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三十一 内容: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三十一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缘起品第三之十一如是已辩有情世间。 器世间今当辩。 颂曰。 安立器世间风轮最居下其量广无数厚十六洛叉次上水轮深十一亿二万下八洛叉水余凝结成金此水金轮广径十二洛叉三千四百半周围此三倍论曰。 此百俱胝四大洲界。 如是安立。 同坏同成。 谓诸有情。 法尔修得诸静虑故。 下命终已。 生第二等静虑地中。 下器世间。 三灾所坏。 经久远已。 依下空中。 由诸有情业增上力。 有微风起。 后后转增。 蟠结成轮。 其体坚密。 假设有一大诺健那。 以金刚轮。 奋威悬击。 金刚有碎。 风轮无损。 如是风轮。 广无数厚十六亿踰缮那。 又诸有情业增上力。 起大云雨。 澍风轮上。 滴如车轴。 积水成轮。 如是水轮。 于未凝结位。 深十一亿二万踰缮那。 广称风轮。 有言狭小。 有情业力。 持令不散。 如所食饮未熟变时终不移流堕于熟藏。 有余师说。 由风所持。 令不傍流。 如篅持穀。 有情业力。 引别风起。 抟击此水。 上结成金。 如熟乳停上凝成膜。 故水轮减。 唯厚八洛叉。 余转成金。 厚三亿二万。 二轮界别。 有百俱胝。 一一二轮广量皆等。 谓径十二亿三千四百半。 周围其边。 数成三倍。 谓周围量。 成三十六亿一万三百五十踰缮那。 已辩三轮。 山今当辩。 颂曰。 苏迷卢处中次踰健达罗伊沙驮罗山朅地洛迦山苏达梨舍那頞湿缚羯拏毗那恒迦山尼民达罗山于大洲等外有铁轮围山前七金所成苏迷卢四宝入水皆八万妙高出亦然余八半半下广皆等高量论曰。 于金轮上。 有九大山。 妙高山王。 处中而住。 余八周匝。 绕妙高山。 于八山中。 前七名内。 第七山外有大洲等。 此外复有铁轮围山。 周匝如轮。 围四洲界。 持双等七。 唯金所成。 妙高山王。 四宝为体。 谓四面如次。 北东南西。 金银吠瑠璃颇胝迦宝。 随宝威德。 色显于空。 故赡部洲空。 似吠瑠璃色。 如是宝等。 从何而生。 从诸有情业增上力。 复大云起。 雨金轮上。 渧如车轴。 经于久时。 积水奔涛。 深踰八万。 勐风鑽击。 宝等变生。 如是变生金宝等已。 复由业力。 引起别风。 简别宝等。 摄令聚集。 成山成洲。 分水甘醎。 令别成立内海外海。 云何一类水。 别类宝等生。 雨水能为异类宝等种所依藏。 复为种种威德勐风之所鑽击。 生众宝等。 故无有过。 如是九山。 住金轮上。 没水量皆等。 八万踰缮那。 苏迷卢山。 出水亦尔。 如是则说妙高山王。 从下金轮。 上至其顶。 总有十六万踰缮那。 其余八山。 出水高量。 从内至外。 半半渐卑。 谓初持双。 出水四万。 乃至最后。 铁轮围山。 出水三百一十二半。 如是九山。 一一广量。 各各与自出水量同。 已辩九山。 海今当辩。 颂曰。 山间有八海前七名为内最初广八万四边各三倍余六半半狭第八名为外三洛叉二万二千踰缮那论曰。 妙高为初。 轮围为后。 中间八海。 前七名内。 七中皆具八功德水。 一甘。 二冷。 三软。 四轻。 五清净。 六不臭。 七饮时不损喉。 八饮已不伤腹。 如是七海。 初广八万。 约持双山内边周量。 于其四面。 数各三倍。 谓各成二亿四万踰缮那其余六海。 量半半狭。 谓第二海。 量广四万。 乃至第七。 量广一千二百五十。 此等不说周围量者。 以烦多故。 准前知故。 第八名外。 醎水盈满。 量广三亿二万二千。 理实应言。 