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海会寺 内容: (一)位于浙江杭县,为投子义青宣扬曹洞宗风之所。 旧称石佛智寺,又称大乘石佛寺。 系吴越王所建,北宋祥苻(1008~1016)年中改称“积善海会寺”。 后经数十年,曹洞之宗风大衰,仅依云居道膺之后系保其命脉。 其后义青参谒浮山之法远,并受其衣钵,于熙宁六年(1073)入海会寺大扬禅风。 (二)位于山西阳城县东十五公里之大桥村。 创建于唐代乾宁元年(894),初名郭谷院;唐昭宗改名“龙泉禅院”;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寺僧宗祐重修,改称今名。 背依樊山,面临大川。 佛殿、经堂计有六十余间。 寺内琉璃双塔对峙,分别建于唐代末年、明嘉靖四十年(1561)。 (三)位于安徽桐城县东约七十公里处之白云山中。 为杨岐方会之法嗣白云守端(1025~1072)所开建。 清代康熙、乾隆、道光、同治、光绪年间均有修葺。 今尚存佛殿两幢,宇阁轩昂,颇为壮观。 寺前濒临玉带河,背依凤凰峰,寺右有响水崖,飞泉盘旋,寺外竹林挺拔,寺内古松苍劲。 [大明一统志卷十四、大清一统志卷七十六] (四)位于江西庐山南麓。 创建于明代万历四十六年(1618),清代重修。 殿宇宏敞,雕梁画栋,雄伟壮观。 寺内之珍藏保存完整,有元代书法家赵子昂书写之妙法莲华经、心月和尚手镌五百罗汉图拓本,及普超僧以血书写成之华严经,迄今保存完善。 (五)即今台湾台南开元寺之旧称。 (参阅“开元寺”5299) (六)位于台湾基隆八堵。 民国四十年(1951)由道源法师创建。 寺名之由来,概取“莲池海会”之意。 专持净土法门,并修讲四分律。 六十年,创设能仁佛学院。 后由住持仁光主其事,并扩建诸堂舍。 (七)位于台湾台北县新店。 民国四十三年(1954)十月由普忍法师开山创建。 曾陆续增建功德堂、大殿、灵塔、山门、斋堂等。 p4169 发布时间:2025-05-20 06:04:36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9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