷四衢道头而说偈言:「王舍城人民,醉酒惛睡卧,毗罗比丘尼,无人供养者。 毗罗比丘尼,勇勐修诸根,善说离垢尘,涅槃清凉法。 皆随顺所说,终日乐无厌,乘听法智慧,得度生死流。」时,有一优婆塞持衣布施毗罗比丘尼,复有一优婆塞以食供养。 时,彼鬼神而说偈言:「智慧优婆塞,今获多福利,以衣施断缚,毗罗比丘尼。 智慧优婆塞,今获多福利,食施毗罗尼,离诸和合故。」时,彼鬼神说偈已,即没不现。 (一三二九)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娑多耆利天神、醯魔波低天神共作约誓:「若其宫中有宝物出者,必当相语;不相语者,得违约罪。」时,醯魔波低天神宫中有未曾有宝,波昙摩华出,华有千叶,大如车轮,金色宝茎。 时,醯魔波低天神遣使告语娑多耆利:「聚落主! 今我宫中忽生未曾有宝,波昙摩花,华有千叶,大如车轮,金色宝茎,可来观看!」娑多耆利天神遣使诣醯魔波低舍,告言:「聚落主! 用是波昙摩百千为? 今我宫中有未曾有宝大波昙摩出,所谓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汝便可来奉事供养。」时,醯魔波低天神即与五百眷属往诣娑多耆利天神所,说偈问言:「十五日良时,天夜遇欢会,当说受何斋,从阿罗汉受。」时,娑多耆利说偈答言:「今日佛世尊,在摩竭胜国,住于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演说微妙法,灭除众生苦,苦苦及苦集,苦灭尽作证,八圣出苦道,安隐趣涅槃,当往设供养,我罗汉世尊。」醯魔波低说偈问言:「彼有心愿乐,慈济众生不,彼于受不受,心想平等不?」娑多耆利说偈答言:「彼妙愿慈心,度一切众生,于诸受不受,心想常平等。」时,醯魔波低说偈问言:「为具足明达,已行成就不,诸漏永灭尽,不受后有耶?」娑多耆利说偈答言:「明达善具足,正行已成就,诸漏永已尽,不复受后有。」醯摩波低说偈问言:「牟尼意行满,及身口业耶? 明行悉具足,以法赞叹耶?」娑多耆利说偈答言:「具足牟尼心,及业身口满,明行悉具足,以法而赞叹。」醯摩波低说偈问言:「远离于害生,不与不取不,为远于放荡,不离禅思不?」娑多耆利复说偈言:「常不害众生,不与不妄取,远离于放荡,日夜常思禅。」醯魔波低复说偈问言:「为不乐五欲,心不浊乱不,有清净法眼,灭尽愚痴不?」娑多耆利说偈答言:「心常不乐欲,亦无浊乱心,佛法眼清净,愚痴尽无余。」醯魔波低复说偈问言:「至诚不妄语,麁澁言无有,得无别离说,无不诚说不?」娑多耆利说偈答言:「至诚不妄语,亦无麁澁言,不离他亲厚,常说如法言。」醯摩波低复说偈问言:「为持清净戒,正念寂灭不,具足等解脱,如来大智不?」娑多耆利说偈答言:「净戒悉具足,正念常寂静,等解脱成就,得如来大智。」醯魔波低复说偈问言:「明达悉具足,正行已清净,所有诸漏尽,不复受后有。」娑多耆利说偈答言:「明达悉具足,正行已清净,一切诸漏尽,无复后生有。」醯魔波低复说偈言:「牟尼善心具,及身口业迹,明行悉成就,故赞叹其法。」娑多耆利说偈答言:「牟尼善心具,及身口业迹,明行悉成就,赞叹于其法。」醯魔波低复说偈言:「伊尼延鹿[跳-兆+专],仙人之胜相,少食捨身贪,牟尼处林禅,汝今当共行,敬礼彼瞿昙。」时,有百千鬼神眷属围绕,娑多耆利、醯魔波低速至佛前礼拜供养,整衣服,偏袒右肩,合掌敬礼,而说偈言:「伊尼延鹿[跳-兆+专],仙人之胜相,少食无贪嗜,牟尼乐林禅。 我等今故来,请问于瞿昙,师子独游步,大龙无恐畏。 今故来请问,牟尼愿决疑,云何得出苦? 云何苦解脱? 唯愿说解脱,苦于何所灭?」尔时,世尊说偈答言:「世五欲功德,及说第六意,于彼欲无贪,解脱一切苦。 如是从苦出,如是解脱苦,今答汝所问,苦从此而灭。」娑多耆利、醯魔波低复说偈问佛:「泉从何转还,恶道何不转,世间诸苦乐,于何而灭尽?」尔时,世尊说偈答言:「眼耳鼻舌身,及以意入处,于彼名及色,永灭尽无余。 