其量复有一千二百八十七半。 已辩八海。 当辩诸洲形量有异。 颂曰。 于中大洲相南赡部如车三边各二千南边有三半东毗提诃洲其相如半月三边如赡部东边三百半西瞿陀尼洲其相圆无缺径二千五百周围此三倍北俱卢畟方面各二千等中洲复有八四洲边各二论曰。 于外海中。 大洲有四。 谓于四面。 对妙高山。 南赡部洲。 北广南狭。 三边量等。 其相如车。 南边唯广三踰缮那半。 三边各有二千踰缮那。 唯此洲中。 有金刚座。 上穷地际。 下据金轮。 诸最后身菩提萨埵。 将登无上正等菩提。 皆坐此座上。 起金刚喻定。 以无余依及余处所有坚固力。 能持此故。 东胜身洲。 东狭西广。 三边量等。 形如半月。 东三百五十三。 边各二千。 此东洲东边广南洲南际故。 东如半月。 南赡部如车。 西牛货洲。 圆如满月。 径二千五百。 周围七千半。 北俱卢洲。 形如方座。 四边量等。 面各二千。 既说畟方面各二千以其义已显。 故等言无用。 或应但说圆及等。 言无缺畟方。 便为无用。 又应说如满月方座。 不应但说圆无缺等。 随自洲相。 人面亦然。 复有八中洲。 是大洲眷属。 谓四大洲侧。 各有二中洲。 赡部洲边二中洲者。 一遮末罗洲。 二筏罗遮末罗洲。 胜身洲边二中洲者。 一提诃洲。 二毗提诃洲。 牛货洲边二中洲者。 一舍搋洲。 二嗢怛罗漫怛里拏洲。 俱卢洲边二中洲者。 一矩拉婆洲。 二憍拉婆洲。 此一切洲皆人所住。 由下劣业增上所生。 故住彼人。 身形卑陋。 有余师说。 遮末罗洲。 逻刹娑居。 余皆人住。 辩诸洲已。 无热恼池。 何方几量。 颂曰。 此北九黑山雪香醉山内无热池纵广五十踰缮那论曰。 依至教说。 此赡部洲。 从中印度渐次向北。 三处各有三重黑山。 有大雪山。 在黑山北。 大雪山北。 有香醉山。 雪北香南。 有大池水。 名无热恼。 出四大河。 从四面流。 趣四大海。 一殑伽河。 二信度河。 三私多河。 四缚刍河无热恼池。 纵广正等。 面各五十踰缮那量。 八功德水。 盈满其中。 非得通人。 难至其所。 于此池侧。 有赡部林。 树形高大。 其果甘美。 依此林故。 名赡部洲。 或依此果。 以立洲号。 复于何处。 置[木*奈]落伽。 何量有几。 颂曰。 此下过二万无间深广同上七[木*奈]落迦八增皆十六谓煻煨尸粪锋刃烈河增各住彼四方余八寒地狱论曰。 此赡部洲下过二万。 有阿鼻旨大[木*奈]落迦。 深广同前。 谓各二万。 故彼底去此。 四万踰缮那。 何缘唯此洲下。 有无间狱。 唯于此洲。 起极重恶业故。 刀兵等灾。 唯此有故。 唯此洲人。 极利根故。 以无乐间。 立无间名。 所余地狱中。 虽无异熟乐。 而无太过失。 有等流乐故。 有说。 无隙。 立无间名。 虽有情少。 而身大故。 有情其中受苦无间。 谓彼各为百钉钉身。 于六触门。 恒受剧苦。 居热铁地。 铁牆所围。 勐焰交通。 曾无暂歇。 身遭热逼。 苦痛难任。 虽有四门远观开闢。 而走求出。 便见关闭。 所求不遂。 荼毒怨伤。 以己身薪投赴勐火。 焚烧支体。 骨肉焦然。 恶业所持。 而不至死。 余七地狱。 在无间上。 重累而住。 其七者何。 一者极热。 二者焰热。 三者大叫。 四者号叫。 五者众合。 六者黑绳。 七者等活。 有说。 此七在无间傍。 八地狱因差别无量。 世尊虽有委说。 胜能宜闻者无。 彼不委说。 少有所说。 具如经等。 如伽他言。 多百踰缮那周遍焰交彻闻举身毛竪生极大怖畏如是等颂。 其类寔多。 皆为显成地狱因果。 若外若内。 自身他身。 皆出勐火。 互相烧害。 热中极故。 名为极热。 火随身转。 炎炽周围。 热苦难任。 故名炎热。 剧苦所逼。 发大酷声。 悲叫称怨。 故名大叫。 众苦所逼。 异类悲号。 怨发叫声。 