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二十八 内容: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二十八姚秦罽宾三藏昙摩耶舍共昙摩崛多等译绪分定品第十之一五支定。 五智定。 共念出息入息定。 共不净想定。 入火定。 共证知神足定。 共证知天耳定。 共证知他心定。 共证知宿命定共明想定。 无间定。 根定。 力定正觉定正定邪定圣定非圣定。 有漏定无漏定。 有染定无染定。 有求定无求定。 当取定非当取定。 有取定无取定。 有胜定无胜定。 受定非受定。 内定外定。 有报定无报定。 凡夫共定。 凡夫不共定。 非凡夫共定。 非凡夫不共定。 声闻共定。 声闻不共定。 非声闻共定。 非声闻不共定。 如电定如金刚定。 不定得定定得定。 有行难持定。 无行易持定。 一分修定。 二分修定。 有想定无想定。 如事定。 忆想定离色想定不离色想定。 无胜入定遍入定。 有觉定无觉定。 有观定无观定。 有喜定无喜定。 共味定。 共舍定。 忍相应定。 非忍相应定。 智相应定。 非智相应定。 忍为始定。 智为始定欲终定。 始生定。 善定不善定无记定。 学定无学定非学非无学定。 报定报法定。 非报非报法定。 见断定。 思惟断定。 非见断非思惟断定。 见断因定。 思惟断因定非见断非思惟断因定。 下定中定上定。 麁定细定微定。 有觉有观定。 无觉有观定。 无觉无观定。 空定无相定无愿定。 三愿得定。 非三愿得定。 内身观内身定。 外身观外身定。 内外身观内外身定。 内受观内受定。 外受观外受定。 内外受观内外受定。 内心观内心定。 外心观外心定。 内外心观内外心定。 内法观内法定。 外法观外法定。 内外法观内外法定。 内境界定。 外境界定。 内外境界定。 内定境界定。 外定境界定。 众生境界定。 色境界定。 无色境界定。 众生境界定。 有为境界定。 无为境界定。 众生境界定。 法境界定。 无境界定。 众生境界定。 少定中定。 无量定少境界定。 中境界定。 无量境界定。 少定少境界。 少定中境界。 少定无量境界。 中定少境界。 中定中境界。 中定无量境界。 无量定少境界。 无量定中境界。 无量定无量境界。 少住定。 中住定。 无量住定。 少定少住。 少定中住。 少定无量住。 中定少住。 中定中住。 中定无量住。 无量定少住。 无量定中住。 无量定无量住。 过去定。 未来定。 现在定。 过去境界定。 未来境界定。 现在境界定。 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境界定。 欲界系定。 色界系定。 无色界系定。 不系定。 作定非离离定。 非作作离定。 亦非作离定。 取定非出出定。 非取取出定。 亦非取非出定。 有染定。 非离染离染定。 非有染有染离染定。 亦非有染非离染定。 有枙定非离枙。 离枙定。 非有枙有枙离枙定。 亦非有枙非离枙定。 智果定非断果。 断果定非智果。 智果断果定。 亦非智果非断果定。 智果定非得果。 得果定非智果。 智果得果定。 亦非智果非得果定。 尽定非觉。 觉定非尽。 尽觉定。 亦非尽非觉定。 射定。 非解解定。 非射射解定。 亦非射非解定。 退分定。 住分定。 增长分定。 射分定。 退分定。 非住分。 住分定。 非退分。 退分住分定。 亦非退分非住分定。 退分定非增长分。 增长分定非退分。 增长分定。 亦非退分非增长分定。 退分定非射分。 射分定非退分射分定。 亦非退分射分定。 住分定非增长分。 增长分定非住分。 住分增长分定。 亦非住分非增长分定。 住分定非射分。 射分定非住分。 住分射分定。 亦非住分非射分定。 增长分定非射分。 射分定非增长分。 增长分射分定。 亦非增长分非射分定。 四念处四正断四神足四禅。 四无量四无色定。 四向道四果。 四修定四断。 五根五力。 五解脱入五出界。 五观定五生解脱法。 六念六定。 六出界。 六明分法。 六悦根法。 六无喜正觉。 七觉七想七定所须八圣道八解脱八胜入。 九灭九次第灭定九想。 十正法十遍入。 十一解脱入。 云何五支定。 如佛告诸比丘。 谛听谛听。 善思念之。 吾当为汝说圣五支定。 诸比丘言。 唯然受教。 云何得修圣五支正定。 如比丘离欲恶不善。 有觉有观离生喜乐。 成就初禅行。 身离生喜乐津液遍满此身。 尽离生喜乐。 津液遍满无有减少。 