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慧忠(唐均州武当山)[《宋高僧传》卷第九] 内容: 释慧忠。 俗姓冉氏。 越州诸暨人也。 孰辨甲子。 或谓期颐之年。 肌肤冰雪神宇峻爽。 少而好学法受双峰。 默默全真心承一印。 行无住相历试名山。 五岭罗浮四明天目。 白崖倚帝紫阁摩穹。 或松下安居于九旬。 或[山*甘*欠]空息虑于三昧。 既悬明月之戒。 亦净琉璃之心。 已度禅定之门。 不起无生之见。 嶷若苏庐八风莫能动。 清如净鉴万象何所隐。 可止也我则武当千峰狎于麋鹿。 可行也我则虎溪一径。 分卫人间。 薄游吴楚。 以至于顺阳川焉。 卜居党子之林泉。 四十余祀。 深入法王之圣定。 八万广门道声洋乎力量充矣。 开元年中刺史前中书侍郎开国公王琚司马太常少卿赵颐贞。 信潭以清闻风而悦。 税驾扣寂杳然虚空。 礼足散金银之华。 不异弥伽长者。 执手见微尘之佛。 等毘目仙人。 上奏玄宗征居香剎。 则龙兴寺也。 由是罢相节使王公大人罔不膜拜顺风从而问道。 忠博达诂训广穷经律。 降魔制外孰之与京不可以威畏。 不可以利动。 暾日而食对月澄心。 清风飞霜。 劲节凌竹。 辞检理诣折彼慢幢。 论顿也不留朕迹。 语渐也返常合道。 得之于心。 伊兰作栴檀之树。 失之于指。 甘露乃蒺藜之园。 妙不可传花多果少。 世有执砾水中。 若获琉璃之宝。 掬泡瓶内。 谓得摩尼之珠。 忠所以诃之止之不能已矣。 故有超毗卢之说。 令其不着佛求越法身之谈。 俾夫无染正性。 岂毗卢之可越。 而法身之可超哉是以虚空之心合虚空之理纤妄若云翳。 宗通如日月朝郎结驷而至安。 禅不动受其顶谒俨如也。 盖所谓昔人不迎七步以福于万乘之君。 岂止百寮而已哉。 肃宗皇帝载定区夏闻其德高。 以上元二年正月十六日。 敕内给事孙朝进驿骑迎请。 其手诏曰。 皇帝信问。 朕闻调御上乘以安中土。 利他大士共济群生。 师以法鉴高悬一音演说。 藏开秘密境入圆明。 大悲不惓于津梁。 至善必明于兼济。 尊雄付嘱实在朕躬。 思与道安宣扬妙用。 广滋福润以及大千。 传罔象之玄珠。 拔沉迷之毒箭。 良缘斯在勿以为劳。 杖锡而来京师非远。 斋心已久副朕虚怀。 春寒师得平安好。 遣书指不多及。 忠常以道无不在华野莫殊。 遂高步入宫引登正殿。 霜杖初下日照龙衣。 天香以焚风飘羽盖。 时忠骧首接武神仪肃若。 天子钦之待以师礼。 奏理人治国之要。 畅唐尧虞舜之风。 帝闻竦然膝之前席。 九龙洒莲华之水。 万乘饮醍醐之味。 从是肩舁上殿坐而论道。 不拘彝典也。 寻令骠骑朱光辉宣旨住千福寺。 相国崔涣从而问津。 理契于心谈之朝野。 识真之士往往造焉。 洎夫宝应临御。 以孝理国匪移前眷。 划开万里之天。 若见三江之月。 又敕内侍袁守宏迎近阙下光宅寺安置。 香饭云来紫衣天降。 虽使臣拥禅门而不进御府列玉帛而盈庭。 了之如泡观之若梦。 淡然闲任自乐天倪。 亦可罗浮不归方名宴坐双峰长往始契无生者哉。 成圣元胎于是乎在。 固所以万行齐发。 千门不累于心矣则兜率之鼓无形乃声。 修罗之琴不抚而韵。 香传天主花雨空王。 见之于忠矣。 常以思大师有言。 若欲得道衡岳武当。 因奏武当山请置太一延昌寺。 白崖山党子谷置香严长寿寺。 各请藏经一本度僧护持二圣御影镇彼武当。 王言惟允有司承式。 猴一雁塔虽未饰于中峰。 茅栋柴扉便以名于梵宇。 睿札题额鸾回鹊飞。 山川光煌黑白抃跃。 想金殿之可期。 睹瑶台之非远。 至大历八年又奏度天下名山僧。 中取明经律禅法者。 添满三七人。 道门因之羽服缁裳罔不庆怿。 数盈万计用福九重也。 忠往在南阳陷于贼境。 固请回避皆不允之。 临白刃而辞色无挠。 据青云而安坐不屈。 魁帅观其禅德淡若风韵高逸。 投剑罗拜请师事焉。 于时避寇遇寇者众矣。 无何群盗又至。 乃曰。 未可以踵前也遂杖锡发趾沿江而去。 有斆其先踪坚住不避者。 尽被诛戮。 则知云物气象有如先觉。 存而不论道何深也。 金籍曰。 般若无知而无不知。 斯之谓欤。 内德既充外应弥广。 自藏珍宝人莫之窥。 于戏论龙奋迅而鞠多不知。 忉利雨华而明彻莫识。 前贤厌世正眼随灭。 不亦悲夫。 忽疾将亟。 国医罔效。 自知去辰。 众问后事。 乃曰。 佛有明教依而行之则无累矣。 吾何言哉。 粤十年十二月九日子时右胁累足泊然长往。 所司闻奏皇情悯焉。 中使临吊赙赠甚厚。 敕谥号曰大证禅师。 有诏归葬于党子之香严寺。 循其本也。 威仪手力所在支给具饰终之礼哀恸梵场也。 敕常修功德使检校殿中监兴唐寺沙门大济。 早接道论豁如披云虽非门人哀逾法嗣。 凡有敷奏圣皆允焉。 在家弟子开府孙知古并弟内常侍朝进居士景超昆季等。 僧弟子千福寺志诚光宅寺智德香严寺主道密等。 凡数万人。 痛石室之末筹。 悲云峰之耸塔晨钟徒击于高殿。 夕梵空奏于前山哲人云亡畴将仿仰。 译经沙门飞锡为碑纪德焉。 发布时间:2025-05-21 11:52:26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6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