故名号叫。 众多苦具。 俱来逼身。 合党相残。 故名众合。 先以黑索。 拼量支体。 后方斩锯。 故名黑绳。 众苦逼身。 数闷如死。 寻稣如本。 故名等活。 谓彼有情。 虽遭种种斫刺磨擣。 而彼暂遇凉风所吹。 寻稣如本。 等前活故。 立等活名。 八[木*奈]落迦增各十六。 谓四门外各有四增。 以非皆异名。 但标其定数。 故薄伽梵。 说此颂言。 此八[木*奈]落迦我说甚难越以热铁为地周匝有铁牆四面有四门关闭以铁扇巧安布分量各有十六增多百踰缮那满中造恶者周遍焰交彻勐火恒洞然此十六中。 受苦增剧。 过本地狱。 故说为增。 或于此中受种种苦。 苦具多类。 故说为增。 或地狱中。 适受苦已。 重遭此苦。 故说为增。 有说。 有情出地狱已。 数复遭苦。 故说为增。 门各四增名差别者。 煻煨。 尸粪。 锋刃。 列河。 门门四增。 名皆相似。 彼有情类。 从大门中排极艰辛。 冲门走出。 求离求救。 求安所居。 忽复坠初煻煨增内。 谓此增内。 煻煨没膝。 其量宽广。 多踰缮那。 有情游中。 才下其足。 皮肉与血俱焦烂坠。 举足还生。 平复如本。 经极艰阻。 从煻煨出。 复堕第二尸粪增中。 谓此增中。 尸粪泥满。 查濑臭澁。 深没于人。 又广于前煻煨增量。 于中多有娘矩吒虫。 嘴利如针。 身白头黑。 有情游彼。 皆为此虫。 赞皮破骨。 唼食其髓。 遭苦既久。 从尸粪出。 复涉第三锋刃增内。 谓此增内。 复有三种。 初刀刃路。 谓于此中。 仰布刀刃。 以为大道。 有情游践。 才下足时。 皮肉与血俱断碎坠。 举足还生。 平复如本。 次剑叶林。 谓此林上纯以銛利剑刃为叶。 有情游下。 风吹叶坠。 斩刺支体。 骨肉零落。 有乌駮狗。 扑令僵仆。 齧首齩足。 [齿*可]颈擘胛。 攫腹搯心。 揸掣食噉。 后铁刺林。 谓此林内。 铁树高耸。 量过百人。 有利铁刺。 长十六指。 有情被逼。 上下树时。 其刺銛锋下上鑱刺。 有铁嘴鸟。 探啄有情眼睛心肝。 争竞而食。 刀刃路等三种虽殊。 而铁仗同。 故一增摄。 久经苦毒。 越此增已。 复溺第四烈河增中。 谓此增河。 其量深广。 热醎烈水。 盈满其中。 有情溺中。 或浮或没。 或逆或顺。 或横或转。 彼蒸被煮。 骨肉糜烂。 如大镬中满盛灰汁置麻米等勐火下然麻等于中上下回转举体糜烂。 有情亦然。 设欲逃亡。 于两岸上。 有诸狱卒。 手执刀枪。 御捍令回。 无由得出。 复有狱卒。 张大铁网。 漉诸有情。 置于岸上洋铜灌其口令。 吞热铁丸。 众苦备经。 还掷河内。 此河如堑。 前三似园。 围绕庄严诸大地狱。 已说有八热[木*奈]落迦。 寒[木*奈]落迦。 亦有八种。 何等为八。 一頞部陀。 二尼剌部陀。 三頞哳吒。 四臛臛婆。 五虎虎婆。 六嗢钵罗。 七钵特摩。 八摩诃钵特摩。 此中有情。 严寒所逼。 随身声疮变。 立差别想名。 谓二三三。 如其次第。 此寒地狱。 在绕四洲轮围山外极冥闇所。 于中恒有凄劲冷风。 上下冲击。 纵横旋拥。 有情由此。 屯聚相依。 寒酷切身。 肤皮疱裂。 体战僵硬。 各出异声。 疮开剖坼。 如三华相。 多由谤贤圣。 招如。 是苦果有说。 此在热地狱傍。 以赡部洲上尖下阔。 形如穀聚。 故得苞容。 是故大海渐深渐狭。 十六大狱。 皆诸有情。 增上业感。 余孤地狱。 或多二一。 各别业招。 或近江河。 山间旷野。 或在地下空中余处。 无间大热及炎热三。 于中皆无狱卒防守。 大叫号叫及众合三。 少有狱卒。 琰魔王使。 时时往来。 巡检彼故。 其余皆为狱卒防守。 有情无情。 异类狱卒。 防守治罚。 罪有情故。 火不焚烧。 有情卒者。 彼身别禀异大种故。 或由业力所遮隔故。 一切地狱身形皆竪。 初同圣语。 