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阿毗昙八犍度论卷第二 内容: 阿毗昙八犍度论卷第二迦旃延子造符秦罽宾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译阿毗昙杂犍度人跋渠第三一人此生十二种缘。 几种过去。 几种未来。 几种现在。 又世尊言。 无明缘行受缘有。 彼云何无明缘行。 云何受缘有。 无明缘行受缘有。 有何差别。 颇行缘无明非缘明。 缘明不缘无明。 不缘明不缘无明耶。 出息入息当言依身回。 当言依心回耶。 如色界众生依身回。 心如是无色界众生依何所回。 心无有中爱当言见谛断。 当言思惟断。 无有名是何等法。 又世尊言。 彼欲心得解脱瞋恚愚痴。 心得解脱何等心解脱。 有欲无欲有瞋恚无瞋恚。 有愚痴无愚痴。 过去未来现在未解脱心。 当言解脱耶。 已解脱心当言解脱耶。 又世尊言。 于是当习厌无淫习。 无淫解脱习解脱泥洹彼云何厌云何无淫。 云何解脱云何泥洹。 又世尊言。 有断界无淫界有尽界。 彼云何断界。 云何无淫界。 云何尽界。 若断界彼无淫界耶。 设是无淫界彼断界耶。 若断界彼尽界耶。 设尽界彼断界耶。 若无淫界彼尽界耶。 设尽界彼无淫界耶。 又世尊言。 有断想有无淫想有尽想。 彼云何断想。 云何无淫想。 云何尽想。 此章义愿具演说。 一人此生十二种缘。 几种过去几种未来几种现在。 答曰。 二种过去无明行。 二未来生死也。 八现在识名色六入更乐痛爱受有。 又世尊言。 无明缘行受缘有。 彼云何无明缘行。 云何受缘有。 答曰。 无明缘行者。 于是现行前世时所作行。 彼行报今生得有。 是谓无明缘行。 受缘有者。 于是现行于此生所作行。 诸行受报当得未来有。 是谓受缘有。 无明缘行受缘有。 有何差别。 答曰。 无明缘行。 于是现行前世时所作行。 彼行报今生得有。 彼行缘说一结无明。 受缘有。 于是现行今生作行。 彼行报当得未来有。 彼行缘说一切结。 无明缘行受缘有。 是谓差别。 颇行缘无明不缘明。 答曰。 无也。 缘明不缘无明。 答曰。 此亦无也。 不缘明不缘无明。 答曰。 此亦无也。 何以故无。 此众生从久远道言非道。 彼于后时人间造行作粟散小王。 或作边王转为大王。 至遮迦越所欲自在。 展转相因无所不统。 得为人主人界神界药草树木展转生长。 此是前心四缘彼后心一增上缘。 复次我今当说因缘。 颇行缘无明不缘明耶。 答曰有。 无明报染污行。 颇行缘明不缘无明。 答曰有。 除初明诸余无漏行。 颇有行不缘明不缘无明。 答曰有。 除无明报。 诸余不隐没无记行。 初明。 善有漏行。 出息入息当言依身回。 当言依心回耶。 答曰。 出息入息如随巧便。 亦随身回亦随心回。 若出息入息但依身回不依心回者。 此则入无思想定灭尽定。 出息入息回也。 若出息入息依心回不依身回者。 此则无色界人出息入息也。 若出息入息依身回依心回不如巧便。 此则卵胎皮膜转厚如酥酪。 在母腹中诸根未具诸根未熟。 入第四禅出息入息回。 但出息入息如其巧便依身回依心回。 下至摩诃阿鼻泥梨。 上至净居天。 于其中间所有众生。 诸根不缺一切支节完具。 出息入息如其巧便。 