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神邕(唐越州焦山大历寺)[《宋高僧传》卷第十七] 内容: 释神邕。 字道恭。 姓蔡氏。 东晋太尉谟即度江祖十五代孙也。 因官居于暨阳。 邕生于是邑。 母宣氏始娠之际。 率多征异。 襁褓中闻唱经声。 必有凝神侧听之貌。 丱角聪[耳*吾]过人。 年十二辞亲学道。 请业于法华寺俊师。 每览孔释二典。 一读能诵。 同辈者罕不欣慕。 开元二十六年敕度。 隶诸暨香严寺名藉。 依法华寺玄俨师通四分律钞。 俨识其志气。 谓人曰。 此子数年后。 卒为学者之司南矣。 尔其勉之。 俨新出辅篇律记。 邕抉其膏腴穷彼衢术。 一宗学者少能与其联鏕方轨焉。 性非局促。 又从左溪玄朗师习天台止观禅门法华玄疏梵网经等四教三观等义。 秘犍载启观性知空。 爰至五夏果精敷演。 吴会问学者从之。 天宝中本邑郭密之请居法乐寺西坊。 恢拓佛舍层阁摩霄。 半澄江影廊宇完备。 后乃游问长安居安国寺。 公卿藉其风宇。 迫慕者结辙而至。 方欲大阐禅律。 倏遇禄山兵乱。 东归江湖经历襄阳。 御史中丞庾光先出镇荆南。 邀留数月时给事中窦绍中书舍人苑咸。 钻仰弥高俱受心要。 著作郎韦子春。 有唐之外臣也。 刚气而赡学与之酬抗。 子春折角满座惊服。 苑舍人叹曰。 阇梨可谓尘外摩尼论中师子。 时人以为能言矣。 旋居故乡法华寺。 殿中侍御史皇甫曾大理评事张河金吾卫长史严维兵曹吕渭诸暨长丘丹校书陈允。 初赋诗往复。 卢士式为之序引以继支许之游。 为邑中故事。 邕修念之外。 时缀文句有集十卷。 皇甫曾为序。 自至德迄大历中。 频受请登坛度戒。 起丹阳洎乎金华。 其间释子皆命为亲教师也。 又以县南路通衢婺其中百余里殊无伽蓝释侣往来宴息无所邕。 愿布法桥接憩行旅。 遂于焦山可以为梵场也。 得邑人骑都尉陈绍钦等。 率群信构净剎。 一纪方乃集事焉。 前吏部侍郎徐浩出佐明州。 以邦国聚落乃白廉使皇甫温。 奏赐额曰大历焉。 先是中岳道士吴筠造邪论数篇斥毁释教。 昏蒙者惑之。 本道观察使陈少游请邕决释老二教孰为至道。 乃袭世尊之摄邪见复宝琳之破魔文。 爰据城堑以正制狂。 旗鼓纔临吴筠覆辙。 遂着破倒翻迷论三卷。 东方佛法再兴。 实邕之力欤。 末游天台又纂地志两卷。 并附于新论矣。 邕廞颐丰角风韵朗拔。 前后廉问。 皆延置别榻请为僧统。 以加崇揖之礼。 贞元四年戊辰岁十一月十四日遇疾。 遗教门人。 趺坐端相而归寂于大历法堂焉。 以十二月十四日奉灵仪于寺北原。 遵僧制也。 报龄七十九。 法岁五十。 明年冬十一月方建塔矣。 秘书省校书郎陆淮为其铭。 上首弟子智昂灵澈进明慧照等。 咸露锋颖。 禅律互传。 至十一年户部员外郎丘上卿为碑纪德焉。 发布时间:2025-05-21 11:40:46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6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