曾闻有以圣语告言。 汝在人中。 不观欲过。 又不承敬梵志沙门。 是故于今。 受斯剧苦。 彼闻领解。 生惭悔心。 后不分明。 苦所逼故。 诸地狱器。 安布如是。 傍生所止。 谓水陆空。 生类显形。 无边差别。 其身行相。 少竪多傍。 如水逻刹娑及紧[木*奈]落等。 虽傍生摄。 而形竪行。 本住海中。 后流五趣。 初同圣语。 后渐乖讹。 诸鬼本住。 琰魔王国。 从此展转。 散趣余方。 此赡部洲。 南边直下。 深过五百踰缮那量。 有琰魔王都。 纵广量亦尔。 鬼有三种。 谓无少多财。 无财复三。 谓炬鍼臭口。 炬口鬼者。 此鬼口中。 常吐勐焰。 炽然无绝。 身如被燎多罗树形。 此受极悭所招苦果。 鍼口鬼者。 此鬼腹大量如山谷。 口如鍼孔。 虽见种种上妙饮食。 不能受用。 饥渴难忍。 臭口鬼者。 此鬼口中。 恒出极恶腐烂臭气。 过于粪秽沸溢厕门。 恶气自熏。 恒空欧逆。 设遇饮食。 亦不能受。 饥渴所恼。 狂叫乱奔。 少财亦有三。 谓鍼臭毛瘿。 鍼毛鬼者。 此鬼身毛。 坚刚銛利。 不可附近。 内鑽自体。 外射他身。 如鹿箭中毒。 晞狂走。 时逢不净。 少济饥渴。 臭毛鬼者。 此鬼身毛。 臭甚常秽。 熏烂肌骨。 蒸坌肠胃。 冲喉变欧。 荼毒难忍。 攫体拔毛。 伤裂皮肤。 转加剧苦。 时逢不净。 少济饥渴。 言瘿鬼者。 谓此鬼咽。 恶业力故。 生于大瘿。 如大痈肿。 热晞酸疼。 更相[利-禾+皮][(ㄇ@(企-止))/齐]。 臭脓涌出。 争共取食。 少得充饥。 多财亦有三。 谓希祠希弃大势。 希祠鬼者。 此鬼恒时。 往祠祀中。 飨受他祭。 生处法尔。 能历异方。 如鸟[夌*欠]虚。 往还无碍。 由先胜解。 作是希望。 我若命终。 诸子孙等。 必当祠我。 资具饮食。 由胜解力。 生此鬼中。 乘宿善因。 感此祠祭。 或有先世性爱亲知。 为欲皆令丰足资具。 如不如法。 积集珍财。 悭悋居心。 不能布施。 乘斯恶业。 生此鬼中。 住本舍边便秽等处。 亲知追念。 为请沙门梵志孤穷。 供施崇福。 彼鬼见已于自亲知及财物中。 生己有想。 又自明见悭果现前。 于所施田。 心生净信。 相续生长。 舍相应思。 由此便成顺现法受。 乘斯故得资具丰饶。 希弃鬼者。 此鬼恒欲收他所弃吐残粪等。 用充所食。 亦得丰饶。 谓彼宿生。 悭过失故。 有饮食处见秽。 或空乐秽见。 空乐净见秽。 亦由现福。 如其所应。 各得丰饶。 饮食资具。 生处法尔。 所受不同。 不可推徵。 祠到所以。 如地狱趣。 异熟生色。 断已还续。 余趣则无。 于人趣中。 有胜念智。 修梵行等。 余趣中无。 天中随欲。 众具皆现。 如斯等事。 生处法然。 不可于中求其定量。 大势鬼者。 谓诸药叉。 及逻刹娑。 恭畔荼等。 所受富乐。 与诸天同。 或依树林。 或住灵庙。 或居山谷。 或处空宫。 然诸鬼中。 无威德者。 唯三洲有。 除北俱卢。 若有威德。 天上亦有。 赡部洲西。 有五百渚。 于中有二。 唯鬼所居。 渚各有城二百五十。 有威德鬼。 住一渚城。 一渚城居无威德鬼。 曾闻昔有大转轮王。 名曰尼弥。 将欲巡境。 先告御者摩怛黎言。 宜引我车。 从是道去。 使吾现见罪福果殊。 时摩怛黎。 如王所勅。 引车至彼二渚中间。 处上空中。 令王俯见有威德鬼。 处妙宫台。 富乐庄严。 [夌*欠]下天众。 无威德鬼。 处秽城村。 老瘦饥穷。 露形被发。 手执瓦器。 乞匃支身。 王覩如斯弥鉴因果。 诸鬼多分形竪而行。 于劫初时。 皆同圣语。 后随处别。 种种乖讹。 日月所居量等义者。 颂曰。 日月迷卢半五十一五十夜半日没中日出四洲等雨际第二月后九夜渐增寒第四亦然夜减昼翻此昼夜增腊缚行南北路时近日自影覆故见月轮缺论曰。 