尽依身回依心回。 如色界众生依身心回。 如是无色众生依何等心回。 答曰。 命根处所。 亦复有余心不相应行。 无有中爱。 当言见谛断。 当言思惟断耶。 答曰。 无有中爱思惟断。 不得言见谛断。 或复有言无有中爱。 或见谛断。 或思惟断。 云何见谛断。 答曰。 见谛所断法无有中诸淫。 是谓见谛断。 云何思惟断。 答曰。 思惟所断法无有中诸淫。 是谓思惟断。 如我义无有中爱思惟所断。 如是无有中爱思惟所断耶。 答曰如是。 若作是说。 须陀洹能起此爱使我断坏。 乃至死答曰。 无听我所说。 设当无有中爱思惟所断。 彼如是。 当言须陀洹能起此爱断坏乃至死。 答曰。 虽有此言是义不然。 不得作是语。 须陀洹能起此爱无有中爱思惟所断。 不应言无有中爱思惟所断。 此事不然。 颇有是言。 须陀洹淫欲未尽。 地狱畜生饿鬼耶。 答曰。 如是。 颇有是言。 须陀洹能起此爱。 我当作伊罗槃那龙王摩那斯善住。 若阎浮地狱王。 答曰。 无听我所说。 若须陀洹爱未尽地狱畜生饿鬼。 当作是语。 须陀洹能起此爱。 我作伊罗槃那龙王摩那斯善住。 若阎浮地狱王。 答曰。 虽有此言是义不然。 不得作是语。 须陀洹能起此爱。 我作伊罗槃那摩那斯善住。 若阎浮地狱王。 须陀洹欲意未尽地狱畜生饿鬼。 不得作是语。 须陀洹爱未尽地狱畜生饿鬼此爱思惟断。 此事不然颇作是语。 诸缠所缠杀父母此缠思惟所断。 须陀洹未尽耶。 答曰。 如是。 颇作是语。 须陀洹能起此缠诸缠杀父母。 答曰。 不也。 听我所说。 诸缠所缠杀父母此缠思惟所断。 须陀洹未尽彼如是语。 须陀洹能起此缠诸缠杀父母。 答曰。 虽有此言是事不然。 不应作是语。 须陀洹能起此缠诸缠杀父母。 诸缠所缠杀父母此缠思惟所断。 须陀洹未尽不得作是语。 诸缠所缠杀父母此缠思惟所断。 须陀洹未尽此事不然。 颇作是语。 思惟所断法无有思惟断耶。 答曰如是。 颇作是语。 须陀洹能起彼缘爱耶。 答曰不也。 听我所说。 若思惟所断法无有思惟所断。 彼如是语须陀洹能起彼缘爱。 答曰虽有此言是事不然。 不应作是语。 须陀洹能起彼缘爱。 思惟所断法无有思惟所断。 不得作是语。 思惟所断法无有思惟所断此事不然。 无有名何等法。 答曰。 三界无常。 又世尊言。 彼欲心解脱恚心痴心。 解脱云何心得解脱有淫怒痴无淫怒痴。 答曰。 无淫怒痴。 复有如是言。 与淫怒痴心相应彼心解脱。 彼不应作是语。 何以故。 非彼心此淫怒痴相合相依相应。 彼淫怒痴未断如是心不解脱。 彼淫怒痴彼淫怒痴断。 如是心解脱彼淫怒痴。 世尊亦言。 日月此五曀云烟雾尘阿须伦。 非彼日月此曀相合相依相应。 此曀未尽如是彼日月不明不热不广不净。 如此曀尽彼日月明热广净。 如是非彼心此淫怒痴相合相依相应。 彼淫怒痴未断如是心不解脱。 彼淫怒痴彼淫怒痴断心得解脱。 彼淫怒痴何等心解脱。 过去耶。 未来耶。 现在耶。 答曰。 未来心起即时解脱无余障。 此云何。 如无碍道现前即灭。 尽智现在前必生。 若彼无碍道灭而生尽智。 如是未来心生即时解脱无余障。 未解脱心当言解脱耶。 已解脱心当言解脱耶。 答曰。 已解脱心当言解脱。 若已解脱不得言当解脱。 若当解脱不得言已解脱。 已解脱心当解脱。 此事不然。 