于彼泉转还,于彼道不转,于彼苦及乐,得无余灭尽。」娑多耆利、醯魔波低复说偈问佛:「世间几法起? 几法世和合? 几法取受世? 几法令世灭?」尔时,世尊说偈答言:「六法起世间,六法世和合,六法取受世,六法世损灭。」娑多耆利、醯魔波低复说偈问:「云何度诸流,日夜勤方便,无攀无住处,而不溺深渊?」尔时,世尊说偈答言:「一切戒具足,智慧善正受,如思惟繫念,是能度深渊。 不乐诸欲想,亦超色诸结,无攀无住处,不溺于深渊。」娑多耆利、醯魔波低复说偈问佛:「何法度诸流? 以何度大海? 云何捨离苦? 云何得清净?」尔时,世尊说偈答言:「正信度河流,不放逸度海,精进能断苦,智慧得清净。」尔时,世尊复说偈言:「汝可更问余,沙门梵志法,真实施调伏,除此更无法。」醯魔波低复说偈言:「更余何所问,沙门梵志法,大精进今日,已具善开导。 我今当报彼,娑多耆利恩,能以导御师,告语于我等。 我当诣村村,家家而随佛,承事礼供养,从佛闻正法。 此百千鬼神,悉合掌恭敬,一切归依佛,牟尼之大师。 得无上之名,必见真实义,成就大智慧,于欲不染着。 慧者当观察,救护世间者,得贤圣道迹,是则大仙人。」佛说是经已,娑多耆利、醯魔波低及诸眷属五百鬼神闻佛所说,皆大欢喜,随喜礼佛而去。 (一三三〇)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揵连住耆阇崛山中。 时,尊者舍利弗新剃须发。 时,有伽吒及优波伽吒鬼。 优波伽吒鬼见尊者舍利弗新剃须发,语伽吒鬼言:「我今当往打彼沙门头。」伽吒鬼言:「汝优波伽吒! 莫作是语。 此沙门大德大力,汝莫长夜得大不饶益苦!」如是再三说。 时,优波伽吒鬼再三不用伽吒鬼语,即以手打尊者舍利弗头。 打已,寻自唤言:「烧我,伽吒! 煮我,伽吒!」再三唤已,陷入地中,堕阿毗地狱。 尊者大目揵连闻尊者舍利弗为鬼所打声已,即往诣尊者舍利弗所,问尊者舍利弗言:「云何? 尊者! 苦痛可忍不?」尊者舍利弗答言:「尊者大目揵连! 虽复苦痛,意能堪忍,不至大苦。」尊者大目揵连语尊者舍利弗言:「奇哉! 尊者舍利弗! 真为大德大力,此鬼若以手打耆阇崛山者,能令碎如糠糟,况复打人而不苦痛?」尔时,尊者舍利弗语尊者大目揵连:「我实不大苦痛。」时,尊者舍利弗、大目揵连共相慰劳。 时,世尊以天耳闻其语声,闻已即说偈言:「其心如刚石,坚住不倾动,染着心已离,瞋者不反报,若如此修心,何有苦痛忧?」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三三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众多比丘于拘萨罗国人间游行,住一林中夏安居。 彼林中有天神住,知十五日诸比丘受岁,极生忧慼。 有余天神语彼天神言:「汝何卒生愁忧苦恼? 汝当欢喜诸比丘持戒清净,今日受岁。」林中天神答言:「我知比丘今日受岁,不同无羞外道受岁,然精进比丘受岁,持衣鉢,明日至余处去,此林当空。」比丘去后,林中天神而说偈言:「今我心不乐,但见空林树,清净心说法,多闻诸比丘,瞿昙之弟子,今悉何处去?」时,有异天子而说偈言:「有至摩伽陀,有至拘萨罗,亦至金刚地,处处修远离,犹如野禽兽,随所乐而游。」(一三三二)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国人间,止住一林中,入昼正受,身体疲极,夜则睡眠。 时,彼林中止住天神作是念:「此非比丘法,于空林中入昼正受,夜着睡眠,我今当往觉悟之。」尔时,天神往至比丘前,而说偈言:「比丘汝起起,何以着睡眠? 睡眠有何利? 病时何不眠? 利刺刺身时,云何得睡眠? 汝本捨非家,出家之所欲。 当如本所欲,日夜求增进,莫得堕睡眠,令心不自在。 无常不恒欲,迷醉于愚夫,余人悉被缚,汝今已解脱。 正信而出家,何以着睡眠? 已调伏贪欲,其心得解脱。 具足胜妙智,出家何故眠,勤精进正受,常修坚固力。 专求般涅槃,云何而睡眠? 起明断无明,灭尽诸有漏。 