日月众星。 依何而住。 依风而住。 谓诸有情业增上力。 共引风起。 绕妙高山。 空中旋环。 运持日等。 令不停坠。 彼所住去此几踰缮那。 持双山顶。 齐妙高山半。 日等径量几踰缮那。 日五十一。 月唯五十。 星最小者。 半俱卢舍。 最大者十六踰缮那。 日轮下面。 颇胝迦宝。 火珠所成。 能热能照。 月轮下面。 颇胝迦宝。 水珠所成。 能冷能照。 随有情业增上所生。 能于眼身果花稼穑药草等物。 如其所应。 为益为损。 四洲日月。 各有别耶。 不尔。 四洲同一日月。 俱时四处作所作耶。 不尔。 云何。 夜半日没。 日中日出。 四洲时等。 俱卢赡部牛货胜身。 隔妙高山。 相对住故。 若俱卢夜半。 则赡部日中。 胜身日没。 牛货日出。 若牛货日中。 则胜身夜半。 赡部日没。 俱卢日出。 此略义者。 随何洲相对。 日中月中。 余二洲随应西没东出。 第三洲处。 夜中昼中。 由是若时胜身牛货。 如其次第。 日中月中。 尔时光明四洲皆有。 然光作事在东南洲。 于西北洲唯明作事。 俱见两事。 在北南洲。 谓赡部洲。 见日出月没。 见月出日没。 谓俱卢洲。 东胜身洲。 唯得见日。 唯得见月。 谓牛货洲。 如是所余例应思择。 何缘昼夜有减有增。 日行此洲。 路有别故。 从雨际第二月后半第九日。 夜渐增。 从寒际第四月后半第九日。 夜渐减。 昼增减位。 与此相违。 夜渐增时。 昼便渐减。 夜渐减位。 昼则渐增。 昼夜增时。 一昼夜增几。 增一腊缚。 昼夜减亦然。 日行此洲。 向南向北。 如其次第。 夜增昼增。 何故月轮于黑半末白半初位。 见有缺耶。 世施设中作如是释。 以月宫殿行近日轮。 月被日轮光所侵照。 余边发影。 自覆月轮。 令于尔时见不圆满。 理必应尔。 以于尔时亦见不明全月轮故。 由是日没月便出时。 相去极遥。 见月圆满。 有余师说。 由日月轮行度不同。 现有圆缺。 此不应理。 应无定故。 或应思求余决定理。 日等宫殿。 何有情居。 四大天王所部天众。 是诸天众。 唯住此耶。 若空居天。 唯住如是。 日等宫殿。 若地居天。 住妙高山诸层级等。 有几层级。 其量云何。 何等诸天。 住何层级。 颂曰。 妙高层有四相去各十千傍出十六千八四二千量坚手及持鬘恒憍大王众如次居四级亦住余七山论曰。 苏迷卢山。 有四层级。 始从水际。 尽第一层。 相去十千踰缮那量。 如是乃至。 从第三层。 尽第四层。 亦十千量。 此四层级。 从妙高山。 傍出围绕。 尽其下半。 最初层级。 出十六千。 第二第三第四层级。 如其次第。 八四二千。 住初层天。 名为坚手。 持鬘居第二。 恒憍处第三。 四大天王及诸眷属。 各一方面住第四层。 坚手等三天。 皆四王众摄。 持双山等七金山上。 亦有四王所部村邑。 是名依地住。 四大王众天。 于欲天中。 此天最广。 三十三天。 住在何处。 颂曰。 妙高顶八万三十三天居四角有四峯金刚手所住中宫名善见周万踰缮那高一半金城杂饰地柔软中有殊胜殿周千踰缮那外四苑庄严众车麁杂喜妙地居四方相去各二十东北圆生树西南善法堂论曰。 三十三天。 住迷卢顶。 其顶四面。 各二十千。 若据周围。 数成八万。 有余师说。 面各八十千。 与下际四边。 其量无别。 山顶四角。 各有一峯。 其高广量。 各有五百。 有药叉神。 名金刚手。 于中止住。 守护诸天。 于山顶中。 有宫名善见。 面二千半。 周万踰缮那。 金城量高。 一踰缮那半。 其地平坦。 亦真金所成。 俱用百一杂宝严饰。 地触柔软。 如妬罗绵。 于践蹑时。 随足高下。 是天帝释。 所都大城。 城有千门。 严饰壮丽。 门有五百青衣药叉。 勇健端严。 踰缮那量。 各严铠仗。 防守城门。 于其城中。 