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阿毗昙八犍度论卷第三 内容: 阿毗昙八犍度论卷第三迦旃延子造符秦罽宾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译阿毗昙杂犍度色跋渠第六色法生老无常当言色耶。 非色耶。 无色可见不可见。 有对无对。 有漏无漏。 有为无为。 过去未来现在。 善不善无记。 欲界系色界系无色界系。 学无学非学非无学。 见谛所断思惟所断法。 无断法。 生老无常。 当言见谛所断。 当言思惟所断。 当言无断耶。 云何老。 云何死。 云何无常。 诸死彼无常耶。 设无常彼死邪。 行力强无常力强。 又世尊言。 此三有为有为相。 兴衰住若干。 彼一心中云何兴。 云何衰。 云何住。 若干此章义愿具演说。 色法生老无常当言色耶。 当言非色耶。 答曰。 当言非色。 无色当言即无色。 可见当言不可见。 不可见当言即不可见。 有对当言即无对。 无对当言即无对。 有漏当言即有漏。 无漏当言即无漏。 有为当言即有为。 无为当言即无为。 过去当言即过去。 未来当言即未来。 现在当言即现在。 善当言即善。 不善当言即不善。 无记当言即无记。 欲界系当言即欲界系。 色界系当言即色界系。 无色界系当言即无色界系。 是学当言即是学。 不学当言即不学。 非学非无学当言即非学非无学。 见谛所断当言即见谛所断。 思惟所断当言即思惟所断。 非断法生老无常当言见谛所断。 当言即思惟所断。 当言非断耶。 答曰。 当言即无断。 云何老。 云何死。 云何无常。 云何老。 答曰。 行衰退根熟坏身色变得老毁。 是谓老。 云何死。 答曰。 彼众生生彼彼生处。 若命终当命终退不现。 丧没寿失舍阴命根闭。 是谓死。 云何无常。 答曰。 诸行散退没是谓无常。 诸谓死即无常耶。 答曰如是。 诸死彼无常。 颇有无常。 彼非死耶。 答曰有。 除死诸余行。 无常行力强无常力强。 答曰。 行力强非无常。 行者过去未来现在行。 灭无常者现在行散。 或作是说。 无常力强非行。 行亦无常如我意行力强。 非无常行者。 过去未来现在行灭。 无常者现在行散也。 又世尊言。 此三有为相有为相兴衰住若干。 彼一心云何兴。 云何衰。 云何住若干。 答曰。 兴者生。 衰者无常。 住若干老也。 色品第六竟(梵本三十七首卢秦六百八十九言)。 阿毗昙杂犍度无义跋渠第七又世尊言。 知无义俱诸空持戒彼不得义如出时没以何等故与无义俱诸空持戒世尊说苦。 又世尊言。 彼正身坐系念在前。 彼云何系念在前。 又世尊言。 目犍连鞮舍梵天。 不说第六人行无想(三道向得)。 云何第六人行无想。 又世尊言。 此闻法已时地神举声放声。 如来转法轮于波罗[木*奈]鹿苑园中。 若沙门婆罗门天魔梵天若世间未曾转。 地神有此智知如来转法轮不。 又世尊言。 彼比丘漏尽阿罗汉。 三十三天集坐善法讲堂。 数数云集行彼某名尊者。 彼某名尊者弟子。 于某村某聚落出家信家非家。 剃除须发着袈裟衣。 作道人尽有漏成无漏。 心解脱慧解脱。 于现法自知行作证。 生已尽梵行已成所作已办。 名色已有知如真。 三十三天有此智知比丘漏尽不。 又世尊言。 彼诸化法教化亦诸向法次法。 此八万四千摩竭大臣三结已尽。 得须陀洹不堕恶趣。 法定正道至七有。 往来七生天人尽苦际。 彼云何化法教化。 云何向法次法。 云何多欲云何无厌。 多欲无厌有何差别。 云何少欲云何知足。 少欲知足有何差别。 云何难满云何难养。 云何易满云何易养。 此章义愿具演说又世尊言。 知无义俱诸空持戒彼不得义如出时没以何等故与无义俱。 诸空持戒世尊说苦。 答曰。 此是死道共死死相。 不能如是苦离死。 以是故与无义俱诸空持戒世尊说苦。 又世尊言。 彼正身坐系念在前。 