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正法华经卷第五 内容: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授五百弟子决品第八于是贤者邠耨文陀尼子,闻佛世尊敷阐善权示现方便,授声闻决当成佛道,追省往古所兴立行,又瞻如来诸佛境界,得未曾有欢喜踊跃,无衣食想支体解怿,不能自胜,于大正法或悲或喜,即从坐起稽首佛足,寻发心言:「甚难及也。 世尊! 未曾有也。 安住! 如来、至真、等正觉所设方谋甚深甚深,非口所宣,此诸世界有若干品,以无数权随现慧谊,顺化群生分别了法,为此众人说其本原,方便度脱。 世尊圣慧,悉知我等行迹志性之所归趣,乃复举喻说古世事及始发意。」时满愿子稽首佛足却住一面,归命世尊,瞻戴光颜目未曾眴。 佛言:「善哉! 诚如所云。 如来通见一切本际,推其深浅因行授与,如示声闻卑下小乘,淫怒垢除令得休息,乃导菩萨无极之慧。 犹如昔者有一导师,行慈多哀怜愍贫厄,衣食不充求乞无获穷无资贿,乃为击鼓普令国境,谁欲入海採珍宝者。 人民皆会,复循令言:『谁不爱身、不嫪父母、不顾妻子者,当共入海採求珍宝。』人民闻令退还者多。 又诸贫乞欲规採宝,无衣覆体无资自济,前却犹豫不能自决。 导师知之悉召告曰:『设欲入海,相给衣粮不使空乏。』诸贫欢喜,即奉教命一时上船。 望风举帆游入大海,不逢大鱼不触山崖,弊鬼罗刹亦不敢娆,得至龙宫,便从龙王求如意宝。 俗人贫厄不自谐活,愿见惠施以救远近。 龙王即与随所侥愿,若欲得者悉令来取。 导师还令,行取者少不取者多。 所以者何? 心怀恐怯,到龙王所惧没不还。 于时导师告诸贾人,各恣所欲。 贾人悉採金银琉璃、水精虎珀、车璩马碯,各取满船,导师严勅,还阎浮利。 众人从命归到本土,家室亲里,饮食伎乐车马乘从,悉来迎逆,共相娱乐七日七夜,乃归家居,各各相问,得何等宝? 少智贫乞但得七宝,导师慧侣获如意珠。 师昇高楼手执宝珠,周向四方四隅上下,斯珠之德令雨七宝,寻如所言则雨七宝,普遍其国无所不满。 其余慧侣分布诸国,四出周行亦雨七宝。 少智贫士乃更呼嗟:『我俱入海恨不值此。』导师告曰:『吾勅令卿,卿不往取。 今何所望?』众人弃宝更相合会,共还採宝。 诣海龙王求如意珠,即悉得之,还阎浮利亦雨七宝。」佛言:「发无上正真道意欲度一切,譬如导师行入大海;愍诸贫匮令入海者,谓为一切讲说经道;望风举帆入大海者,谓学权智;海三难者,谓空、无想、无愿,海谓生死;得如意珠,谓获如来无极法身;众又随从取如意珠,谓闻菩萨道而发大意得无从生;贫劣下人採取七宝各自满船,谓得七觉意;还归乡里家室迎者,谓十方人来受道教;昇楼执珠向八方上下,谓得佛道;度脱十方,谓诸慧士等分至诸国;雨七宝者,谓各诣他方成最正觉;众贫悔还相命入海,谓诸声闻闻有一乘无二道也,尔乃更发无上正真道意,后当成佛各有名号。」于是颂曰:「比丘当听,解喻说之,如有导师,愍伤国人,多贫匮乏,常苦汲汲,击鼓巡令,谁欲入海? 众人集会,更告之曰,不惜身命,不嫪父母,不顾妻子,当共入海。 海中有难,无得变悔。 时诸贫乞,亦欲有意,恐不自致,沉吟不决。 导师宽恕,给其衣食,时入大海,各求七宝。 于是导师,诣龙王宫,并告所领,求如意珠。 等侣受教,获如意珠,还归乡里,大小悉迎。 于时导师,昇高楼上,向于八方,遍雨珍宝。 朋党分行,在于异国,亦雨七宝,莫不蒙恩。 採七宝者,乃自悔恨,俱行入海,怨不值是。 导师告曰,前相勅令,自不肯取,是若等过,何所怨责。 即还入海,求如意珠,寻则得之,发意菩萨,得正真道。 