有殊胜殿。 种种妙宝。 具足庄严。 蔽余天宫。 故名殊胜。 面二百五十。 周千踰缮那。 是谓城中诸可爱事。 城外四面四苑庄严。 是彼诸天。 共游戏处。 一众车苑。 谓此苑中。 随天福力。 种种车现。 二麁恶苑。 天欲战时。 随其所须。 甲仗等现。 三杂林苑诸天入中。 所玩皆同。 俱生胜喜。 四喜林苑。 极妙欲尘。 杂类俱臻。 历观无厌。 如是四苑。 形皆畟方。 一一周千踰缮那量。 居中各有一如意池。 面各五十踰缮那量。 八功德水弥满其中。 随欲妙华宝舟好鸟。 一一奇丽。 种种庄严。 四苑四边。 有四妙地。 中间各去苑二十踰缮那。 地一一边量皆二百。 是诸天众。 胜游戏所。 诸天于彼。 捔胜欢娱。 城外东北。 有圆生树。 是三十三天。 受欲乐胜所。 盘根深广。 五踰缮那。 耸[榦-木+禾]上升。 枝条傍布。 高广量等。 百踰缮那。 挺叶开花。 妙香芬馥。 顺风熏满百踰缮那。 若逆风时。 犹遍五十。 若谓经遮故无逆风熏经。 就人间香校量无失。 谓现见故。 引校德香。 且对人间香。 赞德香为胜。 诸天福胜。 感此树香。 虽天和风力所拥遏。 然能相续。 流趣余方。 非人间香能有是事。 业果差别。 难可思议。 不应以人贬量天福。 城外西南角。 有大善法堂。 三十三天。 时集详辨。 制伏阿素洛等。 如法不如法事。 如是已辨三十三天所居外器。 余有色天众所住器云何。 颂曰。 此上有色天住依空宫殿论曰。 从夜摩天。 至色究竟。 所住宫殿。 皆但依空有说。 空中密云弥布。 如地为彼宫殿所依外器世间。 至色究竟。 上无色故。 不可施设。 如是所说诸天众中。 颂曰。 六受欲交抱执手笑视淫论曰。 梵众天等。 由对治力。 于诸欲法。 皆已远离。 唯六欲天。 受妙欲境。 六欲天者。 一四大王众天。 谓彼有四大王及所领众。 或彼天众事四大王。 是四大王之所领故。 二三十三天。 谓彼天处。 是三十三部诸天所居。 三夜摩天。 谓彼天处。 时时多分称快乐哉。 四覩史多天。 谓彼天处。 多于自所受。 生喜足心。 五乐变化天。 谓彼天处。 乐数化欲境。 于中受乐。 六他化自在天。 谓彼天处。 于他所化欲境。 自在受乐。 六中初二依地居天。 形交成淫。 与人无别。 然风气泄。 热恼便除。 非如人间有余不净。 夜摩天众。 才抱成淫。 俱起染心。 暂时相抱。 热恼便息。 唯一起染。 虽受抱乐。 而不成淫。 若俱无染心。 虽相执抱。 如亲相敬爱。 而无过失。 覩史多天。 但由执手热恼便息。 乐变化天。 唯相向笑。 便除热恼。 他化自在。 相视成淫。 如是后三俱一无染成淫乐爱。 差别如前。 后二天中。 唯化资具。 若异此者。 俱染不成。 实并形交。 方成淫事。 施设所说。 显时不同。 由上诸天欲境转妙。 贪心转重。 身触有殊。 故经少时。 数成淫事。 不尔天欲乐。 应少于人中。 随彼诸天男女膝上。 有童男童女。 欻尔化生。 即说为彼天所生男女。 初生天众。 身量云何。 颂曰。 初如五至十色圆满有衣论曰。 且六欲诸天初生。 如次如五六七八九十岁人。 生己身形。 速得圆满。 色界天众。 于初生时。 身量周圆。 具妙衣服。 一切天众。 皆作圣言。 谓彼言词。 同中印度。 然不由学。 自解典言。 欲生乐生云何差别。 颂曰。 欲生三人天乐生三九处论曰。 欲生三者。 有诸有情。 乐受现前诸妙欲境。 彼于如是现欲境中。 自在而转。 谓今人趣。 及下四天。 有诸有情。 乐受自化诸妙欲境。 彼于自化妙欲境中。 自在而转。 谓唯第五乐变化天。 有诸有情。 乐受他化诸妙欲境。 彼于他化妙欲境中。 自在而转。 谓第六他化自在天。 此欲生三。 依何建立。 依受如生现前欲境故。 依受如乐自化欲境故。 