如善澡浴师。 若善澡浴师弟子。 以细澡豆盛着器中。 以水洒之调适作抟。 此抟津液遍满。 不乾不湿内外和调。 如是比丘。 身离生喜乐。 津液遍满无有减少。 是名修圣五支初支定。 复次比丘。 灭觉观内正信一心。 无觉无观定生喜乐。 成就二禅行。 此身定生喜乐津液遍满。 此身尽定生喜乐。 津液遍满无有减少。 如陂湖水底涌出。 不从东方南西北方来。 此水从底涌出。 能令池津液遍满无有减少。 如是比丘。 此身定生喜乐津液遍满。 此身定生喜乐津液遍满无有减少。 是谓修圣五支第二支定。 复次比丘。 离喜舍行念正智身受乐。 如诸圣人。 解舍念乐行。 成就三禅行。 此身无喜乐津液遍满。 此身无喜乐津液遍满无有减少。 如优波罗华池鸠头摩华池钵头摩华池分陀利华池。 从泥中出未能出水。 此华从根至头。 从头至根。 皆津液遍满无有减少。 如是比丘。 此身无量喜乐津液遍满此身。 津液遍满无有减少。 是谓圣五支第三支定。 复次比丘。 断苦乐先灭忧喜。 不苦不乐舍念净。 成就四禅行。 此身以清净心遍解行。 此身以清净心遍解行无有减少。 如男子女人着白净衣。 从头至足从足至头无不覆处。 如是比丘。 以清净心遍解行。 此身以清净遍解行无有减少。 是谓修圣五支第四支定。 复次比丘。 善取观相。 善思惟善解。 如立人观坐者。 如坐人观卧者。 如是比丘。 善取观相善思惟善解。 是谓修圣五支第五支定。 如是比丘。 修圣五支定。 亲近多修学已。 欲证通法。 悕望欲证。 随心所欲即能得证。 自知无碍。 如四衢处有善调马善驾已。 有善御乘者。 乘已随意自在。 如是比丘。 亲近圣五支定多修学已。 欲证通法。 悕望欲证。 随心所欲即能得证自在无碍。 如盛水瓶坚牢不漏。 盛以净水。 平满为欲随人倾用。 如意自在。 如是比丘。 亲近圣五支定多修学已。 欲证通法悕望欲证。 随心所欲自在无碍。 如比丘如陂泉遍水平满为饮。 如人决用如意自在。 随所决即出。 如是比丘。 亲近圣五支定多修学已。 欲证通法。 悕望欲证随心所欲。 即能得证自在无碍。 如比丘欲受无量若干神足动地。 能以一为多以多为一。 乃至梵天身得自在随所能入。 如智品说。 如比丘欲受天耳清净过人能闻人非人声随所能入。 如比丘欲受知他众生心能知。 有欲心如实知有欲心。 无欲心如实知无欲心。 乃至无胜心如实知无胜心。 随所能入。 如智品说。 如比丘欲受忆念无量宿命。 能忆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 乃至成就此行。 随所能入。 如智品说。 如贤比丘。 欲受天眼清净过人。 能见众生生死。 乃至如所业报随所能入。 如智品说。 如贤比丘。 欲受尽有漏成无漏。 得心解脱慧解脱。 现世自智证成就行。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 所作已办更不受有。 随所能入。 如是修圣五支定。 亲近多修学已。 得如是果报。 云何比丘。 离欲恶不善法。 有觉有观离生喜乐。 成就初禅行。 如比丘一切有为法。 若一处有为法。 思惟无常。 知无常解无常受无常。 如是不放逸观。 离欲恶不善法。 有觉有观离生喜乐。 成就初禅行。 如是比丘。 离欲恶不善法。 有觉有观离生喜乐。 成就初禅行。 如是乃至见死尸在火聚上观。 如道品一支道广说。 复次比丘。 如是思惟。 我内有欲染。 如实知内有欲染。 若内无欲染。 如实知内无欲染。 如欲染未生。 如实知未生。 如欲染未生生。 如实知生。 如欲染生已断。 如实知断。 如欲染断已。 如实知更不复生。 内有瞋恚睡眠掉悔疑亦如是。 如是不放逸观。 离欲恶不善法。 有觉有观离生喜乐。 成就初禅行。 比丘如是离欲恶不善法。 有觉有观离生喜乐。 成就初禅行。 复次比丘。 如是思惟。 我内眼识色。 有欲染瞋恚。 如实知内眼识色有欲染瞋恚。 内眼识色无欲染瞋恚。 如未生眼识色欲染瞋恚。 如实知未生。 如未生眼识色欲染瞋恚生。 如实知生。 如生眼识色欲染瞋恚断已。 如实知断。 如眼识色欲染瞋恚断已。 如实知更不复生。 耳识声鼻识香舌识味身识触意识法亦如是。 不放逸观离欲恶不善法。 有觉有观离生喜乐。 成就初禅行。 比丘如是离欲恶不善法。 有觉有观离生喜乐。 成就初禅行。 复次比丘。 如是思惟。 我内有念正觉。 如实知内有念正觉。 内无念正觉。 如实知内无念正觉。 如念正觉未生。 如实知未生。 如念正觉未生生。 如实知生。 如念正觉生已具足修。 