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浴室 内容: 巴利语 nahāna-kotthaka。 大众行洗浴之所。 又作浴堂、温室(巴 jantāghara)、汤屋。 五分律卷二十六载僧房设浴室之由来,谓诸比丘食多美食,然增诸病,耆域(耆婆)忧之,乃劝佛设浴室,除大众之病;浴时必着浴衣,若裸形而浴,互相揩磨,则得突吉罗罪。 浴时用蒲桃皮、摩楼皮、澡豆等去垢。 禅林中,置有知浴(浴主)、浴头等职。 又于浴室置跋陀婆罗(贤护)菩萨之像,此尊于浴室依水之因缘而证圆通。 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八谓浴室有除风、病得差、除去尘垢、身体轻便、得肥白等五种功德。 此外,四分律卷十六、摩诃僧祇律卷三十四亦载有多种温室洗浴之功德。 于丛林中,浴室乃七堂伽堂之一,兴僧堂、西净并称为三默堂。 [释氏要览卷中、禅林象器笺殿堂门] p4163 发布时间:2025-05-20 05:45:31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7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