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行支 内容: 【行支】十二因缘的第二支。 行是心识中思心所的作用,《俱舍论》曰:‘思及思所作,思即是意业,所作谓身语。 ’所作就是行为,我人的行为有三方面,即身行、语行、意行。 其实就是蒙昧的意志冲动。 行的后果──造作的后果就是业,有此业因,必有业果。 所谓业果,就是‘业识’的投生受报。 所以无明与行二支,可说是前一生惑与业,以此业因而投胎受报。 若以现代观念诠释行,行是行为,是造作,是身、口、意三者活动的总和。 我人过去的一切活动,各有其经验痕迹留下来(即所谓熏习),建立我人现在的智能、性格,形成了现在的自我。 而现在的活动经验又影响到将来的自我。 这种活动经验的累积,在宗教意义上即是所谓‘业力’。 而我们世人的活动,是由无明而来,无明即是迷惑,由迷惑而造作下了业,有了业因就要受果报,所以才在生命连锁中轮回;若反乎此,由实践佛陀指示的正道而入于清净之行,就成为离苦得乐之行了。 发布时间:2025-05-21 15:05:12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72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