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智旷(隋初荆州四望山开圣寺)[《续高僧传》卷三十五] 内容: 释智旷。 姓王。 本族太原。 中居徐部。 厥考后住荆州新丰县。 母初将孕。 梦入流浴。 童子乘宝船来投。 便觉有娠。 及生长。 敏而重行。 梁太清初。 丧乱无像。 元帝当辟。 旷少勇壮招募壮士随军东行。 未几沦陷。 深悟虚假。 遂不婚娶专求离俗。 初值巾褐。 诱以神仙。 先受符箓次陈章醮。 便问。 此术能致道乎。 答曰。 箓既护身。 章亦招货。 旷曰。 斯乃保兹苦器。 便名道耶。 又请度世法。 乃示断粒。 必到玉清。 七日便飞。 至期不应。 道士曰。 尔犹饮水。 致无有赴。 次更七日口绝水饮。 道士又曰。 尔夜尚眠。 致无感耳。 又更七日常坐不卧。 三期屡满。 靡克升天。 而气力休强。 远近惊异。 后值高僧。 授戒为佛弟子。 德行动人。 渐示潜迹。 江陵张诠者。 二世眼盲。 旷曰。 尔家塜内棺枕古井。 移坟开甃。 必获禳焉。 因即随言。 瞽者见道请求剃落。 众咸惮之。 便伐薪施僧。 空闲静虑。 又言。 涧有古钟。 可掘出悬寺。 仁州刺史谓为诡惑。 鞭背百下无惨无破。 便送出台。 拘在尚方。 有力者试以八尺械悬来捶膝。 傍观谓言糜碎。 而旷容既无挠肉亦无痕。 狱吏云。 承居士能忍饥。 便绝食七日。 身色如故。 市衢见行。 验狱犹有。 方委分身。 梁宣大定三年。 从人乞草屩。 今夜当急行。 及三更合城火发。 四门出人。 不泄烧杀七千。 旷在狱。 引囚二百安步而出。 年将不惑。 始蒙剃落。 进戒以后。 头陀州北四望山。 去此地福德方安天子。 去城六十猛兽所屯。 初止以后驰弭床侧。 每夕山隅四灯同照。 士俗云赴奄成华寺。 后宣明二年。 平显二陵皆在寺前验于往矣至于梁元覆败王琳上迫。 后梁国移并预表莂。 有一宰鸭而为斋者。 鸭神夜告便曰。 何有杀牲而充净供。 自尔便断。 曾度夏水。 徒侣数十。 欲住不可欲去无从。 前岸两船无人将至。 旷笑而举声呼之。 船自截流直到。 遂因济水。 诫以勿传。 又于咸阳造佛迹寺。 有牛产犊。 出首还隐。 已过信次。 母将离弋。 僧告旷无恻。 答曰。 此犊是寺居士。 侵用僧物。 今来偿债。 其羞不出。 牛母无他。 因执炉呵诫犊子。 疾当偿报。 何耻生乎。 应言便出。 故神异冥征不可备载。 以开皇二十年九月二十四日。 终于四望开圣寺。 春秋七十有五。 自克终期天香满室。 合寺音乐西南而去。 未亡二年。 预云终事。 示如脾痛。 问律师曰。 阿那含人亦有疾不。 未答间自云。 报身法然。 及迁神后手屈三指。 仁寿元年。 永济寺僧法贵。 死而又稣。 见阎罗王。 放还正值旷乘宫殿自空直下。 罪人喜曰。 三果圣僧来救我等。 所造八寺咸有灵奇。 或涌飞泉。 时降佛迹。 随慧日道场法论备见若人为之碑颂。 广彰德行。 发布时间:2025-05-21 12:00:40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6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