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二谛 内容: (术语)一、俗谛,迷情所见世间之事相也。 是顺凡俗迷情之法,故云俗。 其为凡俗法之道理,决定而不动,故云谛。 又此事相,于俗为实,故云谛。 二、真谛,圣智所见真实之理性也,是离虚妄,故云真。 其理决定而不动,故云谛。 又此理性,于圣为实,故云谛。 经论所说,其名称不一,涅槃经仁王般若经谓之世谛,第一义谛,金刚不坏假名论谓之真谛,俗谛,瑜伽论唯识论谓之世俗谛,胜义谛,南海寄归传谓之覆俗谛,胜义谛,或谓之覆谛,真谛。 其中以真俗之名最为通行。 出二谛之法,诸家各异。 法华玄义二曰:夫二谛者,名出众经,而其理难晓,世间纷纭,由来硕诤。 南山之广弘明集二十四,明二谛,列古来之异说二十三家,而净影于大乘义章一,举四宗而辨相宗之二谛,天台于法华玄义二就藏通别圆四教,辨七种之二谛,嘉祥于二谛章,辨三种之二谛,慈恩则在义林章二末,于真俗辨四重。 盖真俗之名,如言长短轻重,随于所对而重重不同也。 大乘义章一曰:俗谓世俗,世俗所知,故名俗谛,真者是其绝妄之称。 义林章二末曰:体相、显现,目之为俗。 二谛章中曰:俗,是浮虚义;真,真实义。 中论观四谛品曰: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以一世俗谛,二第一义谛。 百论下曰:诸佛说法常依俗谛第一义谛。 智度论三十八曰:佛法中有二谛:一者世谛,二者第一义谛。 为世谛故说有众生,为第一义谛故说众生无所有。 已上真俗二谛,于涉一切诸法,而分别事理浅深之义门也。 梵,真Paramārtha-satya俗Saṁvṛti-satya。 发布时间:2025-05-21 13:26:55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9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