如向者语。 世尊善说契经。 若断欲无余如入水莲花比丘灭此彼如蛇脱皮去已灭灭耶不灭灭耶。 答曰。 已灭灭也。 若已灭不得言当灭。 若当灭不得言已灭。 已灭当灭此事不然如向者语。 世尊善说契经。 慢尽自定意善心一切脱一靖居无乱畏死度彼岸已度度耶未度度耶。 答曰。 已度度也。 若已度不得言当度。 若当度不得言已度。 已度当度此事不然如向者语。 世尊善说契经。 麋鹿依林鸟归虚空法归分别真人归灭又世尊言。 习厌习无。 淫习无淫解脱。 习解脱泥洹。 彼云何厌。 云何无欲。 云何解脱。 云何泥洹。 云何厌。 答曰。 行臭处不净意常避之暂不喜见是谓厌。 云何无欲。 答曰。 彼厌相应无淫怒痴善根。 是谓无欲。 云何解脱。 答曰。 彼无淫怒痴善根相应。 心已解脱当解脱今解脱。 是谓解脱。 彼云何泥洹。 答曰。 淫怒痴尽无余。 是谓泥洹。 又世尊言。 有断界有无淫界有灭界。 云何断界。 答曰。 除爱结诸余结尽是谓断界。 云何无淫界。 答曰。 爱结灭。 是谓无淫界。 云何灭界。 答曰。 诸结法灭是谓灭界。 所谓断界是无淫界耶。 答曰如是。 设是无淫界是断界耶。 答曰如是。 所谓断界是灭界耶。 答曰如是。 设是灭界是断界耶。 答曰如是。 所谓无淫界是灭界耶。 答曰如是。 设灭界是无淫界耶。 答曰如是。 又世尊言。 有断想有无淫想有灭想。 彼云何断想。 答曰。 除爱结诸余结灭诸想性。 是谓断想。 云何无淫想。 答曰。 爱结灭诸想性。 是谓无淫想。 云何灭想。 答曰。 诸结法灭诸想性。 是谓灭想。 人跋渠第三竟(梵本一百四十八首卢长十六字)。 阿毗昙杂犍度爱恭敬跋渠第四云何爱恭敬。 云何供养恭敬。 云何身力身力摄。 几入几识识。 云何数缘灭。 云何非数缘灭。 云何无常无常非数缘灭。 有何差别。 云何有余泥洹界。 云何无余泥洹界。 泥洹者。 当言学耶。 无学耶。 非学非无学耶又世尊言。 彼成就无学戒身。 无学定身。 无学慧身。 无学解脱身。 无学解脱知见身。 彼云何无学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 又世尊言。 一究竟非众究竟。 究竟名是何法耶。 又世尊言。 有诸异学实当断诸受。 于现法中不施设断一切诸受施设断欲受戒受见受非我受。 此义云何。 以何等故。 外道异学于现法中不施设断我受。 有二智知智尽智。 彼云何知智。 云何尽智。 若归佛归法归比丘僧。 彼何归趣。 此章义愿具演说。 云何爱恭敬。 云何供养恭敬。 云何身力。 爱恭敬者彼云何爱云何恭敬。 爱云何。 答曰。 若爱相爱作爱是谓爱。 恭敬云何若恭敬善恭敬善下此云何。 如一爱师意润。 彼由恭敬法僧和上阿阇梨同和上阿阇梨。 及诸尊重等梵行者。 爱意润。 彼由恭敬如是。 若爱彼作恭敬。 是谓爱恭敬。 供养恭敬者。 二供养法供养衣食。 供养恭敬云何。 若恭敬善恭敬善下。 此云何。 如一作供养师。 彼由恭敬僧和上阿阇梨同和上阿阇梨及诸尊重等梵行者。 作供养彼由恭敬。 如是若供养彼作恭敬。 是谓供养恭敬。 云何身力。 答曰。 若身力身精进身强身方便身勇。 是谓身力。 身力摄一入细滑入。 二识识身识意识。 如二壮夫与共相扑。 一人力胜一人力劣。 其多力者。 