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法通(京师法海寺)[《续高僧传》卷三十五] 内容: 释法通。 姓关。 京兆鄠人。 小出家。 极尪弱。 随风偃什似任罗绮。 由是同侣颇轻之。 通辄流泪。 一朝对观音像慨慷曰。 通闻菩萨圣鉴所愿克从。 乞垂提诱免斯轻侮。 因斯诵观音经昼夜不舍。 后岁余归本生觐母。 旦食讫。 假寐于庭树下。 少间口中涎沫流液。 向有三升。 母以为物忤。 遽呼觉问。 何事如此。 通曰。 向见有人遗三驴驮筋。 通啖始一驴。 娘呼遂觉。 余二失之。 自尔觉身力雄勇肌肤坚[革*卬]。 密举大木石不以为重。 寺有僧戡者。 膂力之最。 通窃取袈裟安在柱下。 戡初不见。 谓是神鬼所为。 通笑为举梁抽取。 戡大骇服。 有大石臼重五百余斤。 通于南山负来供僧用。 今见在贮水施禽鸟。 隋高祖重之。 有西蕃贡一人。 云大壮。 在北门试相扑无得者。 帝颇恧之云。 大隋国无有健者。 召通来令相扑。 通曰。 何处出家人为此事。 必知气力。 把手即知。 便唤彼来。 通任其把捉。 其人努力把捉。 通都不以为怀。 至通后捉。 总揽两手急搦。 一时血出外灒。 彼即蟠卧在地乞命。 通放之曰。 我不敢杀捉。 恐尔手碎去。 于是大伏。 举朝称庆京邑弄力者闻而造之。 通为把豆麦便碎。 倒曳车牛却行。 当时壮士命为天力士也。 炀帝末。 避乱隐南山。 乃负一具硙并犊子。 大神通也。 未几丁母忧出山归葬。 事了返山。 虽力兼百夫。 未曾忤物。 精诚节约。 时辈推之。 以武德初卒。 春秋五十六。 发布时间:2025-05-21 11:56:24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6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