如实知具足。 修择法正觉精进正觉喜正觉除正觉定正觉舍正觉亦如是。 如是不放逸观。 离欲恶不善法。 有觉有观离生喜乐。 成就初禅行。 比丘如是离欲恶不善法。 有觉有观离生喜乐。 成就初禅行。 复次比丘如实知苦苦集苦灭苦灭道。 如实知漏漏集漏灭漏灭道。 如是不放逸观。 离欲恶不善法。 有觉有观离生喜乐。 成就初禅行。 比丘如是。 谓离欲恶不善法。 有觉有观离生喜乐。 成就初禅行。 复次比丘心畏怖故。 出一切有为。 入甘露界。 此寂静妙胜离一切有为。 爱尽涅槃。 如是不放逸观。 离欲恶不善法。 有觉有观离生喜乐。 成就初禅行。 比丘如是离欲恶不善法。 有觉有观离生喜乐。 成就初禅行。 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亦如是说。 云何比丘。 善取观相。 善思惟善解。 如比丘一切有为法。 若一处有为法思惟无常。 知无常解无常受无常。 如是不放逸观。 离欲恶不善法。 有觉有观离生喜乐。 成就初禅行。 如比丘若行若法相。 离欲恶不善法。 有觉有观离生喜乐。 成就初禅行。 若法相善取相善思惟善解。 善识顺识缘识。 分别顺分别缘分别。 比丘如是善取观相善思惟善解。 复次比丘。 若一处有为法。 思惟是苦患痈箭味过依缘坏法不定不满可坏苦空无我。 思惟缘知缘受缘。 即无明缘行。 行缘识。 识缘名色。 名色缘六入。 六入缘触。 触缘受。 受缘爱。 爱缘取。 取缘有。 有缘生。 生缘老死忧悲苦恼众苦聚集。 如是不放逸观。 离欲恶不善法。 有觉有观离生喜乐。 成就初禅行。 如比丘若法相。 离欲恶不善法。 有觉有观离生喜乐。 成就初禅行。 若行若法相。 善取相善思惟善解。 善识顺识缘识。 分别顺分别缘分别。 比丘如是善取观相善思惟善解。 复次比丘一切有为法。 若一处有为法。 思惟法灭知灭解灭受灭。 无明灭则行灭。 行灭则识灭。 识灭则名色灭。 名色灭则六入灭。 六入灭则触灭。 触灭则受灭。 受灭则爱灭。 爱灭则取灭。 取灭则有灭。 有灭则生灭。 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众苦聚集灭。 如是不放逸观。 离欲恶不善法。 有觉有观离生喜乐。 成就初禅行。 如比丘若行法相。 离欲恶不善法。 有觉有观离生喜乐。 成就初禅行。 若行若法相善取相善思惟善解。 善识顺识缘识。 分别顺分别缘分别。 比丘如是善取观相善思惟善解。 复次比丘。 行知行乐。 住知住乐。 坐知坐乐。 卧知卧乐。 如是身住乐如实知住乐。 如是不放逸观。 离欲恶不善法。 有觉有观离生喜乐。 成就初禅行。 如比丘若行若法相。 离欲恶不善法。 有觉有观离生喜乐。 成就初禅行。 若行若法相。 善取相善思惟善解。 善识顺识缘识。 分别顺分别缘分别。 比丘如是善取观相善思惟善解。 复次比丘。 从去来屈伸。 乃至心怖畏故。 出一切有为入甘露界。 亦如是说。 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 亦如是说。 何谓善取观相善思惟善解。 如比丘一切有为法。 若一处有为法。 思惟无常知无常解无常受无常。 如是不放逸观。 离欲恶不善法。 有觉有观离生喜乐。 成就初禅行。 如比丘若有色受想行识。 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善识顺识缘识。 分别顺分别缘分别。 比丘如是善取观相善思惟善解。 复次比丘一切有为法。 若一处有为法。 从思惟是苦患痈箭。 乃至心畏怖故。 出一切有为入甘露界。 此寂静此妙胜。 离一切有为爱尽涅槃。 如是不放逸观。 离欲恶不善法。 有觉有观离生喜乐。 成就初禅行。 如比丘。 若有色受想行识。 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善识顺识缘识。 分别顺分别缘分别。 比丘如是善取观相善思惟善解。 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 亦如上说。 如是五支。 是名五支定。 云何五智定。 如世尊说。 诸比丘修定无量明了。 诸比丘若修定无量明了已。 缘生五种智。 何等五。 若有定现乐后乐报缘此生智。 若有定圣无染缘此生智。 若有定不怯弱者能亲近缘此生智。 若有定寂静胜妙独修除得缘此生智。 若有定念入正念起缘此生智。 