畏厌生死,便随声闻,奉行空事,无想无愿,得度三界,至泥洹门。 见佛世尊,降魔官属,至于无上,正真之道。 开化一切,出万亿音,十方群生,莫不受教。 天龙鬼神,皆来稽首,发菩萨意,至无从生。 或为声闻,断三垢毒,覩见十方,无所罣碍。 诸罗汉等,乃自咎悔,俱行学道,何为得斯? 坐起行步,懊恼自责,如来然后,现于三乘,善权方便,随顺诱导,道无有二,况乃三乎! 诸声闻等,尔乃踊跃,其心[火*霍]如,云除日出。 佛皆授决,当至大道,国土处所,各有名号。」佛告诸比丘:「宁见声闻满愿子乎! 于比丘众为法都讲,光扬谘嗟诸佛之德,敷陈正典精进劝助,闻佛说法讽受奉宣,散示未闻而无懈废,阐弘谊趣解畅槃结,应答四部不以厌惓,显诸梵行悉令欢喜。 舍除如来,菩萨大士辩才质疑,未曾有如满愿子者。 于比丘众,所取云何? 其满愿子,岂独为吾作声闻乘而受法典也。 勿造斯观,曾已历侍九十亿佛,从诸世尊启受正要,所在众会常为法讲,宣散经谊分别空慧,志无所着。 若说经时无有犹豫,靡不通达未常弊碍,普恒尽心诸佛世尊菩萨神通,毕其形寿令修梵行,于声闻众信意想之,以斯善权利益救济,于无央数亿百千姟群生之类,开化无量阿僧祇人,令发无上正真道意,其所游至皆为黎庶,显畅大道令得佛住。 一切所修,常为己身净诸佛土,所行如应开化众生,于诸正觉普现供侍。 今于吾世为尊法讲,每受正典论议难及。 贤劫之中兴显千佛,又当供养将来世尊,亦皆为尊法之都讲,常为无量无极品类,光益训谊,劝化一切无限蒸民,令发无上正真道意,具足满进菩萨道行,却无数劫当成为佛,号法照曜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当于此土而为大圣。 尔时江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佛土,七宝为地,地平如掌,无有山陵、丘墟谿谷、荆棘砾石,重阁精舍周匝普满,而用七宝,犹如诸天宫殿丽妙遥相瞻见,天上视世间,世间得见天上,天人世人往来交接。 其土无有九十六种、六十二见憍慢罗网。 一切化生不由女人,净修梵行各有威德,以大神足飞行虚空,常志精进所作备具智慧普达,紫磨金容三十二表,大人之相。 是时人民常有二食,一曰法食,二曰乐禅悦豫,是为二食。 有无央数亿百千姟诸菩萨众,悉得神通周旋分别坟籍谊理。 其声闻等皆逮圣行,行八脱门威曜方便,名德奇雅得度无极。 劫名宝明,世界曰善净,佛寿无量劫。 灭度之后法住甚久,起七宝塔遍是世界,十方诸佛皆共歌叹斯土功德。」佛说如是,欲重解义,即而颂曰:「诸比丘听,于此谊旨。 如吾所语,诸天世人,行权方便,究竟善学,若当遵崇,修佛道行。 此诸众生,脆劣懈废,故当演说,微妙寂静,示现声闻,缘觉之乘,而常住立,菩萨大道。 善权方便,若干亿千,以用开化,无数菩萨,斯声闻众。 故复说言,上尊佛道,甚为难获。 亿数群生,被蒙淳化,已得修学,如是之行。 下劣懈废,恣尚慢堕,而当渐渍,皆成佛道。 身口及心,常遵所行,如是声闻,力势薄少,畏厌一切,终始之患,而复严治,净己佛土。 或复示现,己在爱欲,怒害瞋恚,及闇痴冥。 覩诸众生,迷惑邪见,坏裂蠲除,疑网弊结。 吾声闻众,行亦如是,应时随宜,化此萌类,以权方便,发起一切,悉为众人,顺而广说。 告诸比丘,我声闻备,所行具足,于亿千佛,以欲救护。 斯佛正法,觉了禅思,而求于度,所在自处。 为尊弟子,博闻多智,讲法勇勐,当悦众生,心不厌倦,而兴佛事,建立于道,获大神通,安住普达,具足导利,则是灯明。 察知众生,常见根原,为说经典,使至清净。 