调彼后边身,云何着睡眠?」时,彼天神说是偈时,彼比丘闻其所说,专精思惟,得阿罗汉。 (一三三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住林中,入昼正受,心起不善觉,依于恶贪。 时,彼林中住止天神作是念:「非比丘法,止住林中,入昼正受,心生不善觉,依于恶贪,我今当往开悟之。」时,彼天神即说偈言:「其心欲远离,正于空闲林,放心随外缘,乱想而流驰。 调伏乐世心,常乐心解脱,当捨不乐心,执受安乐住。 思非于正念,莫着我我所,如以尘头染,是着极难遣。 莫令染乐着,欲心所浊乱,如释君驰象,奋迅去尘秽。 比丘于自身,正念除尘垢,尘者谓贪欲,非世间尘土。 黠慧明智者,当悟彼诸尘,于如来法律,持心莫放逸。 尘垢谓瞋恚,非世间尘土,黠慧明智者,当悟彼诸尘。 于如来法律,持心莫放逸,尘垢谓愚痴,非世间尘土。 明智黠慧者,当捨彼诸尘,于如来法律,持心莫放逸。」时,彼天神说是偈已,彼比丘闻其所说,专精思惟,断诸烦恼心,得阿罗汉。 (一三三四)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入昼正受,起不正思惟。 时,彼林中止住天神作是念:「此非比丘法,止住林中,入昼正受,而起不正思惟,我今当往方便善觉悟之。」时,彼天神而说偈言:「何不正思惟,觉观所寝食? 当捨不正念,专修于正受。 遵崇佛法僧,及自持净戒,常生随喜心,喜乐转胜进。 以心欢喜故,速究竟苦边。」时,彼天神说偈劝发已,彼比丘专精思惟,尽诸烦恼,得阿罗汉。 (一三三五)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比丘于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入昼正受。 时,彼比丘日中时,不乐心生,而说偈言:「于此日中时,众鸟悉静默,空野忽有声,令我心恐怖。」时,彼林中住止天神而说偈言:「于今日中时,众鸟悉寂静,空野忽有声,应汝不乐心,汝当捨不乐,专乐修正受。」时,彼天子说偈觉悟彼比丘已,时,彼比丘专精思惟,捨除烦恼,得阿罗汉。 (一三三六)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阿那律陀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 时,有天神名阇隣尼,是尊者阿那律陀本善知识,往诣尊者阿那律陀所。 到阿那律所,说偈言:「汝今可发愿,愿还生本处,三十三天上,五欲乐悉备。 百种诸音乐,常以自欢娱,每至睡眠时,音乐以觉悟。 诸天玉女众,昼夜侍左右。」尊者阿那律陀说偈答言:「诸天玉女众,此皆大苦聚,以彼颠倒想,繫着有身见。 诸求生彼者,斯亦是大苦,阇隣尼当知,我不愿生彼。 生死已永尽,不受后有故。」尊者阿那律说是语时,阇隣尼天子闻尊者阿那律所说,欢喜随喜,即没不现。 (一三三七)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比丘在拘萨罗人间,林中止住,勤诵经、勤讲说;精勤思惟,得阿罗汉果证已,不复精勤诵说。 时,有天神,止彼林中者,而说偈言:「比丘汝先时,昼夜勤诵习,常为诸比丘,共论决定义。 汝今于法句,寂然无所说,不与诸比丘,共论决定义。」时,彼比丘说偈答言:「本未应离欲,心常乐法句,既离欲相应,诵说事已毕。 先知道已备,用闻见道为,世间诸闻见,无知悉放捨。」时,彼天神闻比丘所说,欢喜随喜,即没不现。 (一三三八)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人间,止一林中。 时,彼比丘有眼患,受师教,应嗅鉢昙摩花。 时,彼比丘受师教已,往至鉢昙摩池侧,于池岸边,迎风而坐,随风嗅香。 时,有天神,主此池者,语比丘言:「何以盗华? 汝今便是盗香贼也!」