云何定现乐后乐报缘此生智。 云何现乐定。 如比丘。 离欲恶不善法。 有觉有观离生喜乐。 成就初禅行。 若身离生喜乐津液遍满。 此身尽离生喜乐。 津液遍满无有减少。 如善澡浴师。 若善澡浴师弟子。 以细澡豆盛着器中。 以水洒已调适作抟。 此抟津液遍满。 不燥不湿内外和润。 如是比丘身离生喜乐津液遍满。 身尽离生喜乐。 津液遍满无有减少。 如比丘增益受离生喜乐出世乐寂静乐灭乐正觉乐沙门果乐涅槃乐。 此定如是谓现乐。 复次比丘。 灭觉观内净信一心。 无觉无观定生喜乐。 成二禅行。 若身定生喜乐津液遍满。 此身尽定生喜乐。 津液遍满无有减少。 如大陂湖以山围绕。 水从底涌出。 不从东方南西北方来。 此陂水津液遍满。 此陂尽津液遍满无有减少。 如是比丘身定生喜乐津液遍满。 此身尽津液遍满无有减少。 如比丘增益受无喜乐。 出世乐寂静乐灭乐正觉乐沙门果乐涅槃乐。 此定如是谓现乐。 复次比丘离喜舍行念正智身受乐。 如诸圣人。 解舍念乐行。 成就三禅行。 若身无喜乐。 津液遍满身无喜乐。 津液遍满无有减少。 如优钵罗花池波头摩花池鸠头摩花池分陀利花池。 从泥稍出未能出水。 此花若根若头。 水津液遍满。 从根至头从头至根。 津液遍满无有减少。 如是比丘。 若身无喜乐津液遍满。 此身尽津液遍满无有减少。 如比丘增益受无喜乐出世乐寂静乐灭乐正觉乐沙门果乐涅槃乐。 此定如是谓现乐。 复次比丘断苦断乐先灭忧喜不苦不乐舍念净。 成就四禅行。 若身以清净心遍解行。 此身清净无不遍处。 如男子女人身着白净衣上下具足。 从头至足从足至头无不覆处。 如是比丘。 若身以清净心遍解行。 此身清净无不遍处。 如比丘增益受寂静妙乐出世乐寂静乐灭乐正觉乐沙门果乐涅槃乐。 如是定谓现乐。 云何定后乐报。 如比丘。 思惟无常苦空无我。 思惟涅槃寂静。 得定心住正住。 如比丘得定已。 即得初圣五根。 得初圣五根已。 上正决定舍凡夫地。 若不得须陀洹果而中命终。 无有是处。 不得须陀洹果。 作恶作恶业已。 命终堕三涂。 无有是处。 如比丘亲近此定多修学。 多修学已。 见断三烦恼。 得须陀洹果触证。 触证已。 断地狱畜生饿鬼苦。 受七生人天报。 断余生天人中苦。 如是定谓后乐报。 如比丘亲近此定。 多修学。 多修学已。 思惟断欲染瞋恚烦恼分。 断欲染瞋恚烦恼分已。 得斯陀含果触证。 触证已断地狱畜生饿鬼苦。 受天上人中生。 断余生天上人中苦。 如是定谓后乐报。 如比丘亲近此定多修学。 多修学已。 思惟断欲染瞋恚尽无余。 无余已得阿那含果触证。 触证已断地狱畜生饿鬼人中苦。 若受一天生若五生。 余天上苦皆断。 如是定谓后乐报。 如比丘亲近此定多修学。 多修学已。 思惟断色界无色界烦恼尽无余。 无余已得阿罗汉果触证。 触证已断地狱畜生饿鬼人中天上苦。 一切有一切道一切生一切系缚一切结使烦恼苦。 皆断无余。 如是定谓后乐报。 何谓缘此生智。 若内分别若外分别。 知见觉证。 此谓缘此生智。 何谓有定圣无。 染缘此生智。 何谓非圣定。 若定有漏。 此谓非圣定。 复次非圣定若定非学非无学。 此谓非圣定。 复次非圣定。 除空无相无愿定。 若余定谓非圣定。 何谓圣定。 若定无漏。 是名圣定。 复次圣定。 若定学无学。 此谓圣定。 复次圣定。 空无相无愿定。 此谓圣定。 以何义谓圣。 以断离贪欲瞋恚愚痴诸结烦恼故谓圣定。 云何有染定。 若定有求。 此谓有染定。 复次有染定。 若定非学非无学。 此谓有染定。 复次有染定。 除空无相无愿定若余定。 此谓有染定。 以何义有染。 染谓爱。 爱于此定中得正得缘得。 定亦于爱中得正得缘得。 是谓有染定。 云何无染定。 若定无求。 此谓无染定。 复次无染定。 若定学无学。 此谓无染定。 复次无染定。 空无相无愿定。 此谓无染定。 以何义无染。 染谓爱。 爱定中不得不正得不缘得定爱中不得不正得不缘得。 是谓无染定。 何谓缘此生智。 若内分别若外分别。 知见觉证。 此谓缘此生智。 云何有定不怯弱者亲近缘此生智。 云何怯弱者。 若无信心无惭无愧。 不学问懈怠失念无慧。 此谓怯弱者。 复次怯弱是凡夫。 以何义故名怯弱。 以未知身见未断身见。 以是义谓怯弱者。 云何非怯弱者。 不怯弱谓有信惭愧。 多闻勤进专念多慧。 此谓不怯弱者。 复次不怯弱。 若佛及佛声闻弟子。 以何义故名不怯弱。 以知身见以断身见。 以是义谓不怯弱者。 如是不怯弱者。 得定亲近多修学。 以是义故谓非怯弱者亲近。 何谓缘此生智。 若内分别若外分别。 