诱导群萌,亿百千姟,分别宣示,尊上正法。 处此大乘,无上正真,自见国土,英妙清净。 将来之世,亿百千佛,应时供侍,奉敬如是。 恒当将护,于尊正法,又复严净,己之佛土。 讲说经典,亿百千姟,善权方便,常遵勇勐。 当复开化,无数众生,悉在道慧,无有诸漏。 彼每事敬,诸大圣雄,常当执持,此佛尊法。 当得佛道,自在导师,名法光曜,照闻十方。 其佛国土,最尊快乐,七宝之地,普悉清净。 时劫当名,为宝之明,世界号曰,善净严饰。 无数亿千,诸菩萨众,如是等类,得大神通。 时佛世界,众所嗟叹,神通恢大,善妙清净。 又诸声闻,亿千之数,皆为大圣,贤勐之众。 神足极上,行八脱门,分别解散,靡不开达。 其佛国土,一切众生,皆行清净,常修梵行,具足辩慧,众德无乏,庶人贤兴,盛殷甚多。 诸贤人等,人民繁炽,但乐经典,余无所慕。 其土亦无,女人之众,无有恶趣,勤苦之患。 紫磨金色,自然在身,三十二相,而自庄严。 而佛国土,无衣食想,在所欲得,当说于斯。」尔时千二百由己行者,各心念言:「怪未曾有莫不喜踊。 世尊加哀余皆得决,必愍余等使蒙其例。」于是世尊,知诸声闻心之所念,告贤者大迦叶:「今应真众千二百人,现在目下除阿难、罗云,又是声闻知本际等,当供养六十二亿佛,过斯数已,五百弟子皆当作佛,号普光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为佛、众祐。 优为迦叶、像迦叶、江迦叶、海迦叶、黑曜、优陀、阿难律、离越、劫宾[少/兔]、薄拘卢、淳[少/兔]善等,五百罗汉,皆当逮成无上正真道,为最正觉,悉同一号。」于是世尊而叹颂曰:「佛尊弟子,姓曰本际,当成如来,世之导师。 将来之世,无央数劫,当化众庶,无数亿千,得为最胜,号曰普光。 彼佛国土,名曰清净。 当来之世,无央数劫,常见诸佛,不可计量。 光音神足,大力明父,音声畅闻,十方世界。 亿千众生,周匝围绕,唯但讲说,尊上佛道。 诸菩萨等,常修正行,所乘端严,尊妙宫殿。 所游行处,无所想念,得听受法,于两足尊。 常往周旋,他方佛国,诸佛大圣,如是比像。 已复供养,广普至尊,心中欣然,多所悦可。 其诸国土,皆一等类,众大圣雄,无有异名。 人中之上,悉号普光,如是俦类,精进力行。 安住之寿,极长难限,劫数具足,六万二千。 灭度之后,正法当住,圣所遗典,存劫三倍。 又以像法,当复住立,过于正法,转复三倍。 假使正法,灭尽之后,男女众多,遭大苦患。 是诸最胜,大圣伦等,名号普光,大士之上。 具足当为,五百导师,各各悉等,皆成佛道。 其名普闻,十方佛土,神足大力,及其境界,正法功德,正类如是。 悉当遵修,宣此雅典,一切所得,皆当若兹,现于天上,及在世间。 如我往古,施于清净,广普光明,人中之上。 所建立行,悉耐从已,各已受决,多所愍哀。 无央数事,成一平等,如佛今者,于世正真。 尊故兴发,为迦叶说,卿当念持,五百佛名。 诸声闻众,及余一切,是故弟子,犹得自在。」尔时五百无着,目见耳闻如来授决,欢喜踊跃往诣佛所,自投于地稽首作礼,悔过自责:「鄙之徒等每忆前者,自谓已得泥洹灭度,无有巧便,不能识练了别正归,弃背明哲志疲厌想,今乃得逮如来之慧,当成正觉。 唯然世尊,譬如士夫入慈室藏,以明月珠置于结中,醉酒卧寐不自唯省,寤忘明珠不知所在,起之他国无有资用,饥乏求食计穷无获,思设方计周旋往反,乃得供饍心怀悦豫。 于时乃念前寝室藏,明珠系结将无堕彼? 驰还求索,寻即往见慈室长者。 慈室长者而谓之曰:『卿何以故而自劳烦? 行求饭食思想不息。 子欲知乎? 