尔时,比丘说偈答言:「不坏亦不夺,远住随嗅香,汝今何故言,我是盗香贼?」尔时,天神复说偈言:「不求而不捨,世间名为贼,汝今人不与,而自一向取,是则名世间,真实盗香贼。」时,有一士夫取彼藕根,重负而去。 尔时,比丘为彼天神而说偈言:「如今彼士夫,断截分陀利,拔根重负去,便是姦狡人,汝何故不遮,而言我盗香。」时,彼天神说偈答言:「狂乱姦狡人,犹如乳母衣,何足加其言,宜堪与汝语。 袈裟污不现,黑衣墨不污,姦狡凶恶人,世间不与语。 蝇脚污素帛,明者小过现,如墨点珂贝,虽小悉皆现。 常从彼求净,无结离烦恼,如毛发之恶,人见如泰山。」时,彼比丘复说偈言:「善哉善哉说,以义安慰我,汝可常为我,数数说斯偈。」时,彼天神复说偈言:「我非汝买奴,亦非人与汝,何为常随汝,数数相告语,汝今自当知,彼彼饶益事。」时,彼天子说是偈已,彼比丘闻其所说,欢喜随喜,从座起去,独一静处,专精思惟,断诸烦恼,得阿罗汉。 (一三三九)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尊者十力迦叶住王舍城仙人窟中。 时,有猎师名曰尺只,去十力迦叶不远,张网捕鹿。 尔时,十力迦叶为彼猎师哀愍说法。 时,彼猎师不解所说。 时,十力迦叶即以神力,指端火然,彼犹不悟。 尔时,仙人窟中住止天神而说偈言:「深山中猎师,少智盲无目,何为非时说,薄德无辩慧,所闻亦不解,明中亦无见,于诸善胜法,愚痴莫能了,正使烧十指,彼终不见谛。」时,彼天神说是偈已,尊者十力迦叶即默然住。 (一三四〇)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尊者金刚子,住巴连弗邑一处林中。 时,巴连弗邑人民夏四月过,作憍牟尼大会。 时,尊者金刚子闻世间大会,生不乐心,而说偈言:「独一处空林,犹如弃枯木,夏时四月满,世间乐庄严,普观诸世间,其苦无过我。」尔时,林中住止天神即说偈言:「独一处空林,犹如弃枯木,为三十三天,心常所愿乐,犹如地狱中,仰思生人道。」时,金刚子为彼天神所劝发已,专精思惟,断诸烦恼,得阿罗汉。 (一三四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唯好乐持戒,不能增长上进功德。 时,彼林中止住天神作是念:「此非比丘法,住于林中,唯乐持戒,不能增修上进功德,今我当作方便而发悟之。」即说偈言:「非一向持戒,及修习多闻,独静禅三昧,闲居修远离。 比丘偏倚息,终不得漏尽,平等正觉乐,远非凡夫辈。」时,彼比丘天神劝进已,专精思惟,断诸烦恼,得阿罗汉。 (一三四二)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有尊者那迦达多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有在家、出家常相亲近。 时,彼林中止住天神作是念:「此非比丘法,住于林中,与诸在家、出家周旋亲数,我今当往方便发悟。」而说偈言:「比丘旦早出,迫暮而还林,道俗相习近,苦乐必同安。 恐起家放逸,而随魔自在。」时,那迦达多比丘为彼天神如是如是开觉已。 如是如是专精思惟,断诸烦恼,得阿罗汉。 (一三四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众多比丘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言语嬉戏,终日散乱,心不得定,纵诸根门,驰骋六境。 时,彼林中止住天神见是比丘不摄威仪,心不欣悦,而说偈言:「此先有瞿昙,正命弟子众,无常心乞食,无常受床卧,观世无常故,得究竟苦边,今有难养众,沙门所居止,处处求饮食,遍游于他家,望财而出家,无真沙门欲,垂着僧伽梨,如老牛曳尾。」尔时,比丘语天神言:「汝欲厌我耶?」时,彼天神复说偈言:「不指其名姓,不非称其人,而总向彼众,说其不善者,踈漏相现者,方便说其过,勤修精进者,归依恭敬礼。」