知见觉证。 是谓缘此生智。 何谓有定寂静胜妙独修除得。 缘此生智。 云何寂静。 若定共果报。 是名寂静。 云何胜妙定。 若定圣有报。 能断烦恼。 是名胜妙定。 复次寂静定。 若定圣有报能断烦恼。 是名寂静定。 复次胜妙定。 若定共果报。 是名胜妙定。 复次寂静即胜妙。 胜妙即是寂静。 是谓寂静胜妙。 何谓独修。 若心一向定住正止独处定。 是谓独修。 何谓除得。 云何不除得定。 若定得不定得难得。 是名不除得定。 云何除得定。 若定得决定得不难得。 是谓除得定。 何谓缘此生智。 若内分别若外分别。 知见觉证。 是谓缘此生智。 何谓有定正念入正念起缘此生智。 若正智入正智起。 正智入正智起已。 是故谓正念入正念起。 专身念入专身念起。 专身念入专身念起已。 是谓正念入正念起。 何谓缘此生智。 若内分别若外分别。 知见觉证。 是谓缘此生智。 如是五智。 是五智定。 何谓共念出息入息定。 如世尊说。 诸比丘。 修出息入息念亲近多修学。 多修学已得大果报。 乃至得甘露。 云何修出息入息念亲近多修学得大果报乃至得甘露。 如比丘住寂静处。 林中树下或在空处。 在山窟中露处敷草。 或在塚间岩岸。 如比丘朝诣村乞食。 食已日过中。 举衣钵洗足。 洗足已比丘结加趺坐。 端身系念思惟断悕望。 心无悕望贪着行。 于悕望贪着得清净。 断瞋恚。 行慈心。 心离瞋恚得清净。 断睡眠无睡眠。 正知明想。 心离睡眠得清净。 断掉悔无掉悔行。 内心寂静。 离掉悔得清净。 断疑无疑行。 一定善法心离疑得清净。 如比丘断五盖。 是心垢损。 智慧正念出息。 正念入息。 如比丘出息长知出息长。 入息长知入息长。 出息短知出息短。 入息短知入息短。 学一切身觉知入息。 学一切身觉知出息。 学除身行出息。 学除身行入息。 学喜出息觉知。 学喜入息觉知。 学乐出息觉知。 学乐入息觉知。 学心行出息觉知。 学心行入息觉知。 学除心行出息觉知。 学除心行入息觉知。 学心出息觉知。 学心入息觉知。 学悦心出息。 学悦心入息。 学定心出息。 学定心入息。 学解脱心出息。 学解脱心入息。 学无常观出息。 学无常观入息。 学离欲观出息。 学离欲观入息。 学灭观出息。 学灭观入息。 学出世观出息。 学出世观入息。 何谓正念出息正念入息。 若正知出息正知入息。 正知出息正知入息已。 是谓正念出息正念入息。 专念身出息专念身入息。 专念身出息专念身入息已。 是谓正念出息正念入息。 何谓比丘出息长知出息长入息长知入息长。 如比丘思惟法生长出息入息。 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若思惟法不生长出息入息。 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若法胜非胜能生长出息入息。 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长出息入息觉知。 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若思惟法不生长出息入息觉知。 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若法胜非胜能生长出息入息觉知。 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如比丘思惟法生长出息入息思惟法。 若不生不思惟彼法。 亲近胜法不亲近不胜法。 比丘思惟法生长出息入息觉知思惟法。 若不生不思惟法。 亲近胜法不亲近不胜法。 比丘思惟应所修法。 亲近胜法不亲近不胜法。 长出息入息。 及长出息入息觉知得悦喜心。 是谓比丘出息长知出息长入息长知入息长。 何谓出息入息长。 若无量出息无量入息。 无量出息无量入息已。 是故谓出息长入息长。 不疾出息不疾入息。 不疾出息不疾入息已。 是故谓出息长入息长。 不连速出息入息。 不连速出息入息已。 是故谓出息入息长。 不力厉身出息。 不力厉身入息。 不力厉身出息不力厉身入息已。 是故谓出息入息长。 不续出息入息。 不续出息入息已。 是故谓出息入息长。 是名出息入息长(一事竟)。 何谓出息短知出息短入息短知入息短。 如比丘思惟法生短出息入息。 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若思惟法不生短出息入息。 