彼云何系念。 答曰。 彼近明善方便正念。 骨想青想骨琐想。 膖胀想。 食不尽想。 烧焦想。 骨节异处想。 又世尊言。 目犍连鞮舍梵天不说第六人行无想。 云何第六人行无想。 答曰。 坚信坚法于此义现第六无想人。 彼无想不可数不可施设。 若此住若彼住不可数。 若苦法忍若苦法智。 若苦未知忍若苦未知智。 若习法忍若习法智。 若习未知忍若习未知智。 若尽法忍若尽法智。 若尽未知忍若尽未知智。 若道法忍若道法智。 若道未知忍若道未知智。 如是无想不可数不可施设。 若此住若彼住。 以是故坚信坚法。 于此义现第六无想人。 又世尊言。 此闻法已时地神举声放声。 世尊转法轮于波罗[木*奈]仙人鹿苑园中。 若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 若世间未曾转。 地神有此智知世尊转法轮不耶。 答曰不也。 云何知。 答曰。 世尊起世俗心。 我转法轮名某比丘见法。 此彼知亦告他我转法轮。 名某比丘见法此彼闻彼尊者亦起世俗心。 世尊转法轮我已见法。 此彼知亦告他佛转法轮。 我已见法。 此彼闻彼。 或从大尊天闻。 又世尊言。 彼比丘漏尽阿罗汉。 三十三天集坐善法讲堂。 数数云集行彼某名尊者。 彼某名尊者弟子。 于某村某聚落出家信家非家。 剃除须发着袈裟衣。 作道人尽有漏成无漏。 心解脱慧解脱。 于现法自知行作证。 生已尽梵行已成所作已办。 名色已有知如真。 是三十三天有此智知比丘漏尽不。 答曰。 不知。 云何知。 答曰。 世尊起世俗心。 名某比丘漏尽得阿罗汉。 此彼知亦告他。 名某比丘漏尽得阿罗汉。 此彼闻彼尊者亦起世俗心。 我漏尽得阿罗汉。 此彼知亦告他。 我漏尽得阿罗汉。 此彼闻彼。 或从大尊天闻。 又世尊言。 彼诸化法教化亦诸向法次法。 此八万四千摩竭大臣三结已尽。 得须陀洹不堕恶趣。 法定正道至七有。 往来七生人天尽苦际。 彼云何化法教化云何向法次法。 云何化法教化。 答曰。 诸摩竭大臣已生天见法。 此谓化法教化。 云何向法次法。 答曰。 诸摩竭大臣本为人时见法。 此谓向法次法。 云何多欲。 云何无厌。 多欲云何。 答曰。 未得色声香味细滑衣食床卧病瘦医药具。 诸欲已欲当欲。 此谓多欲。 无厌云何。 答曰。 以得色声香味细滑衣食床卧病瘦医药具。 不喜不善喜。 亦不喜他不厌不善厌亦不厌他。 此谓无厌。 多欲无厌有何差别。 答曰。 未得色声香味细滑衣食床卧病瘦医药具。 若索求索强索巧方便缘。 已得色声香味细滑衣食床卧病瘦医药具。 复方便复欲复愿复念。 少不喜少不善喜得他少不喜。 多欲无厌。 此谓差别。 云何少欲云何厌。 少欲云何。 答曰。 未得色声香味细滑衣食床卧病瘦医药具。 诸非欲非已欲非当欲。 此谓少欲。 厌云何。 答曰。 以得色声香味细滑衣食床卧病瘦医药具。 诸喜善喜亦善喜他厌善厌善厌他。 此谓厌。 少欲厌有何差别。 答曰。 未得色声香味细滑衣食床卧病瘦医药具。 若不索不求索不强索。 不巧方便缘方便。 已得色声香味细滑衣食床卧病瘦医药具。 不复方便不复作欲不复作愿不复作念少喜少善喜得他喜。 少欲厌。 此谓差别。 云何难满云何难养。 难满云何。 答曰。 欲多食欲多噉此谓难满。 云何难养。 答曰。 贪餮常悕望食此谓难养。 云何易满云何易养易满云何。 答曰。 诸不大食不大噉不悕望食此谓易满。 云何易养。 答曰。 不贪餮常不悕望食。 此谓易养也。 阿毗昙无义跋渠第七竟(梵本九十七首卢晋言一千五百八十言)。 阿毗昙杂犍度思跋渠首第八云何为思云何为想。 思想有何差别。 云何为觉云何为观。 觉观有何差别。 云何为掉云何心乱。 掉心乱何差别。 云何无明云何不顺智。 云何为慢云何为憍。 慢憍有何差别。 若生增上慢我见苦是苦此增上慢。 何缘若生增上慢我见习是习见尽。 是尽见道是道此增上慢。 