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胁 内容: 梵名 Pār? va。 音译作波栗湿缚。 又作波奢。 意译为难生。 为印度小乘说一切有部之论师,付法藏之第九祖,禅宗传法之第十祖。 精进修行,未曾胁卧,故时人称之为胁尊者、胁比丘、胁罗汉、长老胁、勤比丘等。 尊者初为梵志师,年八十舍家染衣,城中少年讥之,以为其年衰老耄,无所进取,托迹清流,徒知饱食而已。 胁尊者闻之,乃自誓必通三藏之理,断三界之欲,以得六神通,具八解脱;终不以胁至席,经历三载,果断三界欲,得三明智。 后又从佛陀蜜多习佛教深旨,并证得罗汉果。 马鸣初习婆罗门之学,才气纵横,智辩无碍,僧侣备受攻击,致中天竺佛教大衰,胁尊者欲挽中天竺佛教之衰运,入中天竺华氏城与马鸣对论,并折服之,马鸣即入尊者门下,受具足戒。 其后胁尊者归北天竺,马鸣留住中天竺宣扬佛教。 后迦腻色迦王攻华氏城,携马鸣归。 胁尊者后奉迦腻色迦王之命,于迦湿弥罗国,与五百圣贤共编纂大毗婆沙论,得王崇敬。 后于北天竺布教,高龄以殁,君臣哀悼,集其舍利,起塔供养。 [付法藏因缘传卷五、大唐西域记卷二、卷三、翻译名义集卷二]p4289 发布时间:2025-05-20 05:41:06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