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十如 内容: (术语)又云十如是。 法华之十如,出于方便品。 天台大师开演其深旨者,有玄义、文句、止观、别行玄之四书。 其中正释十如之相貌者,玄义与止观也,有通解与别解二种。 别解分四类:四类者,四越(止观谓为四途)与人天与二乘及菩萨佛也。 玄义分五类:别解菩萨与佛也。 文句释佛之权实二智,故与玄义止观聊异其义。 因而文句三有上玄义中已说,今不具说之语。 又别行玄明圆顿之三慈悲,故约于观心而释之,因而彼文有今观十法界众生假名,一一界各有十种性相本末究竟等之说。 故亦与玄义止观大异其释体。 此十如以通解为根本,苟能会得通解,则通四类,自会四类之妙义。 故今就通解释之,一相如是:相以据外览而可别。 善恶等显于外者,谓之相,相虽显于外,然非相见者,则不能见,故止观引三国故事曰:昔孙刘相显,曹公相隐,相者举声大哭,四海三分,百姓荼毒。 二性如是: 性以据内,自分不现。 谓人目不见,状若天生,长无改变也。 如木有火,遇缘即发。 谓如木有火性,钻即火出也。 玄义与止观释性如是,其义各异,玄义以为薰习成性之性,如上所释,止观则以为理性,佛性之性也。 三体如是:主质名为体。 言为主之质谓之体,人身之总体也。 四力如是:功能为力。 是其用所立之功能也。 故涅槃经曰:欲造墙壁则取泥土,欲造画像则取彩色,不取草木。 五作如是:构造为作。 言身口意三业之所为为作也。 六因如是:习因为因。 谓前所习者为后之种也。 如善人习善而益善,恶人习恶而益恶。 新译家名之为等流因。 七缘如是:助因为缘。 因与缘不同,如五谷之种,因也,雨露水土缘也,五谷之种出生者,借雨露水土之缘故也。 是为新译家之异熟因。 八果如是:习因为果。 谓从来所习之因,得其果也。 新译家谓之等流果。 此习因习果有隔过现之二世现未之二世者,又有现在一切中,因果皆有者。 九报如是:报果为报。 谓酬今生之善恶业因,而受未来之苦乐果也。 新译家谓之异熟果。 此依报因而成报果,必隔一世以上。 十本末究竟等:初相为本,后报为末,所归趣处,为究竟等。 谓其本末诸相之落下处为究竟等也。 论其意,前之九如是,皆事也,今之究竟等理也。 九事所缘,为平等之理,故谓之等。 其理有三谛,以空谛之故,本末悉为真空,以假谛之故,本末皆为妙假,以中谛之故,本末总为中道法界。 此究竟等之三谛即为实相。 然则前之九如是为诸法,而此本末究竟等为实相也。 故释诸法实相四字说此十如是也。 发布时间:2025-05-21 13:11:26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8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