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一行(唐中岳嵩阳寺)[《宋高僧传》卷第五] 内容: 释一行。 俗姓张。 钜鹿人也。 本名遂则。 唐初佐命剡国公公谨之支孙也。 丱岁不群聪黠明利。 有老成之风。 读书不再览已暗诵矣。 因遇普寂禅师大行禅要。 归心者众。 乃悟世幻礼寂为师出家剃染。 所诵经法无不精讽。 寂师尝设大会。 远近沙门如期必至。 计逾千众。 时有征士卢鸿隐居于别峰。 道高学富。 朝廷累降蒲轮。 终辞不起。 大会主事先请鸿为导文序赞邑社。 是日鸿自袖出其文。 置之机案。 钟梵既作。 鸿谓寂公曰。 某为数千百言。 况其字僻文古。 请求朗俊者宣之。 当须面指擿而授之。 寂公呼行。 伸纸览而微笑复置机案。 鸿怪其轻脱。 及僧聚于堂中。 行乃攘袂而进。 抗音典裁一无遗误。 鸿愕视久之。 降叹不能已。 复谓寂公曰。 非君所能教导也。 当纵其游学。 自是三学名师罕不谘度。 因往当阳值僧真纂成律藏序。 深达毗尼。 然有阴阳谶纬之书。 一皆详究。 寻访算术不下数千里。 知名者往询焉。 末至天台山国清寺见一院。 古松数十步门枕流溪淡然岑寂。 行立于门屏闻院中布算。 其声[蓛-朿+束][蓛-朿+束]然。 僧谓侍者曰。 今日当有弟子自远求吾算法。 计合到门必无人导达耶。 即除一算子。 又谓侍者曰。 门前水合却西流弟子当至。 行承其言而入。 稽首请法尽授其决焉。 门前水复东流矣。 自此声振遐迩。 公卿籍甚。 玄宗闻之诏入。 谓行曰。 师有何能。 对曰。 略能记览他无所长。 帝遂命中官取宫籍以示之。 行周览方毕覆其本。 记念精熟如素所习。 唱数幅后。 帝不觉降榻稽首曰。 师实圣人也。 嗟叹良久。 寻乃诏对无恒。 占其灾福若指于掌。 言多补益。 时邢和璞者道术人莫窥其际。 尝谓尹愔曰。 一行和尚真圣人也。 汉洛下闳造历云。 八百岁当差一日。 则有圣人定之。 今年期毕矣。 属大衍历出。 正其差谬则洛下闳之言可信。 非圣人孰能预于斯矣。 又于金刚三藏学陀罗尼秘印。 登前佛坛受法王宝。 复同无畏三藏译毗卢遮那佛经。 开后佛国。 其传密藏必抵渊府也。 睿宗玄宗并请入内集贤院。 寻诏住兴唐寺。 所翻之经遂着疏七卷。 又摄调伏藏六十卷。 释氏系录一卷。 开元大衍历五十二卷。 其历编入唐书历律志以为不刊之典。 又造游仪黄赤二道。 以铁成规。 于院制作。 次有王媪者。 行邻里之老妪。 昔多赡行之贫。 及行显遇常思报之。 一日拜谒云。 儿子杀人即就诛矣。 况师帝王雅重。 乞奏减死以供母之残龄。 如是泣涕者数四。 行曰。 国家刑宪岂有论请而得免耶。 命侍僧给与若干钱物。 任去别图。 媪戟手曼骂曰。 我居邻周给迭互。 绷褓间抱乳汝。 长成何忘此惠耶。 行心慈爱终夕不乐。 于是运算毕召净人。 戒之曰。 汝曹挈布囊于某坊闲静地。 午时坐伺得生类。 投囊速归。 明日果有[狂-王+段]彘引豚七个。 净人分头驱逐[狂-王+段]母走矣。 得豚而归。 行已备巨瓮。 逐一入之闭盖。 以六乙泥封口。 诵胡语数契而止。 投明中官下诏入问云。 司天监奏。 昨夜北斗七座星全不见何耶。 对曰昔后魏曾失荧惑星。 至今帝车不见。 此则天将大儆于陛下也。 夫匹夫匹妇不得其所。 犹陨霜天旱。 盛德所感乃能退之。 感之切者其在葬枯骨乎。 释门以慈心降一切魔微僧曲见莫若大赦天下。 玄宗依之。 其夜占奏。 北斗一星见。 七夜复初。 其术不可测也。 又开元中尝旱甚帝令祈雨曰。 当得一器上有龙状者方可致雨。 敕令中官同于内库中遍视之。 皆言弗类。 数日后指一古鉴鼻盘龙。 喜曰。 此真龙也。 乃将入坛场一日而雨。 其异术通感为若此也。 玄宗在大明宫。 从容密问社稷吉凶并祚运终毕事。 行对以他语。 帝询之不已。 遂曰。 陛下当有万里之行。 又曰。 社稷毕得终吉。 帝大悦。 复遗帝一金合子。 形若弹丸。 内贮物撼必有声发之不得。 云有急则开。 帝幸蜀仓黄都忘斯事。 及到成都忽忆启之。 则药分中当归也。 帝曰。 伊药产于此。 师知朕违难至蜀当归也。 复见万里桥。 曰一行之言信其神矣。 命中官焚香祝之。 乃告谢也。 及昭宗初封吉王。 至太子德王。 唐为梁灭。 终行之言。 社稷毕得终吉也。 开元十五年九月于华严寺疾笃。 将舆病入辞。 小间而止。 玄宗此夜梦瞰禅居。 见绳床纸隔开扇。 晓而验问。 一如所睹。 乃诏京城名德。 致大道场为行祈福。 危疾微愈。 其宠爱如是。 十月八日随驾幸新丰。 身无诸患口无一言。 忽然浴香水换衣趺坐。 正念怡然示灭。 一云辞告玄宗。 后自驾前。 东来嵩山谒礼本师。 即寂也。 时河南尹裴宽正谒寂。 寂云。 有少事未暇与大尹款话。 且请踟蹰休息也。 宽乃屏从人止于旁室伺寂何为。 见洁净正堂焚香默坐如有所待。 斯须叩门连声云。 天师一行和尚至僧号天师始见于此。 言天子师也。 行入颇匆切之状礼寂之足。 附耳密语。 其貌愈恭。 寂但颔[应-心/言]曰。 无不可者。 语讫又礼。 礼语者三。 寂唯言是是无不可者。 行语讫降阶入南室自闭其户。 寂乃徐召侍者曰。 速声钟。 一行已灭度。 左右疾走视之瞑目而坐。 手掩伺息已绝。 四众弟子悲号沸渭撼动山谷。 乃停神于罔极寺。 自终及葬凡经二七日。 爪甲不变髭发更长。 形色怡悦时众惊异。 帝览奏悲怆曰。 禅师舍朕。 深用哀慕。 丧事官供。 诏葬于铜人原。 谥曰大慧禅师。 御撰塔铭。 天下释子荣之。 发布时间:2025-05-21 11:57:50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6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