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史宗(晋上虞龙山)[《高僧传》卷十] 内容: 史宗者。 不知何许人。 常着麻衣或重之为纳。 故世号麻衣道士。 身多疮疥性调不恒。 常在广陵白土[土*彔]赁[土*彔]。 讴唱引笮以自欣畅。 得直随以施人。 栖憩无定所。 或隐或显。 时高平檀祇为江都令。 闻而召来应对。 机捷无所拘滞。 博达稽古辩说玄儒。 乃赋诗一首曰。 有欲苦不足。 无欲亦无忧。 未若清虚者带索被玄裘。 浮游一世间。 泛若不系舟。 方当毕尘累。 栖志且山丘。 檀祇知非常人。 遣还所在。 遗布三十匹悉以乞人。 后有一道人。 不知姓名。 常赍一杖一箱自随。 尝逼暮来。 诣海盐令云。 欲数日行。 暂倩一人可见给不。 令曰。 随意取之。 乃选取守鹅鸭小儿形服最丑者将去。 倏忽之间至一山上。 山上有屋。 屋中有三道人。 相见欣然共语。 小儿不解。 至中困道人为小儿就主人索食。 得一小塸食状如熟艾。 食之饥止。 向冥道人辞欲还去。 闻屋中人问云。 君知史宗所在不。 其谪何当竟。 道人云。 在徐州江北广陵白土[土*彔]上。 计其谪亦竟也。 屋中人便作书曰。 因君与之。 道人以书付小儿。 比晓便至县与令相见云。 欲少日停此。 令曰大善。 问箱中有何等。 答云。 书疏耳。 道人常在厅事上眠。 以箱杖着床头令使持。 时人夜偷取欲看之道人已知。 暮辄高悬箱杖。 当下而卧。 永不可得。 后与令辞曰。 吾欲小停而君恒欲偷人。 正尔便去耳。 令呼先小儿问近所经。 小儿云。 道人令其捉杖飘然而去。 或闻足下波浪耳。 并说山中人寄书犹在小儿衣带。 令开看都不解。 乃写取封其本书。 令人送此小儿至白土[土*彔]送与史宗。 宗开书大惊云。 汝那得蓬莱道人书耶。 宗后南游吴会。 尝过渔梁。 见渔人大捕。 宗乃上流洗浴。 群鱼皆散。 其潜拯物类如此。 后憩上虞龙山大寺。 善谈庄老究明论孝。 而韬光隐迹世莫之知。 会稽谢邵魏迈之放之等。 并笃论渊博皆师受焉。 后同止沙门夜闻宗共语者。 颇说蓬莱上事。 晓便不知宗所之。 陶渊明记。 白土[土*彔]遇三异法师。 此其一也。 或云。 有商人海行于孤洲上见一沙门。 求寄书与史宗。 置书于船中。 同侣欲看书。 书着船不脱。 及至白土[土*彔]。 书飞起就宗。 宗接而将去。 发布时间:2025-05-21 12:09:21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6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