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弘智(南山至相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四] 内容: 释弘智。 姓万氏。 始平槐里乡人。 隋大业十一年。 德盛乡闾权为道士。 因入终南山。 绝粒服气期神羽化。 形骸枯悴心用飞动。 乃入京至静法寺遇惠法师。 问以喻道之方。 惠曰。 有生之本以食为命。 假粮粒以资形。 托津通以适道。 所以古有系风捕影之论。 仙虚药误之谈。 语事信然。 幸无惑也。 乃示以安心之要遣累之方。 义宁元年。 委掷黄冠入山修业。 武德之始天下大同。 佛道二门峙然双列。 智乃诣省申诉。 请隶释门。 并陈理例。 朝宰咸穆。 遂得贯入缁伍随情住寺。 而性乐幽栖。 乃于南山至相寺而居焉。 周历讲会亟经炎燠。 神用通简莫不精诣。 然而性立虚融。 慈矜在务。 陶甄士俗延纳山宾。 岩隐匮乏之流。 飞走饥虚之类。 咸赡资糇粒锡以贝泉。 虽公格严断寺制深约。 而能携引房宇。 同之窟穴泰。 斯亦叔代匡护之开士也。 灭后遂绝此踪惜哉。 故其所获法利。 积散不穷。 弘诱博爱为而不恃。 加之以忍邦行事音声厥初。 开务通识非斯莫晓。 故凡有福会必以箫鼓为先。 致令其从如云真俗不爽于缘悟矣。 讲华严摄论等。 以永徽六年五月九日。 终于山寺。 春秋六十有一。 露骸林下攸骨焚散。 遵余令也。 门人散住诸寺者。 咸谨卓正行不坠遗风。 重诲诱之劬劳。 顾复之永没。 乃共写八部般若。 用崇屺岵之恩。 又建碑一区。 陈于至相寺山外。 二丈四尺。 宝德寺庄所。 发布时间:2025-05-21 12:02:18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6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