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真空观 内容: 华严宗所立法界三观之一。 即观四法界中之理法界。 真,指无虚妄之念虑。 空,指无形质妨碍色相。 法界,指所观之境。 观,指能观之心。 即住于平等之观,观色非实色,举体是真空,观空非断空,举体是幻色;亦即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因而免除一切情尘之束缚,而达空色无碍之境,此称真空观。 杜顺分为四句十门:(一)会色归空观,谓会集一切色法均归于真空性。 此有四门:(1)色非断空门,谓幻色并非断灭空,而是举体皆真空。 (2)色非真空门,谓实色并非真空。 (3)色空非空门,谓实色与断空皆非真空。 (4)色即是空门,谓色空二者均无体性,故即是真空。 (二)明空即色观,谓真空即是一切色法之本性。 乃彰显凡是真者即是俗假,此系由事物之本性而言真空。 亦分四门:(1)空非幻色门,谓断灭空不即是幻色。 (2)空非实色门,谓真空不即是实色。 (3)空非空色门,谓真空并非断灭空与眼前实色,而指真空之本性。 (4)空即是色门,谓说空无我理者,由于空色相即之故。 空,即真空;色,则兼幻色。 (三)空色无碍观,谓色相举体是真空,真空亦举体而不异色相;以色为幻色,而不碍于空,空为真空,亦不碍于色,故观空色二法无障无碍。 (四)泯绝无寄观,泯绝,谓泯绝色空,离一切相。 无寄,谓无有语言文字可以寄托。 谓此所观之真空,乃超绝一切对待,离言绝虑而无可寄托,为言解所不及,故必至心境俱灭不可思议之境地,乃见真空之全体。 [华严法界观门、注华严法界观门序](参阅“三重观门”592)p4215 发布时间:2025-05-20 05:43:46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