捉而知之我力大彼。 彼不如我其力。 劣者。 捉复自知彼力大我。 我不如彼。 如彼多力少力。 俱摄一入细滑入。 二识识身识意识。 譬如二人一人强。 力一劣。 彼处处捉若扑若堕若执此捉。 亦知彼强力此劣。 如彼多力少力俱摄一入细滑入。 二识识身识意识云何。 数缘尽云何。 非数缘尽云何。 无常数缘尽云何。 答曰。 其尽者。 是解脱。 是谓数缘尽。 非数缘尽云何。 答曰。 其尽者。 非解脱是谓非数缘尽。 无常云何。 答曰。 诸行变易灭尽不住。 是谓无常。 无常非数缘尽有何差别。 答曰。 无常者。 诸行变易灭尽不住。 非数缘尽者。 已脱苦患愁忧诸恼。 不随欲意未得离欲。 无常非数缘尽此是差别。 云何有余泥洹界无余泥洹界。 云何有余泥洹界。 答曰。 若无着寿住活四大未没。 彼造色五根与心周旋。 是谓有余泥洹界。 于有余泥洹界有结使灭尽。 得到彼岸而取果证。 是谓有余泥洹界也。 云何无余泥洹界。 答曰。 无着余久过去般泥洹四大灭尽。 彼造色五根无心可回旋。 是谓无余泥洹界。 于无余泥洹界。 诸结使尽是谓无余泥洹界。 泥洹者。 当言学耶无学耶。 亦非学非无学耶。 答曰。 泥洹亦非学非无学也。 或有作是言。 泥洹或是学或是无学。 或是非学非无学。 云何学。 答曰。 学得诸结使灭尽得。 到彼岸而取果证。 是谓为学。 云何无学。 答曰。 无学得诸结使灭尽。 得到彼岸而取果证。 是谓无学也。 云何非学非无学。 答曰。 有漏得诸结使灭尽。 得到彼岸而取果证。 是谓非学非无学。 如我义泥洹亦非学非无学。 如是泥洹亦非学非无学耶。 答曰。 如是。 颇作是说。 诸先以世俗道断欲瞋恚永尽无余。 此不修四圣谛。 若得四谛始得四谛。 得阿那含学耶。 答曰如是。 颇作是说。 诸先以世俗道得诸结使灭尽。 得到彼岸而取果证。 得阿那含果。 此是学耶。 答曰。 非也。 若当先以世俗道得诸结使灭尽。 得到彼岸而取果证得阿那含果。 当是学者。 先亦是学未得阿那含果。 未得彼时如是学此事不然。 颇作是言。 向阿罗汉果证诸结尽学。 得阿罗汉无学耶答曰如是。 颇作是说。 向阿罗汉果证诸结尽学得阿罗汉果彼是无学耶。 答曰。 不也。 若当向阿罗汉果证结尽学。 得阿罗汉是无学者。 本是无学未得阿罗汉。 不得彼时如是无学。 此事不然。 颇作是说。 阿罗汉结尽无学。 失阿罗汉学耶。 答曰如是。 颇作是说。 阿罗汉诸结尽无学。 失阿罗汉彼是学耶。 答曰。 不也。 若当阿罗汉结尽无学。 失阿罗汉当是学者本亦是学。 未失阿罗汉不得彼时如是学。 此事不然。 何以故。 泥洹非学非无学不有学不有无学。 若当泥洹非学非无学有学学有无学。 此二种法乱法不定法则有坏法。 亦不可知住法。 世尊亦不说泥洹非学非无学有学学有无学。 但泥洹不有学不有无学。 以是故常一切时一切住不腐败无变易法。 泥洹非学非无学。 又世尊言。 彼无学成就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无学解脱知见身。 彼云何无学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 云何无学解脱知见身。 云何无学戒身。 答曰。 