依受如乐他化欲境故。 又依所受下中上境故。 又依受用有罪有劳现前欲境故。 依乐受用无罪有劳。 自化欲境故。 依乐受用无罪无劳他化欲境故依如是等。 故有差别。 乐生三者。 三静虑中。 于九处生。 受三种乐。 以彼所受。 有乐异熟。 无苦异熟。 故名乐生。 此乐生三。 依何建立。 依多安住。 离生喜乐。 定生喜乐。 离喜乐故。 或依三种灾所及故。 或依寻喜乐增上故。 或依身想异无异故。 依如是等。 故有差别。 大梵既有喜乐现行。 名乐生天。 亦无有失。 所说诸天二十二处。 上下相去。 其量云何。 颂曰。 如彼去下量去上数亦然论曰。 一一中间踰缮那量。 非易可数。 但可总举。 彼去下量。 去上例然。 随从何天。 去下海量。 彼上所至。 与去下同。 谓妙高山。 从第四层级。 去下大海。 四万踰缮那。 上去三十三天。 亦如去下海量。 如三十三天去下大海。 上去夜摩天。 其量亦尔。 如是乃至。 如善见天去下大海。 从彼上去色究竟天。 其量亦尔。 如是悬远。 多踰缮那。 如明眼人暂见色顷。 世尊能以意势神通。 运身往来。 自在无碍。 故佛神力。 不可思议。 于下处生。 昇见上不。 颂曰。 离通力依他下无昇见上论曰。 如四大王天众昇见三十三天。 非三十三天昇见夜摩天等。 然彼若得定所发通。 一切皆能昇见于上。 或依他力。 昇见上天。 谓得神通及上天众引接。 往彼随其所应。 或上天来下亦能见。 若上界地来向下时。 非下化身。 下眼不见。 非其境界故。 如不觉彼触故。 上界地来向下时。 必化下身。 为令下见。 有余部说。 如欲界中。 若往若来。 下眼见上。 如是色界诸地往来。 设离下化身。 下眼亦见上。 彼说非理。 以色界中诸地相望因果断故。 要离下地染。 方得上生故。 下地眼根。 不见上色。 是卑下业。 所感果故。 虽欲见上而无见能。 依地居天。 已说处量。 夜摩天等处量云何。 有说。 四天如迷卢顶。 有说。 此四上倍倍增。 有余师言。 初静虑地宫殿依处。 等一四洲。 第二静虑。 等小千界。 第三静虑。 等中千界。 第四静虑。 等大千界。 有余师言。 下三静虑。 如次量等小中大千。 第四静虑量无边际。 齐何量说小中大千。 颂曰。 四大洲日月苏迷卢欲天梵世各一千名一小千界此小千千倍说名一中千此千倍大千皆同一成坏论曰。 千四大洲。 乃至梵世。 如是总说为一小千。 千倍小千。 名一中千界。 千中千界。 总名一大千。 此中小千。 唯举至梵世故。 少光等非小千界摄。 积小千等为中大千。 故中大千亦不摄彼。 又言小者。 是卑下义。 以除上故。 如截角牛。 积小成余。 亦非摄彼。 此三千界。 同坏同成。 其中有情。 坏成亦等。 如外器量别。 身量亦别耶。 亦别。 云何。 颂曰。 赡部洲人量三肘半四肘东西北洲人倍倍增如次欲天俱卢舍四分一一增色天踰缮那初四增半半此上增倍倍唯无云减三论曰。 赡部洲人身。 多长三肘半。 于中少分。 有长四肘。 东胜身人。 身长八肘。 西牛货人。 长十六肘。 北俱卢人。 三十二肘。 欲界六天。 最下身量。 一俱卢舍。 四分之一。 如是后后一一分增。 至第六天。 身一俱卢舍半。 色天身量。 初梵众天。 半踰缮那。 梵辅全一。 大梵一半。 少光二全。 此上余天。 皆增倍倍。 唯无云减三踰缮那。 谓无量光天。 倍增二至四。 乃至色究竟。 增满万六千。 身量既殊。 寿量别不。 亦别。 云何。 颂曰。 北洲定千年西东半半减此洲寿不定后十初叵量人间五十年下天一昼夜乘斯寿五百上五倍倍增色无昼夜殊劫数等身量无色初二万后后二二增少光上下天大全半为劫论曰。 北俱卢人。 定寿千岁。 彼于人趣。 福力最强。 钝根薄尘。 多诸快乐。 无摄受过。 死必上生。 