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旃檀耳 内容: 巴利语 sūkara-maddava。 又称檀耳、檀茸、檀树耳。 为生于旃檀树之木身。 昔时印度一般视为世所稀有之珍贵食物。 据长阿含卷三游行经记载,昔时佛于波婆城之闺头园为锻工之子周那(梵 Cunda,巴同)说法。 周那闻法信受欢喜,遂请世尊次日至其舍接受供养。 翌日,佛陀率众赴其舍,周那奉以旃檀耳羹,其时佛陀谕示周那,勿予其余之比丘。 佛陀食后复说法,至中夜即涅槃。 然据巴利本大般涅槃经所载,周那所用以奉佛者为 sūkara-maddava,西方学者即根据此一巴利语考证之,sūkara,译作猪; maddava,系枯、干之意。 故 sūkara-maddava 应解释作野猪之干肉。 另有将其解为一种柔软之野猪肉者。 然据日本之印度学学者高楠顺次郎之考证,巴利语之 maddava,系梵语 mārdava,即珍味之意。 故将其解为野猪所吃之珍味,即一种称为菌子之物。 [法华玄义卷七、西藏传印度佛教历史卷上、印度佛迹实写解说] p4119 发布时间:2025-05-20 05:47:46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7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