无学身护口护命清净(八等之一)。 是谓无学戒身。 云何无学定身。 答曰。 无学空无想无愿是谓无学定身。 云何无学慧身。 答曰。 无学思惟相应缘择法择观种种观分别。 此谓无学慧身。 云何无学解脱身。 答曰。 无学思惟相应意解脱已解脱当解脱。 此谓无学解脱身云何无学解脱知见身。 答曰。 尽智无生智。 复次无学苦智习智无学慧身。 无学尽智道智无学解脱知见身。 复次无学苦智习智道智无学慧身。 无学尽智无学解脱知见身。 又世尊言。 一究竟非众究竟。 究竟名何等法。 答曰。 世尊说。 或道究竟或泥洹究竟。 云何为道。 答曰。 如所说。 如不知道一聪明慢未到究竟未道御死此道云何泥洹。 答曰如所说。 究竟到不畏无缚亦无悔已脱于有刺此身是后边是谓最毕竟息迹无有上尽一切之相练迹无有上如彼数目犍连婆罗门。 往至佛所问如此事。 一切世尊瞿昙沙门弟子。 如是教如是训毕究竟无余泥洹。 世尊告曰。 此目犍连不定或得或不得此泥洹。 又世尊言。 外道异学实断诸受。 于现法中不施设断。 诸受施设断欲受戒受见受非我受彼有如是说。 佛世尊说。 少法彼不得如是说。 何以故。 佛不妄说法。 复有作是说。 以现少灭彼不得如是说。 何以故。 若见天人于我受中少灭证。 然佛世尊。 广为说法无有极。 乃至天人奉行。 于彼有异学梵志受佛语名持入阴盖意止觉意具足不具足。 于彼有异学梵志。 受欲受名者彼如是说。 我施设断欲受诸戒受见受名者。 彼如是说我施设断戒受见。 受如众多比丘中食后云集昇讲堂。 有异学众多梵志往至如是问。 沙门瞿昙为弟子如是说法。 于是断五盖覆。 心慧力羸。 专四意止修七觉意。 我等亦当为弟子如是说法。 于是断五盖覆。 心慧力羸。 专四意止修七觉意。 此我等与彼沙门瞿昙有何等异。 此婆罗门不识盖况当识意止觉意。 然佛世尊广为说法无有极。 乃至天人奉行。 于彼有异学梵志。 受佛语名持入阴盖意止觉意具足不具足。 于彼有异学梵志。 受欲受名者彼如是说。 我施设断欲受诸戒受见受名者。 彼如是说我施设断戒受见受。 如彼檀提婆罗门身生痈疽如蛇。 无常实苦实空实无我。 复以二手摩抆身言。 此瞿昙不病此泥洹。 此檀提梵志不识不病。 况当识见泥洹然佛世尊广为说法。 乃至天人奉行。 彼异学梵志闻佛语名持入阴盖意止觉意是具足不具足者。 于彼有异学梵志受欲受名者。 彼如是说。 我施设断欲受诸戒受见受名者。 彼如是说。 我施设断我施设断戒受见受。 此义云何。 以何等故。 外道异学不施设断我受。 答曰。 外道异学。 长夜着己身着众生。 着人。 着寿命。 彼多闻者。 非如是时说我施设断我受。 有二智知智尽智。 彼云何知智云何尽智。 云何知智。 答曰。 诸智见明觉修行。 是谓知智。 云何尽智。 答曰。 淫怒痴尽无余。 一切结尽无余。 是谓尽智。 世尊或说知智。 或说泥洹。 云何知智。 答曰。 如所说。 此贤年少者一切世能解若此爱生苦能已智聪明若用行则说不用则不说不作歌诵者。 能已智聪明。 此曰。 知智。 云何泥洹。 答曰。 如所说当说智知法已知人。 云何智。 答曰。 淫怒痴尽无余。 一切结尽无余。 是曰智也。 云何知法。 答曰。 五盛阴是。 云何已知人。 答曰。 漏尽阿罗汉。 是此泥洹诸归佛趣。 彼何归趣。 答曰。 