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皎然(福琳)(唐湖州杼山)[《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九] 内容: 释皎然。 名昼。 姓谢氏。 长城人。 康乐侯十世孙也。 幼负异才性与道合。 初脱羁绊渐加削染。 登戒于灵隐戒坛守直律师边听毗尼道。 特所留心于篇什中。 吟咏情性。 所谓造其微矣。 文章俊丽。 当时号为释门伟器哉。 后博访名山。 法席罕不登听者。 然其兼攻并进。 子史经书各臻其极。 凡所游历京师则公相敦重。 诸郡则邦伯所钦。 莫非始以诗句牵劝令入佛智。 行化之意本。 在乎兹。 及中年谒诸禅祖了心地法门。 与武丘山元浩会稽灵澈为道交。 故时谚曰。 之昼能清秀。 贞元初居于东溪草堂。 欲屏息诗道非禅者之意。 而自诲之曰。 借使有宣尼之博识胥臣之多闻。 终朝目前矜道侈义。 适足以扰我真性。 岂若孤松片云禅座相对无言而道合至静而性同哉。 吾将入杼峰与松云为偶所着诗式及诸文笔并寝而不纪。 因顾笔砚曰。 我疲尔役尔困我愚。 数十年间。 了无所得。 况汝是外物何累于人哉。 住既无心去亦无我。 将放汝各归本性。 使物自物不关于予。 岂不乐乎。 遂命弟子黜焉。 至五年五月会前御史中丞李洪自河北负谴再移为湖守。 初相见未交一言。 怳若神合。 素知公精于佛理。 因请益焉。 先问宗源次及心印。 公笑而后答。 他日言及诗式。 具陈以宿昔之志。 公曰不然。 固命门人检出草本。 一览而叹曰。 早年曾见沉约品藻慧休翰林庾信诗箴。 三子所论殊不及此。 奈何学小乘褊见以宿志为辞邪遂举邑中辞人吴季德。 梁常侍均之后。 其文有家风。 予器而重之。 昼以陆鸿渐为莫逆之交。 相国于公頔颜鲁公真卿。 命裨赞韵海二十余卷。 好为五杂徂篇。 用意奇险实不忝江南谢之远裔矣。 昼清净其志高迈其心。 浮名薄利所不能啖。 唯事林峦与道者游。 故终身无惰色。 又兴冥斋盖循燋面然故事施鬼神食也。 昼旧居州兴国寺。 起意自捐衣囊施之。 尝有军吏沉钊。 本德清人也。 夕从州出乘马到骆驼桥。 月色皎如。 见数人盛饰衣冠。 钊怪问之。 如何到此。 曰项王祠东兴国寺然公修冥斋。 在兹伺耳。 钊翌日往覆。 果是鬼物矣。 又长城赳胥钱沛。 行役泊舟吕山南。 见数十百人得非提食器负束帛怡然语笑而过。 问其故云。 赴然师斋来。 时颜鲁公为刺郡。 早事交游而加崇重焉。 以贞元年终山寺。 有集十卷。 于頔序集。 贞元八年正月敕写其文集入于秘阁。 天下荣之。 观其文也亹亹而不厌。 合律乎清壮。 亦一代伟才焉。 昼生常与韦应物卢幼平吴季德李萼皇。 甫曾梁肃崔子向薛逢吕渭杨逵。 或簪组。 或布衣。 与之交结必高吟乐道。 道其同者则然始定交哉。 故着儒释交游传及内典类聚共四十卷号呶子十卷。 时贵流布。 元和四年太守范传正会稽释灵澈。 同过旧院。 就影堂伤悼弥久。 遗题曰。 道安已返无何乡慧远来过旧草堂。 余亦当时及门者。 共吟佳句一焚香。 其遗德后贤所慕者相继有焉。 又唐黄州大石山释福琳。 姓元氏。 荆州人也。 父为襄阳判司。 素崇释氏。 琳幼好佛门恒循检操。 早知割爱。 就玄静寺谦着师下剃染登满足法已。 躬礼荷泽祖师乃契真心。 后至黄陂剪茅营舍。 终成大院安集四方禅侣。 琳终时年八十二。 兴元二年四月入塔。 发布时间:2025-05-21 11:36:33 来源:听佛音 链接:https://www.tfoyin.com/dict/65908.html