何缘若生增上慢我生已尽梵行已成所作已办。 名色已有知如真。 此增上慢。 何缘云何不胜生慢上慢作慢。 云何觉欲自害。 云何害他。 云何俱害。 云何觉恚自害。 云何害他。 云何俱害。 云何觉杀自害。 云何害他。 云何俱害。 知为多智。 为多智为多识。 为多有漏行多无漏行。 多有为多无为多。 云何行事成云何除事成。 云何凡夫性凡夫事。 当言善耶。 不善耶无记耶。 当言欲界系耶。 当言色无色界系耶。 见谛所断耶。 思惟所断耶。 凡夫性名何等法。 诸法邪见相应。 彼邪志耶。 设邪志彼邪见耶。 所有诸法邪见相应。 彼邪方便邪念邪定耶。 设邪定彼邪见耶。 诸法乃至邪念相应彼邪定耶。 设邪定彼邪念耶。 此章义愿具演说。 云何为思。 云何为想。 云何为思。 答曰。 诸思等思增思心行意作是谓思。 云何为想。 答曰。 诸想等想缘想称观此谓想。 思想何差别。 答曰。 思者行想者慧。 思想此为差别。 云何为觉云何为观。 云何为觉。 答曰。 诸心觉稍稍觉桉。 次分别稍稍分别是谓觉。 云何观。 答曰。 诸择一一择顺择顺回桉。 次顺往界是谓观。 觉观有何差别。 麁心为觉细心为观。 觉观是谓差别。 云何为掉云何心乱。 云何为掉。 答曰。 心不息不休掉心炽盛。 是谓掉。 云何心乱。 答曰。 心散心乱心妄心动不一心。 是谓心乱。 掉心乱有何差别。 答曰。 不息相调。 不一心相心乱。 是谓差别。 云何无明。 云何不顺智。 无明云何。 答曰。 三界无知也。 云何不顺智。 答曰。 无巧便慧也。 如是无巧便慧不顺智耶。 答曰。 如是。 颇作是语诸顺智言妄语。 彼一切失意不顺智顺智言妄语耶。 答曰。 如是。 颇作是语顺智无妄语耶。 答曰。 不也。 听我所说诸顺智言妄语。 彼一切失意不顺智。 顺智言妄语。 彼作是语顺智无妄语。 答曰。 虽作是语此事不然。 不应作是语顺智无妄语但诸顺智言妄语。 彼一切失意不顺智。 顺智言妄语。 不应作是语诸顺智言妄语。 彼一切失意不顺智。 顺智言妄语。 此事不然。 颇作是说一切无明。 不顺智相应诸顺智言妄语。 彼一切无明往无明愚无明所缠失意不顺智顺智言妄语耶。 答曰。 如是。 颇作是说顺智无妄语耶。 答曰。 不也。 听我所说若一切无明不顺智相应。 诸顺智言妄语。 彼一切无明往无明愚无明所缠失意不顺智。 颇智言妄语。 彼如是说顺智无妄语耶。 答曰。 虽有是语此事不然。 不应作是说顺智无妄语。 但一切无明不顺智相应。 诸顺智言妄语。 彼一切无明往无明愚无明所缠失意不顺智。 顺智言妄语。 不应作是语。 一切无明不顺智相应诸顺智言妄语。 彼一切无明往无明愚无明所缠失意不顺智。 顺智言妄语此事不然。 云何慢。 云何憍。 慢云何。 答曰。 于卑谓妙(自谓胜也)。 于妙相似从此起慢。 作慢心炽盛是谓慢。 憍云何。 答曰。 我生胜姓。 色族伎术业富端正。 从此起憍作憍一一憍一一作憍。 是谓憍。 慢憍何差别。 答曰。 于他胜心炽盛是谓慢相。 自于法中心有染污。 是谓憍相慢憍是谓差别。 若生增上慢我见苦是苦。 此增上慢何缘。 答曰。 如一(非辟)。 与善知识相得从其听法内思惟得顺苦忍。 彼苦是苦忍欲意喜。 如是彼思惟忍相应思惟不妄时。 于其中间见疑不行。 设有行者亦复不觉(不得忍不觉有此行也)。 便作是念。 我见苦是苦。 从此起慢是谓增上慢。 此增上慢何缘。 答曰。 即彼苦缘智亦如是。 若生增上慢我见尽是尽。 此增上慢何缘。 答曰。 如一与善知识。 相得从其闻法内思惟得顺尽忍。 彼尽是尽忍欲意喜。 如是彼思惟忍相应思惟不妄时。 于其中间见疑不行。 设有行者亦复不觉。 便作是念。 我见尽是尽从此起慢。 是谓增上慢。 此增上慢何缘。 答曰。 即彼尽缘道亦如是。 若生增上慢我生已尽。 此增上慢何缘。 答曰。 如一便作是念。 此道此迹我依此道依此迹。 