彼诸比丘为天神劝发已,专精思惟,断诸烦恼,得阿罗汉。 (一三四四)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 时,彼比丘与长者妇女嬉戏,起恶名声。 时,彼比丘作是念:「我今不类,共他妇女起恶名声,我今欲于此林中自杀。」时,彼林中止住天神作是思念:「不善不类,此比丘不坏、无过,而于林中欲自杀身,我今当作方便开悟。」时,彼天神化作长者女身,语比丘言:「于诸巷路四衢道中,世间诸人为我及汝起恶名声,言我与汝共相习近,作不正事。 已有恶名,今可还俗,共相娱乐。」比丘答言:「以彼里巷四衢道中,为我与汝起恶名声,共相习近,为不正事。 我今且自杀身!」时,彼天神还复天身,而说偈言:「虽闻多恶名,苦行者忍之,不应苦自苦,亦不应起恼。 闻声恐怖者,是则林中兽,是轻躁众生,不成出家法。 仁者当堪耐,不中住恶声,执心坚住者,是则出家法。 不由他人语,令汝成劫贼,亦不由他语,令汝得罗汉。 如汝自知已,诸天亦复知。」尔时,比丘为彼天神所开悟已,专精思惟,断除烦恼,得阿罗汉。 (一三四五)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尊者见多比丘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着粪扫衣。 时,梵天王与七百梵天乘其宫殿,来诣尊者见多比丘所,恭敬礼事。 时,有天神,住彼林中者,而说偈言:「观彼寂诸根,能感善供养,具足三明达,得不倾动法,度一切方便,少事粪扫衣,七百梵天子,乘宫来奉诣,见生死有边,今礼度有岸。」时,彼天神说偈赞叹见多比丘已,即没不现。 (一三四六)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 时,彼比丘身体疲极,夜着睡眠。 时,有天神,住彼林中者,而觉悟之,即说偈言:「可起起比丘,何故着睡眠? 睡眠有何义? 修禅莫睡眠。」时,彼比丘说偈答言:「不肯当云何? 懈怠少方便,缘尽四体羸,夜则着睡眠。」时,彼天神复说偈言:「且汝当执守,勿声而大呼,汝已得修闲,莫令其退没。」时,彼比丘说偈答言:「我当用汝语,精勤修方便,不为彼睡眠,数数覆其心。」时,彼天神如是如是觉悟彼比丘。 时,彼比丘专精方便,断诸烦恼,得阿罗汉。 时,彼天神复说偈言:「汝岂能自起,专精勤方便,不为众魔军,厌汝令睡眠。」时,彼比丘说偈答言:「从今当七夜,常坐正思惟,其身生喜乐,无一处不满,初夜观宿命,中夜天眼净,后夜除无明,见众生苦乐,上中下形类,善色及恶色,知何业因缘,而受斯果报,若士夫所作,所作还自见,善者见其善,恶者自见恶。」时,彼天神复说偈言:「我知先一切,比丘十四人,皆是须陀洹,悉得禅正受,来到此林中,当得阿罗汉,见汝一懈怠,仰卧着睡眠,莫令住凡夫,故方便觉悟。」尔时,比丘复说偈言:「善哉汝天神,以义安慰我,至诚见开觉,令我尽诸漏。」时,彼天神复说偈言:「比丘应如是,信非家出家,抱愚而出家,逮得见清净。 我今摄受法,当尽寿命思,若汝疾病时,我当与良药。」时,彼天神说是偈已,即没不现。 (一三四七)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尊者舍利弗在拘萨罗人间,依一聚落,止住田侧。 时,尊者舍利弗于晨朝时着衣持鉢,入村乞食。 时,有一尼揵子饮酒狂醉,持一瓶酒从聚落出,见尊者舍利弗,而说偈言:「米膏熏我身,持米膏一瓶,山地草树木,视之一金色。」尔时,尊者舍利弗作是念:「作此恶声,是恶邪物,而说是偈,我岂不能以偈答之?」时,尊者舍利弗即说偈言:「无想味所熏,持空三昧瓶,山地草树木,视之如涕唾。」(一三四八)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得他心智,烦恼有余。 去林不远有井,有饮野干罐拘钩颈。 时,彼野干作诸方便求脱,而自念言:「天遂欲明,田夫或出,当恐怖我。 