诸法实有数想施设说语回转。 佛者彼觉行归趣无学法。 归法趣者彼何归趣。 答曰。 爱尽无淫灭说泥洹。 彼此归趣。 诸归僧趣彼何归趣。 答曰。 诸法实有数想施设说语回转。 僧者彼僧行归趣。 学法无学法。 爱恭敬品第四竟。 (梵本三百七十三首卢长十字)。 阿毗昙杂犍度无惭愧跋渠第五云何无惭云何无愧。 无惭无愧有何差别。 云何惭云何愧。 惭愧有何差别。 云何增不善根。 云何微。 云何欲界增善根。 云何微。 若心过去一切彼心变易耶。 设心变易一切彼心过去耶。 若心染污一切彼心变易耶。 设心变易一切彼心染污耶。 一切调尽与戏相应耶。 一切戏尽与调相应耶。 一切睡尽与眠相应耶。 一切眠尽与睡相应耶。 眠当言善耶不善耶。 无记耶。 眠时当言福回耶非福回耶。 非福非不福回耶。 梦名何等法。 五盖摄诸盖。 诸盖摄五盖。 诸盖彼是覆耶设覆彼是盖耶。 诸欲界系无明使。 一切彼不善耶。 设诸不善者。 一切彼欲界系无明使耶。 诸色无色界无明使者。 一切彼无记耶。 设诸无记者。 一切彼色无色界无明使耶。 诸苦谛习谛所断无明使一切。 彼一切遍耶。 设诸一切遍一切彼苦谛习谛所断无明使耶。 诸尽谛道谛所断无明使一切。 彼非一切遍耶设诸非一切遍一切。 彼尽谛道谛所断无明使耶。 云何不共无明使。 云何不共调缠。 此章义愿具演说。 云何无惭云何无愧。 云何无惭。 答曰。 可惭不惭可避不避。 亦不避他不恭敬。 不善恭敬。 不善往来。 是谓无惭云何无愧。 答曰。 若不愧不善愧不愧他。 可羞不羞不羞他。 不畏恶事。 恶事不见畏。 是谓无愧。 无惭无愧有何差别。 答曰。 不善往来无惭。 恶事不见畏无愧。 无惭无愧是谓差别。 云何惭云何愧。 云何惭。 答曰。 可惭惭。 可避避。 可避他恭敬善恭敬善往来。 是谓为惭。 云何为愧。 答曰。 可愧愧。 可羞羞。 可羞他。 恶事畏见恶事畏。 是谓愧。 惭愧有何差别。 答曰。 善往来惭。 恶事见恶事怖愧。 惭愧是谓差别。 云何增不善根。 云何微云何增答曰。 诸不善根断善根者。 断欲界淫此最初灭时。 是谓为增。 云何微。 答曰。 度欲无淫最后灭者。 诸已灭欲得无淫。 是谓微。 云何欲界系增善根。 云何微云何增。 答曰。 菩萨于正法越次取证。 修行得等智。 若如来得尽智。 于淫怒痴尽得善根。 是谓增云何微。 答曰。 断善根。 时诸最后灭诸已灭得数断善根。 是谓微。 诸心过去一切彼心变易耶答曰。 如是。 诸心过去一切彼心变易。 颇有心变易彼心不过去耶。 答曰。 有未来现在欲瞋恚相应心。 世尊亦说。 若贼来俱锯刃割截身体。 彼当俱锯刃割截身体时心有变易。 亦复说。 若比丘变易心也。 诸心染污一切彼心变易耶。 答曰。 如是。 诸心染污一切彼心变易也。 颇有心变易彼心不染污耶。 答曰有。 过去欲不相应心。 未来现在瞋恚相应心。 世尊亦说。 若贼来俱锯刃割截身体。 彼当俱锯刃割截身体时。 心有变易。 一切调与戏相应耶。 答曰。 或调不与戏相应。 云何调不与戏相应。 答曰。 不戏不息不休调稍稍调心炽盛。 是谓调不与戏相应。 云何戏不与调相应。 答曰。 不染污心若所作恶悔戏。 是谓戏不调相应。 云何调与戏相应。 答曰。 染污心所作恶悔戏。 是谓调戏相应。 云何非调非戏相应。 