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若法胜非胜能生短出息入息。 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短出息入息觉知。 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若思惟法不生短出息入息觉知。 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若法胜非胜生短出息入息觉知。 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短出息入息思惟法。 若不生不思惟法。 亲近胜法不亲近不胜法。 如比丘思惟法生短出息入息觉知思惟法。 若不生不思惟法。 亲近胜法不亲近不胜法。 比丘不思惟不应所修法。 思惟应所修法。 亲近胜法不亲近不胜法。 短出息入息。 及短出息入息觉知得悦喜。 是谓出息短知出息短入息短知入息短。 何谓出息入息短。 有量出息有量入息。 有量出息有量入息已。 是故谓出息入息短。 疾出息疾出息已。 是故谓出息入息短。 连速出息连速出息已。 是故谓出息入息短。 力厉身出息入息。 力厉身出息入息已。 是故谓出息入息短。 续出息入息。 续出息入息已。 是故谓出息入息短。 不身除出息入息。 不身除出息入息已。 是故谓出息入息短。 是名出息入息短(二事竟)。 何谓学一切身出息觉知学一切身入息觉知。 如比丘以息满一切身出息。 若一切身内空已入息。 如巧[梦-夕+棐]师[梦-夕+棐]师弟子。 令[梦-夕+棐]囊满已。 按使气出。 若[梦-夕+棐]囊空已。 还开其口使气得满。 比丘如是。 令一切身中息满已出息。 若一切身内空已入息。 若思惟法一切身生出息入息。 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若思惟法一切身中不生出息入息。 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若法胜非胜。 一切身中能生出息入息。 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如比丘思惟法生一切身中出息入息觉知。 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若思惟法一切身中不生出息入息觉知。 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若法胜非胜。 能生一切身中出息入息觉知。 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如比丘思惟法生一切身中出息入息思惟法。 若不生不思惟法。 亲近胜法不亲近不胜法。 比丘思惟法生一切身中出息入息觉知思惟法。 若不生不思惟法。 亲近胜法不亲近不胜法。 比丘思惟应所修法。 不思惟不应所修法。 亲近胜法不亲近不胜法。 一切身中出息入息。 及一切身中出息入息觉知得悦喜。 是谓学一切身出息觉知。 学一切身入息觉知(三事竟)。 何谓学除身行出息学除身行入息身行。 谓出息入息有麁有细。 云何麁身行。 若掉动是名麁身行。 云何细身行。 若寂静是名细身行如比丘以细身行调伏麁。 身行降胜除出如巧匠。 巧匠弟子。 以小楔出大楔。 如是比丘。 以细身行。 调伏麁身行。 如人驰走自思惟。 我以何故走。 我当安徐行。 便安详行。 此人复如是思惟。 我何以安详行。 我应当住便住。 此人复思惟。 我何故住。 我当坐便坐。 此人复如是思惟。 我何故坐。 我当卧便卧。 此人如是除麁身行亲近细身行。 比丘如是除麁身行亲近细身行。 比丘思惟法生麁身行。 善取彼法相善思惟善解。 若思惟法不生麁身行。 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若法胜非胜能生麁身行。 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细身行。 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若思惟法不生细身行。 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若法胜非胜能生细身行。 