汝汲水罐怖我已久,可令我脱?」时,彼比丘知彼野干心之所念,而说偈言:「如来慧日出,离林说空法,心久恐怖我,今可放令去。」时,彼比丘自教授已,一切结尽,得阿罗汉。 (一三四九)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萨罗国人间游行,住一林中。 时,有天神,依彼林者,见佛行迹,低头谛观,修于佛念。 时,有优楼鸟住于道中,行欲蹈佛足迹。 尔时,天神即说偈言:「汝今优楼鸟,团目栖树间,莫乱如来迹,坏我念佛境。」时,彼天神说此偈已,默然念佛。 (一三五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依波吒利树下住止。 时,有天神依彼林中住,即说偈言:「今日风卒起,吹波吒利树,落波吒利花,供养于如来。」时,彼天神说偈已,默然而住。 (一三五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众多比丘住支提山侧,皆是阿练若比丘,着粪扫衣,常行乞食。 时,山神,依彼山住者,而说偈言:「孔雀文绣身,处鞞提醯山,随时出妙声,觉乞食比丘。 孔雀文绣身,处鞞提醯山,随时出妙声,觉粪扫衣者。 孔雀文绣身,处鞞提醯山,随时出妙声,觉依树坐者。」时,彼天神说此偈已,即默然住。 (一三五二)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众多比丘住支提山,一切皆修阿练若行,着粪扫衣,常行乞食。 尔时,那娑佉多河岸崩,杀三营事比丘。 时,支提山住天神而说偈言:「乞食阿兰若,慎莫营造立,不见佉多河,傍岸卒崩倒。 压杀彼造立,营事三比丘,粪扫衣比丘,慎莫营造立。 不见佉多河,傍岸卒崩倒,压杀彼造立,营事三比丘。 依树下比丘,慎莫营造立,不见佉多河,傍岸卒崩倒。 压杀彼造立,营事三比丘。」时,彼天神说此偈已,即默然住。 (一三五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迦兰陀竹园。 时,有异比丘住频陀山。 尔时,山林大火卒起,举山洞然。 时,有俗人而说偈言:「今此频陀山,大火洞炽然,焚烧彼竹林,亦烧竹苑实。」时,彼比丘作是念:「今彼俗人能说此偈,我今何不说偈答之?」即说偈言:「一切有炽然,无慧能救灭,焚烧诸受欲,亦烧不作苦。」时,彼比丘说此偈已,默然而住。 (一三五四)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迦兰陀竹园。 时,有异比丘在恒河侧,住一林中。 时,有一族姓女,常为舅姑所责,至恒水岸边,而说偈言:「恒水我今欲,随流徐入海,不复令舅姑,数数见嫌责。」时,彼比丘见族姓女,闻其说偈,作是念:「彼族姓女尚能说偈,我今何为不说偈答耶?」即说偈言:「净信我今欲,随彼八圣水,徐流入涅槃,不见魔自在。」时,彼比丘说此偈已,默然而住。 (一三五五)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去林不远,有种瓜田。 时,有盗者夜偷其瓜,见月欲出,而说偈言:「明月汝莫出,待我断其瓜,我持瓜去已,任汝现不现。」时,彼比丘作是念:「彼盗瓜者尚能说偈,我岂不能说偈答耶?」即说偈言:「恶魔汝莫出,待我断烦恼,断彼烦恼已,任汝出不出。」时,彼比丘说此偈已,默然而住。 (一三五六)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 时,有沙弥而说偈言:「云何名为常? 乞食则为常。 云何为无常? 僧食为无常。 云何名为直? 唯因陀罗幢。 云何名为曲? 曲者唯见钩。」时,彼比丘作是念:「此沙弥能说斯偈,我今何不说偈而答?」即说偈言:「云何名为常? 常者唯涅槃。 云何为无常? 谓诸有为法。 云何名为直? 谓圣八正道。 云何名为曲? 曲者唯恶径。」