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竺佛调(晋常山)[《高僧传》卷九] 内容: 竺佛调者。 未详氏族。 或云天竺人。 事佛图澄为师。 住常山寺积年。 业尚纯朴不表饰言。 时咸以此高之。 常山有奉法者兄弟二人。 居去寺百里。 兄妇疾笃。 载至寺侧以近医药。 兄既奉调为师。 朝昼常在寺中咨询行道。 异日调忽往其家。 弟具问嫂所苦。 并审兄安否。 调曰。 病者粗可卿兄如常。 调去后弟亦策马继往。 言及调旦来。 兄惊曰。 和上旦初不出寺。 汝何容见。 兄弟争以问调。 调笑而不答。 咸共异焉。 调或独入山。 一年半岁赍干饭数升。 还恒有余。 有人尝随调山行数十里。 天暮大雪。 调入石穴虎窟中宿。 虎还共卧窟前。 调谓虎曰。 我夺汝处有愧如何。 虎乃弭耳下山。 从者骇惧。 调后自克亡日。 远近皆至。 悉与语曰。 天地长久尚有崩坏。 岂况人物而求永存。 若能荡除三垢专心真净。 形数虽乖而必同。 契众咸流涕固请。 调曰。 死生命也。 其可请乎。 调乃还房端坐。 以衣蒙头奄然而卒。 后数年调白衣弟子八人入西山伐木。 忽见调在高岩上。 衣服鲜明姿仪畅悦。 皆惊喜作礼。 和上尚在耶。 调曰。 吾常在耳。 具问知旧可否。 良久乃去。 八人便舍事还家。 向诸同法者说。 众无以验之。 共发冢开棺不复见尸。 唯衣履在焉。 有记云。 此竺佛调译出法镜经及十慧等。 案释道安经录云。 汉灵帝光和中有沙门严佛调。 共安玄都尉译出法镜经及十慧等。 语在译经传。 而此中佛调乃东晋中代。 时人见名字是同便谓为一谬矣。 发布时间:2025-05-21 12:09:40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6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