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若思惟法除麁身行。 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若思惟法不除麁身行。 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若法胜非胜能除麁身行。 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除身行。 出息入息。 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若思惟法不生除身。 行出息入。 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若法胜非胜能生除身行。 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除身行出息入息。 觉知。 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若思惟法不生除身行。 出息入息觉知。 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若法胜非胜能生除身行。 出息入息觉知。 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比丘思惟法生麁身行不思惟法。 若不生思惟法。 亲近胜法不亲近不胜法。 比丘思惟法生细身行思惟彼法。 若不生不思惟彼法。 亲近胜法不亲近不胜法。 比丘思惟法除麁身行思惟法。 若不除不思惟法。 亲近胜法不亲近不胜法。 比丘思惟法生除身行。 出息入息思惟法。 若不生不思惟法。 亲近胜法不亲近不胜法。 比丘思惟法生除身行。 出息入息觉知思惟法。 若不生不思惟法。 亲近胜法不亲近不胜法。 比丘不思惟不应所修法。 思惟应所修法。 亲近胜法不亲近不胜法。 除身行出息入息。 及除身行出息入息。 觉知得悦喜。 是谓学除身行出息入息(四事竟)。 何谓学喜出息觉知学喜入息觉知。 云何喜。 若心欢喜踊跃。 是名喜。 比丘思惟法生喜。 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若思惟法不生喜。 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若法胜非胜能生喜。 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喜。 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若思惟法不生喜。 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若法胜非胜能生喜。 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喜。 出息入息觉知。 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若思惟法不生喜。 出息入息觉知。 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若法胜非胜能生喜。 出息入息觉知。 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喜。 思惟法。 若不生不思惟法。 亲近胜法不亲近不胜法。 比丘思惟法生喜。 出息入息思惟法。 若不生不思惟法。 亲近胜法不亲近不胜法。 比丘思惟法生喜。 出息入息觉知思惟法。 若不生不思惟法。 亲近胜法不亲近不胜法。 比丘思惟应所修法。 不思惟不应所修法。 亲近胜法不亲近不胜法。 喜出息入息。 及喜出息入息觉知得悦喜。 是谓学喜出息觉知学喜。 入息觉知(五事竟)。 何谓学乐出息觉知学乐入息觉知。 云何乐。 若心忍受乐意触乐受。 是名乐。 如比丘思惟法生乐。 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若思惟不生乐。 