已知苦已断习。 已尽作证已思惟道我生已尽。 从此起慢。 是谓增上慢。 此增上慢何缘。 答曰。 即彼生缘。 若生增上慢。 我梵行已成。 此增上慢何缘。 答曰。 如一便作是念。 此道此迹。 我依此道依此迹。 已知苦已断习。 已尽作证已思惟道我梵行已成。 从此起慢。 是谓增上慢。 此增上慢何缘。 答曰即彼心心所念法缘。 若生增上慢。 我所作已办。 此增上慢何缘。 答曰。 如一便作是念。 此道此迹。 我依此道依此迹。 我已知苦已断习。 已尽作证已思惟道我已断使。 已害结已吐结我所作已办。 从此起慢。 是谓增上慢。 此增上慢何缘。 答曰。 即彼心心所念法缘。 若生增上慢。 我名色已有知如真。 此增上慢何缘。 答曰。 如一便作是念。 此道此迹。 我依此道依此迹。 我已知苦不复当知。 已断习不复当断。 以尽作证不复当作证。 以思惟道不复当思惟。 我名色已有知如真。 从此起慢。 是谓增上慢。 此增上慢何缘。 答曰。 即彼心心所念法缘。 云何于卑起慢。 答曰。 此一见他胜我。 若生若姓若色若族伎术行业。 若富若戒。 见已便作是念。 此少胜我生姓色族伎术行业富戒。 此彼非十倍二十倍非百倍不如是。 谓于卑起慢。 云何觉欲而自害。 云何害彼。 云何俱害。 云何自害答曰。 如淫欲所缠身。 生热心热身烧心烧。 亦复淫欲所缠长夜不忍不软不爱受报。 如是自害。 云何害他。 答曰。 如淫欲所缠悕望他妻。 若见彼夫便起瞋恚。 如是害他。 云何俱害。 答曰。 如淫欲所缠窃盗他妻。 若彼夫见捉其妻执。 其人捶打缚杀如是俱害。 云何觉恚。 自害云何害他。 云何俱害。 云何自害。 答曰。 如瞋恚所缠身。 生热心热身烧心烧。 亦复瞋恚所缠长夜不忍不软。 不爱受报。 如是自害。 云何害他。 答曰。 如瞋恚所缠打他若手若杖若石。 若刀如是害他。 云何俱害。 答曰。 如瞋恚所缠打他。 若手若杖若石若刀。 为彼所打若手若杖若石若刀。 如是俱害。 云何觉杀自害。 云何害他。 云何俱害。 云何自害。 答曰。 如杀心所缠身。 生热心热身烧心烧。 亦复杀所缠长夜不忍不软不爱受报。 如是自害。 云何害他。 答曰。 如害所缠断他命。 如是害他。 云何俱害。 答曰。 如害所缠断他命他亦报此断命。 如是俱害。 知多耶智多耶。 答曰。 知多非智多彼智者知也。 智多耶识多耶。 答曰。 识多非智多。 一切智识所摄。 识非智所摄。 不摄何等。 答曰。 忍相应识。 有漏行多无漏行多。 答曰。 有漏行多非无漏行。 有漏行十入二入少有所入。 无漏行二入少有所入。 有为多无为多。 答曰。 有为多非无为。 有为十一入一入少有所入。 无为一入少有所入。 云何行事成。 云何除事成。 云何凡夫性。 行事成云何。 答曰。 无学身护口护命清净。 是谓行事成。 云何除事成。 答曰。 无学根护。 是谓除事成。 云何凡夫性。 答曰。 圣法若不得已不得当不得。 复次诸圣煖圣忍圣见圣味圣慧。 若不得已不得当不得。 是谓凡夫性。 凡夫性当言善耶。 当言不善耶。 当言无记耶。 答曰。 凡夫性当言无记。 不当言善。 不当言不善也。 以何等故凡夫性不当言善。 答曰。 方便求善法已得善法。 不求方便我作凡夫也。 已断善根永灭善法。 不得成就善法。 设凡夫性是善者。 彼断善根彼非凡夫。 以是故凡夫性不得言善。 以何等故凡夫性不当言不善。 答曰。 得欲爱尽。 不善根永尽。 不成就不善法。 设凡夫性不善者。 彼凡夫欲爱尽。 彼非凡夫人耶以是故凡夫性不当言不善也。 凡夫性当言欲界系。 当言色无色界系。 答曰。 凡夫性或欲界系。 或色无色界系。 以何等故。 凡夫性不定言欲界系。 答曰。 欲界没生色界。 永灭欲界系法。 得不成就欲界系法。 若凡夫性定欲界系者。 彼诸凡夫生无色界者。 彼非凡夫耶。 以是故凡夫性不当言定欲界系。 以何等故凡夫性不当言定色界系。 