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保志(梁京师)[《高僧传》卷十] 内容: 释保志。 本姓朱。 金城人。 少出家止京师道林寺。 师事沙门僧俭为和上修习禅业。 至宋太始初忽如僻异。 居止无定饮食无时。 发长数寸。 常跣行街巷。 执一锡杖。 杖头挂剪刀及镜或挂一两匹帛。 齐建元中稍见异迹。 数日不食亦无饥容。 与人言语始若难晓后皆效验。 时或赋诗言如谶记。 京土士庶皆共事之。 齐武帝谓其惑众收驻建康。 明旦人见其入市。 还检狱中志犹在焉。 志语狱吏。 门外有两舆食来金钵盛饭。 汝可取之。 既而齐文慧太子竟陵王子良并送食饷志。 果如其言。 建康令吕文显以事闻武帝帝即迎入居之后堂。 一时屏除内宴。 志亦随众出。 既而景阳山上犹有一志与七僧俱。 帝怒遣推检失所在。 问吏启云。 志久出在省。 方以墨涂其身。 时僧正法献欲以一衣遗志。 遣使于龙光罽宾二寺求之。 并云。 昨宿旦去。 又至其常所造厉侯伯家寻之。 伯云。 志昨在此行道旦眠未觉。 使还以告献。 方知其分身三处宿焉。 志常盛冬祖行。 沙门宝亮欲以衲衣遗之。 未及发言。 志忽来引纳而去。 又时就人求生鱼鲙。 人为办觅。 致饱乃去。 还视盆中鱼游活如故。 志后假武帝神力。 见高帝于地下。 常受锥刀之苦。 帝自是永废锥刀。 齐卫尉胡谐病请志。 志往疏云明屈。 明日竟不往。 是日谐亡。 载尸还宅。 志云。 明屈者明日尸出也。 齐太尉司马殷齐之随陈显达镇江州辞志。 志画纸作一树。 树上有乌。 语云。 急时可登此。 后显达逆。 即留齐之镇州。 及败齐之叛入庐山。 追骑将及。 齐之见林中有一树。 树上有乌。 如志所画。 悟而登之。 乌竟不飞。 追者见乌谓无人而反。 卒以见免。 齐屯骑桑偃将欲谋反。 往诣志。 志遥见而走。 大呼云。 围台城欲反逆斫头破腹。 后未旬事发。 偃叛往朱方。 为人所得。 果斫头破腹。 梁鄱阳忠烈王尝屈志来第。 会忽令觅荆子甚急。 既得安之门上莫测所以。 少时王便出为荆州刺史。 其预鉴之明此类非一。 志多去来兴皇净名两寺。 及今上龙兴甚见崇礼。 先是齐时多禁志出入。 今上即位下诏曰。 志公迹拘尘垢神游冥寂。 水火不能燋濡。 蛇虎不能侵惧。 语其佛理则声闻以上。 谈其隐伦则遁仙高者。 岂得以俗士常情空相拘制。 何其鄙狭一至于此。 自今行道来往随意出入勿得复禁。 志自是多出入禁内。 天监五年冬旱。 雩祭备至而未降雨。 志忽上启云。 志病不差就官乞治。 若不启百官应得鞭杖。 愿于华光殿讲胜鬘请雨。 上即使沙门法云讲胜鬘。 讲竟夜便大雪。 志又云。 须一盆水加刀其上。 俄而雨大降高下皆足。 上尝问志云。 弟子烦惑未除。 何以治之。 答云。 十二识者。 以为十二因缘。 治惑药也。 又问十二之旨。 答云。 旨在书字时节刻漏中。 识者以为书之在十二时中。 又问。 弟子何时得静心修习。 答云。 安乐禁。 识者以为禁者止也。 至安乐时乃止耳。 后法云于华林寺讲法华。 至假使黑风。 志忽问风之有无。 答云。 世谛故有。 第一义则无也。 志往复三四番。 便笑云。 若体是假有此亦不可解难可解。 其辞旨隐没类皆如此。 有陈御虏者。 举家事志甚笃。 志尝为其现真形。 光相如菩萨像焉。 志知名显奇四十余载。 士女恭事者数不可称。 至天监十三年冬。 于台后堂谓人曰。 菩萨将去。 未及旬日无疾而终。 尸骸香软形貌熙悦。 临亡然一烛以付后阁舍人吴庆。 庆即启闻。 上叹曰。 大师不复留矣。 烛者将以后事属我乎。 因厚加殡送葬于钟山独龙之阜。 仍于墓所立开善精舍。 敕陆倕制铭辞于冢内。 王筠勒碑文于寺门。 传其遗像处处存焉。 初志显迹之始。 年可五六十许。 而终亦不老。 人咸莫测其年。 有徐捷道者。 居于京师九日台北。 自言是志外舅弟。 小志四年。 计志亡时应年九十七矣。 时梁初蜀中又有道香僧朗。 亦并有神力云。 发布时间:2025-05-21 12:09:04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6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