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普岸(全亮,唯约)(唐天台山福田寺)[《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七] 内容: 释普岸。 姓蔡氏汉东人也。 冲弱之龄。 迥然聪敏。 骨目奇秀。 天生不嗜荤膻。 长有出尘之意。 其父严毅训授经籍渐通其义。 秉翰伸辞宛然华藻。 因入僧舍暂执经卷。 乃叹曰。 佛法玄微非造次可及。 决志辞亲。 时怀海禅师居百丈山。 毳纳之人骈肩累足。 时号大丛林焉。 岸叩其关。 海摄受之。 日随普请施役。 夜独执烛诵经。 曾不惮劳。 遂谐剃染。 及升戒品。 便习禅那壁坐忘疲。 观心恒务。 瞻卜附风而香远。 [虥-儿+巾]猫逢兽而吼高。 学者成围。 请于安陆寿山院坐道场矣。 如是环拱可四百余众。 执器听瞿沙之说。 投筹待鞠多之度。 大利群机得道者众。 大和年中谓众曰。 吾山水之游未厌。 诸人勿相留滞。 天台赤城。 道猷曾止息焉。 华顶石梁。 智者昔降魔矣。 将游之也。 自襄阳逦迤而来。 从沃洲天姥入天台之西门。 得平川谷中峰名大舍。 号平田是也。 观其山四舍郁翠。 东西山石门。 而有三井龙潭。 东入石桥圣寺。 乃是绿身道猷尊者结茅居此。 未几见虓虎乳子。 瞪目而视岸。 岸以杖按其头曰。 贫道闻此山是神仙窟宅罗汉隐居。 今欲寄此安禅。 檀越勿相惊挠。 经宿领子而去。 以大和七年癸丑十月二十七日营构丈室。 携一童侍给薪水耳。 八年春禅侣辐凑众力义成此院。 号平田焉。 开成中宛是大道场。 会昌三年七月告众入灭。 春秋七十四。 度弟子全亮。 俗姓陈氏。 悟师之道得凤之毛。 一人唯约。 在上元入灭。 肉身不朽。 岸迁塔于是山。 前此寺置五百罗汉殿。 永嘉全亿长史画半千形像。 每一迎请必于石桥宿夜焚香。 具幢盖螺钹引导入于殿。 香风送至。 幡幢之势前靡而入门即止。 其石梁圣寺在石桥之里。 梵呗方作香霭始飘。 先有金色鸟飞翔后林树。 石畔见梵僧。 或行或坐。 或招手之状。 或卧空之形。 眴息之间千变万化。 汉南国王钱氏频年施供养。 祥瑞极繁。 今上太平兴国三年。 于滋福殿宣问两浙都僧正赞宁石桥长广量度。 一皆实奏。 帝叹嗟久之。 至八年因福田寺道者自询誓断腕然炼乞重造此寺。 乃宣内殿头高品卫绍钦张承贵革故规制。 若化出天宫焉。 今岸师影堂在寺之右。 发布时间:2025-05-21 11:44:40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6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