少受士用果。 离诸违诤浊。 以彼有情所受种种衣服严具皆从树生。 诸妙花香。 处处皆有。 宫殿台阁。 池路桥船。 婇女园林。 自然华丽。 其地平坦。 无有丘坑荆棘瓦砾毒刺醎卤。 亦无毒虫诸恶禽兽。 一切资具非工所成。 昼夜虽恒受用无罪。 诸善业果而不耽着。 西牛货人寿五百岁。 东胜身人寿二百五十岁。 南赡部人寿无定限。 劫后增减或少或多。 少极十年多极八万。 于劫初位。 人寿叵量。 非百千等所能计故。 已说人间寿量长短。 要先建立天上昼夜。 方可算计天寿短长。 天上云何建立昼夜。 人五十岁。 为六天中最在下天一昼一夜。 乘斯昼夜。 三十为月。 十二月为岁。 彼寿五百年。 上五欲天。 渐俱增倍。 谓人百岁。 为第二天一昼一夜。 乘斯昼夜。 成月及年。 彼寿千岁。 夜摩等四。 随次如人二四八百千六百岁。 为一昼夜。 乘斯昼夜。 成月及年。 如次彼寿二四八千万六千岁。 持双以上。 日月并无昼夜。 光明依何而有。 依华开合鸟鸣不鸣。 寤寐不同。 立有昼夜。 外光明事。 依内身成。 已说欲天寿量长短。 色天无有昼夜差别。 但以劫数。 知寿短长。 彼劫寿短长。 与身量数等。 谓若身量半踰缮那。 寿量半劫。 若彼身量一踰缮那。 寿量一劫。 乃至身量长万六千。 寿量亦同。 万六千劫。 已说色界天寿短长。 无色四天。 从下如次。 寿量二四六八万劫。 上所说劫。 为定依何。 为坏为成。 为中为大。 少光以上。 大全为劫。 自下诸天。 大半为劫。 即由此故。 说大梵王过梵辅天寿一劫半。 空成住坏。 各二十中。 总八十中。 为一大劫。 取成住坏总六十中。 为大梵王一劫半寿。 故以大半四十中劫。 为下三天所寿劫量。 已说善趣寿量短长。 恶趣云何。 颂曰。 等活等上六如次以欲天寿为一昼夜寿量亦同彼极热半中劫无间中劫全傍生极一中鬼月日五百頞部陀寿量如一婆诃麻百年除一尽后后倍二十论曰。 恶趣亦无如人昼夜。 然其寿量。 比况可知。 四大王等。 六欲天寿。 如其次第。 为等活等六[木*奈]落迦一昼一夜寿量。 如次亦同彼天。 谓四大王寿量五百。 于等活地狱。 为一昼一夜。 乘此昼夜。 成月及年。 以如是年。 彼寿五百。 乃至他化。 寿万六千。 于炎热地狱。 为一昼一夜。 乘此昼夜。 成月及年。 彼寿如斯。 万六千岁。 极热地狱。 寿半中劫。 无间地狱。 寿一中劫。 傍生寿量。 多无定限。 若寿极长。 亦一中劫。 谓难陀等。 诸大龙王。 故世尊言。 大龙有八。 皆住一劫能持大地。 鬼以人间一月为一日。 乘此成月岁。 寿五百年。 寒那落迦。 云何寿量。 世尊寄喻。 显彼寿言。 如此人间佉黎二十。 成摩揭陀国一麻婆诃量。 有置巨胜平满其中。 设复有能百年除一。 如是巨胜。 易有尽期。 生頞部陀。 寿量难尽。 此二十倍。 为第二寿。 如是后后二十倍增。 是谓八寒地狱寿量。 此诸寿量。 有中夭耶。 颂曰。 诸处有中夭除北俱卢洲论曰。 诸处寿量。 皆有中夭。 唯北俱卢。 定寿千岁。 此约处说。 非别有情。 有别有情。 不中夭故。 谓住覩史多天。 一生所系菩萨。 决定尽彼天中寿量。 若最后有。 佛记佛使。 随信法行。 菩萨轮王母。 怀彼二胎时。 此等有情。 事未究竟。 终不中夭。 非谓必尽随所生处寿量短长。 说一切有部顺正理论卷第三十一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2:08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fojing/3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