答曰。 色界没生无色界。 永灭色界系法。 不得成就色界系法。 若凡夫性定色界系。 彼诸凡夫无色界生。 彼非凡夫耶。 以是故凡夫性不当言定色界系。 以何等故凡夫性不当言定无色界系。 答曰。 等越次取证。 先从欲界于苦思苦后色无色界同。 圣道已生先办欲界事。 后色无色界同。 若等越次取证。 先从无色界于苦思苦。 后欲界色界同。 圣道已生先办无色界事。 后欲界色界同。 如是凡夫性定无色界系。 但等越次取证先从欲界于苦思苦。 后色无色界同。 圣道已生先办欲界事。 后色无色界同。 以是故凡夫性不当言定。 无色界系。 凡夫性当言见谛断。 当言思惟断。 答曰凡夫性当言思惟断。 不当言见谛断以何等故凡夫性思惟断非见谛断。 答曰。 见谛所断法永染污。 凡夫性不染污此云何。 世间第一法在前速灭苦法忍现在前速生。 如此世间第一法灭苦法忍生。 于其中间三界凡夫性得不成就。 非余见谛所断法永灭。 凡夫性名何等法。 答曰。 三界无染污心不相应行。 诸法邪见相应彼邪志耶。 答曰。 或邪见非邪志。 云何邪见非邪志。 答曰。 邪见相应邪志。 诸余邪志不相应邪见相应法。 是谓邪见非邪志。 云何邪志非邪见。 答曰。 邪志相应邪见诸余邪见不相应邪志相应法。 是谓邪志非邪见。 云何邪见邪志。 答曰。 除邪见相应邪志。 诸余邪见邪志相应法。 是谓邪见邪志。 云何非邪见非邪志。 答曰。 邪见不相应邪志。 邪志不相应邪见。 诸余心心所念法。 色无为心不相应行。 是谓非邪见非邪志。 诸法邪见相应彼邪方便也。 答曰。 或有邪见非邪方便。 云何邪见非邪方便。 答曰。 邪见相应邪方便。 是谓邪见非邪方便。 云何邪方便非邪见。 答曰。 邪见诸余邪见不相应。 邪方便相应法。 是谓邪方便非邪见。 云何邪见邪方便。 答曰。 除邪方便。 诸余邪见相应法是谓邪见邪方便。 云何非邪见非邪方便。 答曰。 邪见不相应。 邪方便诸余心心所念法。 色无为心不相应行。 是谓非邪见非邪方便。 邪念邪定亦如是。 诸法邪志相应。 彼邪方便耶。 答曰。 或邪志非邪方便。 云何邪志非邪方便。 答曰。 邪志相应邪方便。 是谓邪志非邪方便。 云何邪方便非邪志。 答曰。 邪志诸余邪志不相应。 邪方便相应法。 是谓邪方便非邪志。 云何邪志邪方便。 答曰除邪方便。 诸余邪志相应法。 是谓邪志邪方便也。 云何非邪志非邪方便。 答曰。 邪志不相应。 邪方便诸余心心所念法。 色无为心不相应行。 是谓非邪志非邪方便。 邪念邪定亦如是。 诸法邪方便相应彼邪念耶答曰。 或邪方便非邪念。 云何邪方便非邪念。 答曰。 邪念是谓邪方便非邪念。 云何邪念非邪方便。 答曰。 邪方便是谓邪念非邪方便。 云何邪方便邪念。 答曰。 除邪念(去不与所念相应也)。 诸余邪方便相应法。 是谓邪方便。 邪念云何非邪方便非邪念。 答曰诸余心心所念法。 色无为心不相应行。 是谓非邪方便非邪念。 邪定亦如是。 诸法邪念相应彼邪定耶。 答曰或邪念非邪定。 云何邪念非邪定。 答曰。 邪定是谓邪念非邪定。 云何邪定非邪念。 答曰。 邪念是谓邪定非邪念(同故言非)。 云何邪念邪定。 答曰。 除邪定诸余邪念相应法。 是谓邪念。 邪定云何非邪念非邪定。 答曰。 诸余心心所念法。 色无为心不相应行。 是谓非邪念非邪定。 思想品第八竟(梵本二百二十首卢长十八字)。 杂犍度第一尽(自初讫此三千五百言)。 阿毗昙八犍度论卷第三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2:55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fojing/3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