尔时吾身严整衣服,游行採毅敬利所谊,行至于此见明月珠,系于子结,今珠在体,岂不省耶? 以何因缘来至吾计,设何方便而尽力行。 子今求财宝所以难致者,以不自察可否之事,且便疾去以明珠宝,持诣大龙而贸易之,由得诸宝所有之藏恣意所施。』昔者世尊本始造行,为菩萨时发诸通惠,我等不解亦不觉了,于今悉住罗汉之地,而谓灭度。 处嶮难业常如虚乏,今日如此乃能志愿于诸通慧,当以斯法开化余人,以如来慧分别道意。 比丘尔等,勿以此谊谓泥洹也。 卿诸贤者,又当亲殖众德之本。 昔者如来以权方便开导若等,今亦如是重说经法,若之徒类自取灭度。 今者世尊,授以无上正真道决。」于是五百声闻知本际等,而叹颂曰:「我等闻斯,乃知前失,已得受决,是上佛道。 稽首世尊,无量明日,唯愍讲斯,所演光耀。 犹如愚冥,不能分别,所以一一,而获灭度。 今日欢然,安住所化,志愿广普,诸通慧事。 如有一子,行来求索,即时游入,于慈室堂。 于彼覩见,多财富者,于时富士,广设饮食。 其人一寐,而不饮食,明月珠宝,而系在结。 因此卧寐,从寐而起,坐慈藏室,而欢喜悦。 彼愚騃子,而越利谊,寻时起去,远行入城,求服饮食,甚不能获,行索供饍,财自系活,从人得食,谓获无为。 明珠约结,而自念言,今此珍宝,为在不乎? 续在佩身,求不知处。 故复覩见,慈室长者,所可施与,丈夫之事。 即为示说,善哉快言,畅现妙宝,教化令度。 其人适见,第一安隐,蒙宝之恩,获致于斯。 有无极财,藏满丰盈,又以五欲,而自娱乐。 如是世尊,说譬若兹,吾等前世,俱发志愿。 非是如来,之所兴为,于往古时,长夜精进。 世尊我等,下劣心弊,不能觉了,如来教化。 心无志愿,不肯进前,而以泥洹,欢喜自庆。 如佛圣教,所觉开度,如是计之,无得灭度。 人中之上,愍发慧谊,乃为灭度,第一无为。 此结明珠,离垢上珍,今日我等,所闻无限。 因从化导,普显怡怿,各各逮得,别授殊决。」正法华经授阿难罗云决品第九于是贤者阿难自念言:「我宁可蒙受决例乎?」心念此已发愿乙密,即从坐起稽首佛足。 贤者罗云,复前自投世尊足下,俱共白言:「唯为我等演甘露味,大圣是父靡不明彻,无归得归、无救得救、无护得护,于诸天、人阿须伦,兴立庄严若干种变。 阿难、罗云,则是佛子亦是侍者,持圣法藏,惟愿世尊,孚令我等所愿具足,授无上正真。」又余声闻合二千人,与尘劳俱,皆从坐起,偏袒右肩一心叉手,瞻戴尊颜我等逮见。 佛告阿难:「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海持觉娱乐神通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为佛、众祐,先当供养六十二亿佛,恭顺奉侍,执持正法将护经典,然后究竟成最正觉。 于是开化二十百千江河沙等天人,使发无上正真道意。 其佛国土清净无瑕,地绀琉璃,竪诸幢幡,自然庄严世界平正,无沙砾石、山陵谿谷,地皆柔软如天綩綖,劫名柔和,无有雷震。 时佛寿命不可计数亿百千姟,无可为喻难得崖底,诸弟子众受道教者,不可计会亿百千姟无能限量。 阿难成佛为大圣时,所以名曰海持觉娱乐神通,其土人民多神变周旋。 如来灭度后法住过倍,像法存立复倍正法。 十方无量江河沙等亿百千佛,悉当叹颂彼佛功德。」于时世尊,而赞叹颂曰:「今佛颁宣,诸比丘众,仁者阿难,总持吾法,于当来世,成为最胜,供养诸佛,六十二亿,名曰海持,觉乘神通。 于此博闻,彼成大道,其土清净,显现微妙,自然跱立,无数幢幡。 诸菩萨众,如江河沙,皆是如来,之所建发。 悉如最胜,无极神足,其德名闻,流遍十方。 