时,彼比丘说此偈已,默然而住。 (一三五七)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舍利弗弟子,服药已,寻即食粥。 时,尊者舍利弗到瓦师舍,从乞瓦瓯。 时,彼瓦师即说偈言:「云何得名胜? 而不施一钱。 云何胜实德? 于财无所减。」尔时,舍利弗说偈答言:「若不食肉者,而施彼以肉,诸修梵行者,施之以女色,不坐高床者,施以高广床,于彼临行者,施以息止处,如是等施与,于财不损减,是则有名誉,而不捨一钱,实德名称流,于财无所减。」时,彼瓦师复说偈言:「汝今舍利弗,所说实为善,今施汝百瓯,非余亦不得。」尊者舍利弗说偈答言:「彼三十三天,炎魔兜率陀,化乐诸天人,及他化自在,瓦鉢信以得,而汝不生信。」尊者舍利弗说此偈已,于瓦师舍默然出去。 (一三五八)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 时,有贫士夫在于林侧,作如是悕望思惟,而说偈言:「若得猪一头,美酒满一瓶,盛持瓯一枚,人数数持与,若得如是者,当复何所忧。」时,彼比丘作是念:「此贫士夫尚能说偈,我今何以不说?」即说偈言:「若得佛法僧,比丘善说法,我不病常闻,不畏众魔怨。」时,彼比丘说此偈已,默然而住。 (一三五九)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 时,彼比丘作如是思惟:「若得好劫贝,长七肘,广二肘,作衣已,乐修善法。」时,有天神,依彼林者,作是念:「此非比丘法,住于林中,作是思惟,悕望好衣。」时,天神化作全身骨鏁,于彼比丘前舞,而说偈言:「比丘思劫贝,七肘广六尺,昼则如是想,知夜何所思?」时,彼比丘即生恐怖,其身战悚,而说偈言:「止止不须[叠*毛],今着粪扫衣,昼见骨鏁舞,知夜复何见?」时,彼比丘心惊怖已,即正思惟,专精修习,断诸烦恼,得阿罗汉。 (一三六〇)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得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已捨重担,断诸有结,正智心善解脱。 时,有一女人于夜闇中,天时微雨,电光睒照,于林中过,欲诣他男子,倒深泥中,环钏断坏,华璎散落。 时,彼女人而说偈言:「头发悉散解,花璎落深泥,鐶钏悉破坏,丈夫何所着。」时,彼比丘作是念:「女人尚能说偈,我岂不能说偈答之? 「烦恼悉断坏,度生死淤泥,着缠悉散落,十方尊见我。」时,彼比丘说偈已,即默然而住。 (一三六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人间,住于河侧一林树间。 时,有丈夫与妇相随,度河住于岸边,弹琴嬉戏,而说偈言:「爱念而放逸,逍遥青树间,流水流且清,琴声极和美,春气调适游,快乐何是过。」时,彼比丘作是念:「彼士夫尚能说偈,我岂不能说偈答之? 「受持清净戒,爱念等正觉,沐浴三解脱,善以极清凉,人道具庄严,快乐岂过是。」时,彼比丘说此偈已,即默然而住。 (一三六二)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 时,有天神见诸鸽鸟而说偈言:「鸽鸟当积聚,胡麻米粟等,于山顶树上,高显作巢窟,若当天雨时,安极饮食宿。」时,彼比丘作是念:「彼亦觉悟我!」即说偈言:「凡夫积善法,恭敬于三宝,身坏命终时,资神心安乐。」时,彼比丘说此偈已,以即觉悟,专精思惟,除诸烦恼,得阿罗汉。 杂阿含经卷第五十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8:41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fojing/6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