答曰。 除上尔所事。 一切睡眠相应耶。 答曰。 或睡不眠相应。 云何睡不眠相应。 答曰。 未眠时身不软心不软。 身重心重。 身瞪瞢心瞪瞢。 身愦心愦。 身睡心睡睡所缠。 是谓睡不眠相应。 云何眠不睡相应。 答曰。 不染污心眠梦。 是谓眠不睡相应。 云何睡眠相应。 答曰。 染污心眠梦。 是谓睡眠相应。 云何不睡不眠。 答曰。 除上尔所事。 眠当言善耶。 不善耶。 当言无记耶。 答曰。 眠或善或不善或无记。 云何为善。 答曰。 善心眠梦是谓善。 云何不善。 答曰不善心眠梦是谓不善。 云何无记。 答曰。 除上尔所事。 眠时所作福当言回耶。 所作不福当言回耶。 所作福所作不福当言回耶。 答曰。 眠时或所作福当言回。 或所作不福当言回。 或所作福所作不福。 不当言回。 云何眠时所作福当言回。 答曰。 如梦中施与作福持戒守斋。 如眠时余福心回。 何以故。 如善心眠。 如是眠时所作福当言回。 云何眠时所作不福当言回耶。 答曰。 如梦中杀生盗行邪淫。 如言妄语饮酒。 如眠时余不福心回。 何以故。 如不善心眠。 如是眠时所作不福当言回也。 云何眠时所作福所作不福不当言回耶。 答曰。 如眠时非福心非无福。 心不回。 何以故。 如无记心眠。 如是眠时所作福所作非福不当言回也。 梦名何等法。 答曰。 眠时诸缘心心念法。 回觉已便忆如说如是如是我见梦。 五盖摄诸盖。 诸盖摄五盖。 答曰。 诸盖摄五盖。 非五盖摄诸盖。 不摄何等。 答曰。 无明盖也。 世尊亦说。 无明覆爱结系。 如是愚得此身。 聪明亦如是。 若盖彼覆耶。 答曰。 或盖彼不覆。 云何盖彼不覆。 答曰。 过去未来五盖是谓盖彼非覆。 云何覆彼非盖。 答曰。 除五盖诸结使现在前。 是谓覆彼非盖也。 云何盖彼覆。 答曰。 五盖展转现在前是谓盖。 彼覆云何非盖彼非覆。 答曰。 除上尔所事。 诸欲界系无明使一切彼不善乎。 答曰。 如是。 诸不善一切彼欲界系无明使。 颇有欲界系无明使非彼不善乎。 答曰有。 欲界身见边见相应无明使。 诸色无色界无明使一切彼无记耶。 答曰。 如是。 诸色无色界无明使一切彼无记也。 颇有无记非彼色无色界无明使耶。 答曰有。 欲界身见边见相应无明使。 诸苦谛习谛所断无明使。 彼一切遍耶。 答曰如是。 诸一切遍一切彼苦谛习谛所断无明。 使颇有苦谛习谛所断无明使。 彼非一切遍耶。 答曰有。 苦谛习谛所断。 非一切遍相应无明使。 诸尽谛道谛所断无明使一切。 彼不一切遍耶。 答曰。 如是。 诸尽谛道谛所断无明使。 非一切彼非一切遍耶。 颇不一切遍非彼尽谛道谛所断无明使耶。 答曰有。 苦谛习谛所断不一切遍相应无明使。 云何不共无明使。 答曰。 苦不忍习尽道不忍。 云何不共调缠。 答曰。 无不共调缠。 无惭愧跋渠第五竟(梵本二百二十首卢)。 阿毗昙八犍度论卷第二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2:55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fojing/3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