欲计寿命,无量难限,教化世间,多所愍伤。 假使其佛,灭度之后,正法当住,过倍其数。 像法存立,转复过倍,最胜宣发,教化若兹。 又此众生,如江河沙,兴报应心,立以佛道。」尔时新发意八万菩萨,各自念言:「怪未曾闻古来未有,吾等焉用菩萨谊为? 诸声闻类顽嚚之俦,乃复授决当获大道。 何因若兹?」世尊即知其心所念,便告之曰:「诸族姓子及比丘听,佛法平等。 族姓子,这发无上正真道意,前于超空如来、至真、等正觉所,而现在博听众经,常修精进,来至吾所欲建殷勤。 由是缘故,速得无上正真道成最正觉。 仁贤阿难,为佛世尊奉持法藏,修菩萨行,出家之缘意履雅愿,以诸族姓子用相託付。」尔时阿难自亲从佛,闻已无量空无之谊,当得成佛授国土决,闻本行愿欢喜悦豫,寻即忆念无央数亿百千之姟诸正觉典。 又观本行所履之迹前后劫数。 即叹颂曰:「我本闻有,无量诸佛,悉念为余,说经典时。 诸有灭度,最胜大圣,余皆忆识,如所闻说。 得立佛道,心不怀疑,如是比者,善权方便。 而为安住,立侍者地,以大道故,奉持正法。」于是世尊告贤者罗云:「罗云思之,汝当来世当得作佛,号度七宝莲华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为佛、众祐,则当供事如十世界尘数如来,当为诸佛现作尊子,亦复如今为吾息也。 其度七宝莲华如来,国土、寿命、教化众生、所有庄严,亦如海持觉娱乐神通世界清净,罗云当为其佛尊子,过是已后当得无上正真道成最正觉。」时佛颂曰:「罗云是我,尊上长子,幼少精童,柔和殊妙。 斯佛之子,当得大道,常以法施,多所悦喜。 无数亿佛,所见哀念,欲得算计,无能限量。 普为最胜,诸佛之子,当成大道,众比丘像。 又此罗云,所行温雅,兴立殊愿,奉吾正戒。 谘嗟宣扬,世雄导师,言我今是,如来之子。 诸德无量,亿姟之数,设有思念,莫能限量。 其罗云者,佛之长子,今所通履,住佛道故。」尔时阿难、罗云,俱白佛言:「今我等见二千声闻,学弟子戒心怀忻然,瞻戴尊颜,道法正典不可思议,愿及是时。」佛告阿难、罗云:「宁见二千声闻学弟子法戒者乎?」阿难白佛言:「唯然见之。」佛告阿难:「斯党同行等学大乘,当供养五百世界尘数如来执持正典,然于后世一时同集,布于十方各各异土,逮成无上正真道为最正觉,号宝英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为佛、众祐。 其寿一劫,觉慧平等,诸声闻同多少无差,诸菩萨众亦复如是。 灭度之后正法住立,数亦无异。」时佛颂曰:「此诸声闻,二千朋党,今悉住立,于世尊前。 斯等圣智,佛皆授决,将来之世,便当成佛。 而显示现,无量譬喻,覩见诸佛,悉当供养。 便当逮获,无上尊道,住于道行,犹得自在。 其名行异,游处十方,悉当忍辱,须臾不变。 当复独处,坐丛树下,当得佛道,成就慧谊。 皆当成觉,号同一等,名曰宝英,流闻世界。 其佛国土,平等殊特,诸声闻众,等亦如是。 神足光明,皆遍世间,周流一切,十方国土。 分别经法,有所依猗,正法存立,等无有异。」于是诸学闻佛授决,欢喜踊跃,不能自胜,以颂赞佛:「闻佛授我决,世光见饱满,如甘露见灌,已获无极安。」正法华经卷第五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7:30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fojing/5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