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德山(益州天敕山)[《续高僧传》卷三十五] 内容: 释德山。 姓山氏。 莫测何人。 忽弃妻子入山修道。 须发不暇削。 衣食不暇给。 唯息缘静念为得性也。 人莫知其观行。 视其相状如得定者。 时游化竹林龙池。 开悟道俗。 以清简为本。 每云。 烦乱之法道俗同弊。 故政烦则国乱。 心烦则意乱。 水清则鱼石可见。 神清则想倒可识。 学清简者尚自喧烦。 况在乱使焉可道哉。 后入马鞍山。 每多毒蛇。 噬人必死。 然山来往都不为害。 诸余僮侍晨夕所行。 一无所惧。 曾蹋被啮。 山以水洗之。 寻尔还复。 后还天敕山夏坐树下。 人来山所逢虎迫逐。 便入绳床下。 虎蹲床前。 山曰。 床下佛子肉味可胜贫道耶。 即脱衣以施。 虎屈起而永去。 后其小子于山访获。 山曰。 尔来何为。 曰久不奉见。 生死不知。 故来定省。 山曰。 汝去各自觅活。 更来与杖。 去后数年又来。 山取杖欲捶之。 儿却住曰。 阇梨遇儿如他人。 他人可受打耶。 山大笑曰。 吾不打尔者。 必更来败我道意。 遂长去。 山年九十余。 终于山谷舍。 时益州草堂寺旭上者。 不知何许人。 少居草堂。 唯以禅诵为业。 余无所营。 蜀土尤尚二月八日四月八日。 每至二时四方大集驰骋游遨。 诸僧忙遽无一闲者。 而旭端坐竹林泊然寂想。 瓶水自溢炉香自然。 诸人城西看了相从参之。 旭俨然不动等同金石。 三日之后方复如常。 四众敬而异之。 故睹如朝日之初出。 同共目之为旭上也。 年九十八。 发布时间:2025-05-21 12:00:16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6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