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慧凝(元魏洛阳)[《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内容: 释慧凝。 未知何许人也。 栖止洛邑而无异艺。 正修练心戒耳尝得疾暴终七日而苏起说冥间报应。 及见区分更无毫发之差。 所睹者五沙门。 一是宝明寺智圣。 以坐禅苦行得升天堂。 次一是般若寺道品。 以诵涅槃经四十卷同前智圣次是融觉寺昙谟最。 称讲涅槃华严经领徒千数。 琰摩王曰。 讲经者心怀彼我以骄陵物。 比丘中第一麤行。 今唯试坐禅诵经最曰。 贫道立身已来唯好讲导不能禅诵。 王曰。 付司。 即有青衣数辈。 拥送最向西北门。 屋舍皆黑。 似非好处。 次是禅林寺道恒。 唱云。 教导劝诱四辈檀越造一切经人中像十躯。 王曰。 沙门之体必须摄心守道志在禅诵不干世事不务喧繁。 虽造经像止欲得他财物。 既得财物贪心即起。 既长贪行三毒炽然具足烦恼。 与最同入黑门。 第五是灵觉寺宝明。 自称未出家时。 尝作陇西太守造灵觉寺。 即弃官入道。 虽不禅诵礼拜不阙。 王曰。 卿作刺史之日。 曲理枉法劫夺民财。 假作此寺非卿之力。 何劳说此。 亦付青衣送入黑门矣。 凝由此省悟。 最先见王属吏检寻名籍误追摄耳。 时胡太后闻之。 遭黄门侍郎徐纥依凝之说。 散访验寺额并僧名。 有无奏报。 云城东有宝明寺。 城内有般若寺。 城西有融觉禅林灵觉三寺。 并智圣道品昙谟最道弘宝明等。 皆实有之。 太后称叹久之。 诏请坐禅诵经者一百僧。 常在内殿供养焉。 续有诏不听比丘持经像左街路乞索。 如私有财物造经像者任意。 凝入白鹿山隐居修道。 自此京邑城下比丘多修禅观诵持大部经法焉。 〔赞宁〕系曰。 昙谟最坐讲法而人我因入黑门中。 若禅诵者人我随增。 知亦不免。 最与道士姜斌争论护法之功。 可补前过。 无谓传法之人皆堕负处。 胡后偏见不亡。 吁哉。 发布时间:2025-05-21 11:37:02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5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