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法纯(隋西京净住道场)[《续高僧传》卷十八] 内容: 释法纯。 俗姓祝氏。 扶风始平人也。 初出家日在于周世。 备闻正教亲奉明师。 意在定林情兼拯溺。 住帝京陟岵天宫二寺。 往来居止通虑为先。 逢于废教退僧潜匿城市。 内持道服外假俗衣。 皇隋之兴厥初度首。 即百二十人之一也。 住大兴善。 鞭勒形心有逾前稔。 文帝闻纯怀素请为戒师。 自辞德薄不敢闻命。 帝勤注不已。 遂处禁中为传戒法。 四事厚礼。 不胜其供辞还本寺。 叹曰。 危身脆命无常不久。 终日保养何见牢固。 上供难销。 遂行方等忏法。 四十五年常处净场宗经检失。 除食便利余无阙废。 尝于道场然灯。 遂感灯明续焰经于七夜不添油炷而光耀倍常。 私密异之。 为灭累之嘉相也。 又油瓮所止在佛堂内。 忽然不见。 乃经再宿还来本处。 而油满如故。 每于夜静闻有说法教授之声。 异香寻隙气冲于外。 就而视之一无所见。 识者以为幽祇所集故也。 而谦弱成治趣务造功。 不累形骸用清心海。 至于三秋霖滞民苦者多。 纯乃屏除法服微行市里。 或代人庸作。 事讫私去。 有与作价反乞贫人。 或见道俗衣服破坏尘垢。 皆密为洗补。 跪而复处。 及巾屦替藉秽污臭处。 皆缝洗鲜全。 其例甚众。 或于静时摙厕担粪。 有密见者告云。 若情事欣泰愿共同作。 或为僧苦役。 破薪运水。 或王路艰岨。 躬事填治。 因而励俗。 相助平坦。 有来嚫锡皆惨然不乐。 口云。 爱贼既来狱王潜至。 打缚不久矣。 故所获财物。 并施大众。 不造经像。 人问其意。 云行道者所乏耳。 因以趣入也。 故王公等施日盈门首。 皆回与僧。 而自着粪扫袈娑。 内以布裙又无腰襻。 以绳收束如中国法。 寺僧服其行也。 或有不敢受者。 以为胜人。 所奉稍异常徒。 自叙云。 余初出家依于山侣。 昼则给供清众。 暮则聚薪自照。 因而诵经得二十五卷。 谓十地经论金刚般若论金光明诸法无行等。 并讲习通利。 故其所宣导皆引用斯文焉。 开皇十五年。 文帝又请入内。 为皇后受戒。 施物出宫。 随散并尽。 故贫窭之士。 闻纯之入内也要必有赐。 并聚集街首待施而还。 仁寿三年遂觉不悆闭室静坐。 而无痛所有。 白衣童子手捧光明立侍于右。 弟子慧进入问。 此是何人。 答曰。 第六欲天频来命我。 但以诸天着乐。 竟不许之。 由妨修道故也。 常愿生无佛法处教化众生。 慎勿彰言。 死后任说。 至五月内。 弟子为建大斋。 望崇玄福。 道俗凑集并在纯前。 有双鸽飞来入纯房内。 在衣桁上。 注目看纯。 虽人触捉都无有惧。 纯云。 任之勿捉。 至暮方逝。 及其疾甚。 人有问者。 必诫以法行。 不久得自纵自欺。 又云。 我不觉忽乘白象也。 此乃妄业耳。 何由可任。 因设斋食与诸旧别。 所有衣资杂物施同行者。 任取一事用结良缘。 而神志明悟不觉余想。 卒于净住寺。 春秋八十有五。 即仁寿三年五月十二日也。 葬于白鹿原南。 凿龛处之。 外开门穴以施飞走。 后更往观。 身肉皆尽。 而骸骨不乱。 弟子慧昂等。 率诸檀越追慕先范。 乃图其仪质。 饰以丹青。 见在净住。 沙门彦琮。 褒美厥德为叙赞云。 昂少所慈育。 亲供上行。 为之碑文。 广陈盛事。 兼以立性闲穆。 识悟清爽。 文藻横被闻于京室。 着集十卷颇共传之。 发布时间:2025-05-21 12:12:03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6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