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若法胜非胜能生乐。 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乐出息入息善取法相。 善思惟善解。 若思惟法不生乐。 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若法胜非胜能生乐。 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乐。 出息入息觉知。 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若思惟法不生乐。 出息入息觉知。 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若法胜非胜能生乐。 出息入息觉知。 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乐。 出息入息思惟法。 若不生不思惟法。 亲近胜法不亲近不胜法。 比丘思惟法生乐。 出息入息思惟法。 若不生不思惟法。 亲近胜法不亲近不胜法。 比丘思惟法生乐。 出息入息觉知思惟彼法。 若不生不思惟法。 亲近胜法不亲近不胜法。 比丘思惟应所修法。 不思惟不应所修法。 亲近胜法不亲近不胜法。 乐出息入息及乐出息入息觉知得悦喜。 是谓学乐出息觉知学乐入息觉知(六事竟)。 何谓学心行出息觉知学心行入息觉知心行。 谓想思有麁细。 云何麁心行。 若心行掉动。 是名麁心行。 云何细心行。 若心行寂静。 是名细心行。 如比丘细心行麁心行。 以细心行调伏麁心行。 降胜除出。 如巧匠巧匠弟子。 以小楔出大楔。 如是比丘。 以细心行调伏麁心行。 比丘思惟法生麁心行。 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若思惟法不生麁心行。 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若法胜非胜能生麁心行。 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细心行。 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若思惟法不生细心行。 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若法胜非胜能生细心行。 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心行。 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若思惟法不生心行。 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若法胜非胜能生心行。 出息入息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心行。 出息入息觉知。 善取彼法相善思惟善解。 若思惟法不生心行。 出息入息觉知。 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若法胜非胜能生心行。 出息入息觉知。 善取法相善思惟善解。 比丘思惟法生麁心行。 不思惟法。 若不生思惟。 亲近胜法不亲近不胜法。 比丘思惟法生细心行思惟法。 若不生不思惟法。 亲近胜法不亲近不胜法。 比丘思惟法。 生心行。 出息入息觉知思惟法。 若不生不思惟法。 亲近胜法不亲近不胜法。 比丘不思惟不应所修法。 思惟应所修法。 亲近胜法不亲近不胜法。 心行出息入息及心行出息入息觉知得悦喜。 是谓学心行出息觉知学心行入息觉知(第七竟)。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二十八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2:34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fojing/3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